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尉东

作品数:34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乳腺
  • 17篇乳腺癌
  • 17篇腺癌
  • 16篇肿瘤
  • 16篇细胞
  • 9篇乳腺肿
  • 9篇乳腺肿瘤
  • 9篇腺肿瘤
  • 9篇小细胞
  • 9篇非小细胞
  • 9篇肺癌
  • 8篇细胞肺癌
  • 8篇小细胞肺癌
  • 8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预后
  • 7篇切除
  • 7篇基因
  • 5篇切除术
  • 4篇端粒
  • 4篇端粒酶

机构

  • 29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韦尉东
  • 12篇戎铁华
  • 11篇谢小明
  • 7篇谢新华
  • 7篇刘鹏
  • 6篇唐军
  • 6篇黄植蕃
  • 6篇肖祥胜
  • 5篇陈博
  • 5篇孔亚楠
  • 5篇林鹏
  • 4篇陈丽昆
  • 4篇王曦
  • 4篇郭姣丽
  • 4篇李小东
  • 4篇苏晓东
  • 4篇温浙盛
  • 4篇杨名添
  • 3篇吕宁
  • 3篇李宝江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
  • 5篇癌症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作为NSCLC肿瘤标记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研究了74例NSCLC组织及周围非癌组织、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74例NSCLC组织69例(93.24%)有端粒酶活性表达,74例周围非癌组织有9例(12.16%)表达阳性,10例良性病变中2例(20.00%)表达阳性,而相应的病变旁正常组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活性较普遍存在于NSCLC中,有可能成为NSCLC诊断和判断疗效的标记物和治疗新靶点。
韦尉东zlcn.com黄植蕃戎铁华吴一龙杨名添曾灿光
关键词:端粒酶非小细胞肺癌
一种RNA circEPSTI1及其在三阴乳腺癌上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乳腺癌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RNA circEPSTI1及其在三阴乳腺癌上的应用;本发明先收集待测疑似三阴乳腺癌组织标本,抽提总RNA,以总RNA为模板将环状RNA circEPSTI1(hsa_circ...
谢小明唐海林陈博韦尉东谢新华刘鹏叶锋杨露黄晓嘉宋彩露
文献传递
改良开胸手术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探讨减少胸部肿瘤手术切口创伤的方法。方法  2 0 0 0年 1 0月至 2 0 0 1年 9月间 ,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对 40例胸部肿瘤患者进行外科手术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 4例 ,年龄 2 0~ 79岁 ,平均 5 7.4岁 ;肺癌 1 5例 ,肺炎性假瘤、胸腺瘤各 2例 ,支气管类癌、肺囊肿合并感染各 1例 ,食管癌 1 9例。分别采用前外侧切口、腋下直切口—保留胸壁肌肉的切口 (muscle sparingthoracotomy)、保留前锯肌的后外侧切口进行肺叶切除术 1 7例 ,肺段切除术、右中肺叶 +右中间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各 1例 ,胸腺瘤切除术 2例和食管癌切除术 1 9例。以传统后外侧切口为对照组 ,观察术后疼痛程度、肩部及上肢活动功能和切口拆线时间 ;肺叶切除术病例还进行了术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对照。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t检验、χ2 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结果 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相比 ,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肩部及上肢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拆线及住院时间缩短 ,对肺功能的影响也明显减轻。结论 根据病情及局部解剖知识并手术切口进行合理设计能够减少胸部肿瘤手术切口的创伤。
王欣黄植蕃戎铁华郭旭王春梅余辉韦尉东张旭
关键词:胸部肿瘤手术切口手术方式
一种可高效高特异灭杀乳腺癌细胞的药物T-VISA-PEA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高效高特异灭杀乳腺癌细胞的药物T-VISA-PEA15。可高效高特异灭杀乳腺癌细胞的T-VISA-PEA15治疗载体,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可高效高特异灭杀乳腺癌细胞的药物T-VIS...
谢小明谢新华李来胜郭姣丽伍民庆孔亚楠韦尉东肖祥胜唐军王曦刘鹏
文献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背景与目的: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在新辅助和(或)辅助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乳腺癌复发转移后选择解救治疗药物的难度,有研究证明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顺铂(cisplatin,DDP)对乳腺癌明确有效。据此,本文旨在评估GEM联合DDP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5月8日—2007年1月31日,采用GEM1000mg/m2(d1,d8)及DDP30mg/m2(d1~d3)3周方案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34例。中位化疗5个周期(2~6个周期),所有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结果:完全缓解(CR)3例(8.8%),部分缓解(PR)13例(38.2%),稳定(SD)12例(35.3%),进展(PD)6例(17.7%);总有效率(CR+PR)47.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5个月。不良反应Ⅲ/Ⅳ血小板减少或腹泻常见。结论:GEM联合DDP方案可用于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
韦尉东陈丽昆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蒽环类紫杉类
899例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多学科治疗已有十多年,诊断技术及治疗策略的改进有可能导致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的改变。本文探讨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1年4月行完全切除术的899例NSCLC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43.5%,中位生存期48个月。其中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60.3%、56.9%、45.7%、23.5%、20.8%、13.0%;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M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腺癌Ⅱ期及Ⅳ期化疗、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是NSCLC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除T分期、N分期、M分期外,组织学类型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也是完全切除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
韦尉东温浙盛苏晓东林鹏戎铁华陈丽昆
关键词:肺肿瘤完全切除术预后
43例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 43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资料 ,研究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雌激素受体 (ER)情况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男性乳腺癌根治性手术 5年生存率优于单纯切除术 ,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受体情况对男性乳腺癌的预后有影响。
韦尉东吴瑞景黄植蕃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综合疗法
一种可高效高特异灭杀P53基因突变型乳腺癌细胞的药物脂质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高效高特异灭杀P53基因突变型乳腺癌细胞的药物T-VISA-miR34a脂质体。可高效高特异灭杀P53基因突变型乳腺癌细胞的T-VISA-miR34a治疗载体,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谢小明李来胜谢新华郭姣丽伍民庆孔亚楠韦尉东肖祥胜
文献传递
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总结了5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资料,其中25例术中应用超声刀进行手术,30例术中应用电刀,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h和48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副损伤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相比,术中副损伤差异无显著性;而超声刀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亦明显减短。结论:应用超声刀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总体效果优于电刀,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肖祥胜李峻张丽娟韦尉东唐军刘鹏王曦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刀电刀
抗肿瘤药物超注册用药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沸沸扬扬的上海“眼药门”事件及2012年5月“拜瑞妥”在中国“超适应证推广”,使公众越来越关注“药物超注册用药”的话题。药物超注册用药(off-label drug use)是指药物使用的适应人群、适应证、给药剂量及途径不在药物监管部门批准的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药物超注册用药在全球广泛存在且备受关注,2012年9月美国《制药行业的刑事和民事处罚》报告显示美国1991~2010年针对跨国制药企业的239例司法案件中超过50%涉及超适应证推广。
韦尉东陈博谢新华谢小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抗肿瘤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