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栓
  • 5篇静脉
  • 4篇血栓形成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护理
  • 2篇动脉
  • 2篇置管
  • 2篇置管溶栓
  • 2篇溶栓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黄淑君
  • 2篇罗凤
  • 2篇黄思凤
  • 2篇李敏
  • 2篇代远斌
  • 1篇霍芊竹
  • 1篇鉴涛
  • 1篇任红艳
  • 1篇时德
  • 1篇赵渝
  • 1篇彭波

传媒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D24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CD24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标本CD24蛋白的表达,CD24蛋白表达量以阳性率表示。结果:在56例胃癌组织中,45例(80.36%)CD24蛋白表达阳性,明显的高于癌旁组织17例(30.36%),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且随着肿瘤细胞浸润程度(χ2=21.121 9,P<0.000 1)、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χ2=26.033 3,P<0.000 1)及TNM分期(χ2=18.402 9,P=0.000 4)的升高,CD24蛋白表达阳性率随之增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r=0.190 1,P<0.160 4)。结论:CD24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浸润程度(r=0.501 4,P<0.000 1)、淋巴结转移的数目(r=0.665 1,P<0.000 1)及TNM分期(r=0.405 6,P=0.001 9)呈正相关。CD24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患者生存的预后指标。
鉴涛代远斌黄淑君
关键词:胃癌预后指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并发症的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并发症。探讨其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后,导管插入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治疗经过顺利,痊愈出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6例;栓塞后综合征10例;致死性肺栓塞2例。结论: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常规和凝血象的变化可有效预防出血的发生;腔静脉滤网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穿弹力治疗袜和适当的抗凝治疗可减少栓塞后综合征。
李敏黄思凤罗凤黄淑君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3种方法预防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方法。方法:把2005年1月~2007年12月500例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术后10d进行重点观察。结果:对照组125例,6例发生DVT,发生率4.8%。治疗组中物理方法组125例,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0.8%。压力梯度长袜组间歇充气装置组没有DVT发生。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物理治疗、压力梯度长袜和间歇充气装置均能够有效预防DVT发生。
黄淑君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急性周围动脉栓塞取栓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及处理
2007年
目的:分析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7例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患者,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术后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0例;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4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2例;术后再栓塞6例;出现循环衰竭9例;截肢8例,截肢率为7.8%;导致死亡14例,死亡率为11.9%。结论:导管取栓和术后抗凝治疗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重要手段,而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及截肢率的有力保障。
李敏罗凤黄思凤黄淑君
关键词:动脉栓塞并发症
下肢主要静脉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通过对150例成年尸体下肢主要静脉的解剖观察,为临床上有关下肢静脉的手术、操作等提供解剖形态学参考。方法:在150侧成人下肢中,观察、测量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长度、特别点外径以及静脉瓣膜数量和形状等指标,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大隐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长度各为(71.32±0.98)cm、(29.69±0.57)cm、(13.49±2.01)cm;大隐静脉起点、平股骨内侧髁上缘平面及终点外径各为(1.12±0.49)cm,(1.57±0.42)cm,(2.03±0.66)cm;股静脉起点、股三角尖处及终点外径各为(1.62±0.49)cm,(1.77±0.42)cm,(2.03±0.66)cm;腘静脉起点、中点及终点外径各为(1.55±0.51)cm,(1.59±0.37)cm,(1.62±0.49)cm;静脉瓣膜以双瓣型多见,瓣膜分布越向远侧越多。结论:以上对下肢静脉的观测结果,为临床有关下肢静脉的手术、操作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解剖学基础。
霍芊竹代远斌黄淑君
关键词:大隐静脉股静脉
下肢股动脉置管溶栓护理表格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自行设计血管外科下肢动脉置管溶栓护理表格并应用于临床护理记录中,既显示了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专业,又减轻了护士重复记录、书写繁琐的缺点,对护士实施护理和记录具有指导作用。根据置管溶栓可能伴随的并发症,参照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及重症护理记录表格设计符合血管外科专科的护理表格。血管外科置管溶栓护理记录单应用于临床后,护士运用直观、方便、省时、规范。表格设计具有实用性、科学性,逻辑性、对比性强,使护士运用表格要点观察病情,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值得借鉴和推广。
黄淑君赵渝
关键词:股动脉血栓溶解疗法护理过程护理记录
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45例混合型下肢DVT CDT治疗效果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5例患者中,治愈219例,显效26例,有效100%。结论:CDT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下肢DVT后遗症的发生。
彭波黄淑君时德任红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护理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前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75例已行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eava filter,IVCF)置人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中无过分担心、忧虑、恐惧者发生,穿刺点无大出血及感染发生。住院期间无血栓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者发生。结论:只要对置入滤器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预防与护理,可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黄淑君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