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锦平
- 作品数:79 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联合国儿童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广西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了解广西人间鼠疫流行特征,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6例鼠疫病人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广西鼠疫主要宿主是黄胸鼠,主要传播媒介是印鼠客蚤;(2)所有鼠疫病人均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死鼠而被跳蚤叮咬的历史。主要传播途径是鼠-蚤-人;(3)广西鼠疫病人均为腺鼠疫,占100%;(4)男女性别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5)受害人群主要是农民。占69.6%;(6)鼠疫流行表现为双峰型,大高峰出现在6.9月份。小高峰出现在10—12月份。结论广西鼠疫面临着外源性输入和内源性复燃的双重威胁,鼠疫防治形势严峻。
- 梁江明曾竣杨进业周树武韦锦平
-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疫源地
- 红水河流域家鼠鼠疫防制策略研究
- 林新勤梁江明周树武潘利花秦石英耿文奎杨进业黄德蕙韦锦平鲁翠芳陈达宗邓秋云韦波李少凡曾竣
- 本项目根据广西红水河流域2000-2002年鼠疫疫情发生开展各项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实地调查红水河流域,结合历史资料,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环境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常规实验...
- 关键词:
- 关键词:鼠疫
- 1990~2001年广西炭疽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梁江明林新勤韦锦平黄德蕙王学燕吴秀玲
- 关键词:炭疽流行病学疫情
- 广西2000~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06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6年广西钩端螺旋休病共报告病例1006例,死亡64例,病死率为6.36%,平均发病率为0.30/10万。7—9月为流行季节,发病入数占全部病例的77.23%,8月是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94.23%。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25:1。流行的主要菌群是黄疸出血群,主要流行形式是稻田型。结论采取包括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及按种菌苗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 梁江明邓秋云曾竣黄德蕙韦锦平秦石英鲁翠芳廖驰真吴秀玲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
- 广西鼠疫疫区指示动物血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梁江明林新勤周树武韦锦平秦石英鲁翠芳陈达宗杨永群宁代杰张光筋廖生华王利荣
- 关键词:血清学调查烈性传染病社会稳定鼠疫监测疫点
- 我国南方家鼠鼠疫防治效果初探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控制南方家鼠鼠疫不断复燃的有效方法,评价广西实施鼠疫疫区后期处理策略5年效果。方法对我国南方家鼠鼠疫现疫区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2000-2005年的鼠疫监测和防治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6年来,广西的鼠疫病例数为56例,云南、贵州省的鼠疫病例数分别为225例和137例;广西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鼠疫菌株检出率分别为0.10%、0.06%,与云南、贵州省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鼠疫菌株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别。结论 鼠疫疫区后期处理工作的实施,使广西鼠疫疫情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值得在其他疫区推广。
- 周树武梁江明曾竣韦锦平陈达宗秦石英鲁翠芳黄德蕙
- 关键词:鼠疫
- 广西西林鼠疫疫情发生及应对措施实施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掌握动物鼠疫向人间传播规律,对鼠疫宿主动物(鼠类)、指示动物(犬类)进行日常监测,发现动物鼠疫早期活动迹象。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法检测动物血清中鼠疫F1抗体;病原学检测包括分离培养、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胶体金检测动物脏器中鼠疫F1抗原。结果血清(鼠、人、犬)利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总阳性率为0.57%(1/175)、其中指示动物犬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率为2.1%(1/48)、而宿主动物鼠血清、人血清均为阴性;鼠脏器应用RIHA法、胶体金法检测鼠疫F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59%(1/168)、4.17%(7/168)、分离培养为阴性。结论广西西林县存在微弱的动物鼠疫流行。掌握指示动物、宿主动物阳性标本涉及的疫源地,能尽快对疫区进行有效的灭鼠灭蚤处理、切断鼠疫由动物向人间传播的途径、达到最终遏制鼠疫的目的 。
- 黄德蕙梁江明曾竣蒋震羚李寿生韦锦平农雪飞李红君
- 关键词:鼠疫疫情
- 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查明广西隆林和西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确定该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隆林和西林县的4个乡镇53个村屯展开调查,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检测鼠疫菌和鼠疫F1抗体。结果该地区啮齿动物有2目3科10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从黄胸鼠体内分离出鼠疫菌25株,检测到F1抗体阳性血清31份。结论综合地理、宿主动物、媒介蚤及病原体等因素分析认为,广西隆林和西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 梁江明杨进业曾竣周树武韦锦平秦石英黄德蕙鲁翠芳陈达宗林新勤廖驰真莫毅江超惠陆海平宁代杰
-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
- 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库区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 2011年
- 目的查明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沿岸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跳蚤的种类构成,了解该地区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库区的6个乡镇12个村屯展开调查,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分离鼠疫杆菌和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该地区啮齿动物有2目3科8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3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所有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沿岸具备形成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和灭鼠灭蚤是预防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 梁江明柳智豪曾竣江超穗周树武农智杨光华李寿生韦锦平陈达宗蒋震羚黄德蕙廖驰真邓积广黄胜功李贵中
- 关键词:鼠疫自然疫源地
- 西林县鼠疫流行期媒介蚤的调查结果分析
- 2006年
- 目的:研究2001年西林县鼠疫流行期间媒介蚤的特征,探讨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在鼠疫流行期间对一二三类疫区采用笼捕法进行鼠体蚤调查;采用粘蚤纸法进行地面游离蚤调查,对捕获的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黄胸鼠体平均染蚤率为65.75%,一、三类区明显高于二类区;二类区的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14,明显低于一、三类区的0.98和0.93;一类区的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6,明显高于二、三类区的0.0054和0。结论:家鼠鼠疫疫区黄胸鼠和印鼠客蚤占总数的70%以上,室内黄胸鼠密度大于5%及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大于1三项指标同时成立是鼠疫流行前期的预兆。
- 周树武梁江明曾竣韦锦平陈达宗秦石英鲁翠芳黄德蕙
- 关键词:鼠疫疫区黄胸鼠印鼠客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