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
- 作品数:77 被引量:4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交往中的共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考
- 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状态看,它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交流甚至相互冲突的景象。由于人们现实社会利益的差异,作为其表达方式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必然出现纷繁复杂的图景。在社会利益格局分化、社会体制转型加速、信息化进程深...
- 陆俊
-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意识形态
- “饭圈文化”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破圈之困与出圈之策
- 2024年
- 在新媒体平台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粉丝聚集形成“饭圈”,并催生“饭圈文化”。“饭圈文化”具有内容娱乐化、结构组织化、信息单一化的特性。无序生长的“饭圈文化”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使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日趋复杂;青少年道德认识日趋模糊,教育者的话语实践日趋失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要破解“饭圈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之困,平台之间应该形成合力优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教育者则需要多维度优化教育内容并创新教育方法,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 朱治璇陆俊
-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教育
- 网络文化的批判性维度被引量:2
- 2007年
-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但也由此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网络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如何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成为时代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2007年6月3日-4日,在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基于此,本刊约请几位在这个领域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围绕网络文化和网络伦理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网络文化和网络伦理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 陆俊
-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伦理
- 批判理论视域中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批判理论概述
- 2019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人们对网络的批判性反思也在深化,由此形成了"网络批判理论"这样一种新的批判理论样式。网络批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是社会批判理论与网络技术的一种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既遵循其自身的"技术逻辑",更有技术之外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推动,是网民之间互主体性交往的社会建构过程。网络批判理论不仅对网络技术的各种社会效应作出了全面的思考,也对其中的内在形成机制作出了理论分析。网络技术将把人类带入民主平等的"乌托邦",还是异己的"敌托邦",这最终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和建构。
- 陆俊
-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建构主义
-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学“动漫化”的发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国学与动漫的结合可以带来双赢效果:动漫为国学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和表现手段,国学则为中国动漫丰富了素材,拓展了内容。但国学动漫化的发展仍然受到多种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仍存在着目标模糊、市场混乱、产业链不完整等不利因素,能否如期释放出巨大的文化和经济能量,尚待检验。
- 陆俊胡燕
- 关键词:国学动漫文化价值文化体制改革
- 交往中的共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考
- <正>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状态看,它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交流甚至相互冲突的景象。由于人们现实社会利益的差异,作为其表达方式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必然出现纷繁复杂的图景。在社会利益格局分化、社会体制转型加速、信息化...
- 陆俊
-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被引量:5
- 1999年
- 陆俊
-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国际互联网络网络文明建设网络伦理网络行为民族传统文化
- 网络行为与自由被引量:1
- 2013年
- 当今社会,网络是人们实现其行为自由的重要途径,网络行为自由也是人们追求全面自由的重要内容。对网络自由的不同理解是网络冲突的根源之一,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是人们实现网络行为自由的前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应是道德的空场。依法治网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对网络自由的维护应遵行善法之治;同时也应加强对网民的道德教育,开展网络道德专项治理,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从而使网络行为主体享有充分网络行为自由。
- 陆俊段祥伟
- 关键词:网络行为网络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 法兰克福学派家庭伦理思想评述
- 2023年
- 法兰克福学派四代理论家围绕一定的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价值规范和一定的运作规律,建构起其关于家庭伦理向度的三重理论。他们以家庭作为一种伦理实体,说明家庭伦理是共生共存结构的社会性发生和必然普遍规范的真理性存在,从而建立起家庭伦理本体论;以家庭表达一种伦理关系,说明家庭伦理凝结由婚姻和血缘支持的亲密情感联结、由责任和义务引导的合作生活准则、由感情和教育启发的承继性格养成,从而建立起家庭伦理本质论;以家庭指向一种伦理更迭,说明家庭伦理内含于社会变迁并存在自在转变可能,从而建立起家庭伦理发展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家庭伦理思想虽然可以提供思辨的学理启发,但具有超验的乌托邦成分。
- 赵亚宁陆俊
-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家庭伦理伦理实体伦理关系
- 电子信息网络中的“国家”观念──评关于信息社会的“超国家主义”观被引量:4
- 1997年
- 严耕陆俊
- 关键词:超国家主义电子信息网络网络社会信息产品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