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钟钰
- 作品数:27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速度编码电影MR评价心室每搏输出量的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速度编码电影MR成像技术在评价心室每搏输出量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速度编码电影MR(VECMR)对 9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心脏检查。重复测量左、右心室每搏输出量 (SV)以比较其观察者间、观察者内测量的重复性 ,并与形态体积法电影MR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VECMR测量左、右心室每搏输出量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重复性高 ,相关性好。②该方法与形态体积法MR所测正常成人左、右心室SV相关性良好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和0 .96,两种方法测得的SV均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速度编码电影MR测量心室每搏输出量准确 ,重复性高 ,检查简便、省时 。
- 闫钟钰李坤成周怀琪杜富会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可重复性
- 胰腺间变细胞癌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患者女,62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酸胀,同时伴有腰脊部酸痛。体检:上腹部压痛,以右上腹为著,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糖链抗原(CA19-9)52.6U/L,癌胚抗原(CEA)1.02μg/L,血、尿淀粉酶正常。术前超声、CT和MR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
- 闫钟钰王振常刘中林张盛忠
- 关键词:细胞癌胰腺淀粉酶正常腹部压痛糖链抗原癌胚抗原
- MR相位对比法和形态体积分析法评价心室功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和形态体积分析法MR成像技术在评价心室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相位对比法MR(phasecontrastmagneticresonanceimaging,PCMRI)和形态体积分析法电影MRI(stereologicalcine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CMRI)分别对12例健康成年人和4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首先应用SCMRI行心脏左、右室短轴电影成像,分别描记左、右室心内、外膜界面,测出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等指标;再应用PCMRI和流量分析软件分别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1个心动周期内的前向血流,获得SV值,并将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正常志愿者与患者组、正常志愿者组左、右两侧心室,以及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的左右心室SV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PCMRI与SCMRI法所测正常志愿者左、右心室的SV相关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87,2种方法测得的SV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2种MRI测量方法所得左室SV的相关系数为085,SV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水平测得正常人与患者组的SV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RI与SCMRI法相比,对心室每搏输出量(SV)测量准确,相关性好,重复性高,加?
- 闫钟钰李坤成李永忠周怀琪杜富会
- 关键词:相位对比法SV主动脉瓣MR右心室
- 声带麻痹的影像学评价
- 声带麻痹是指喉肌运动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声带运动障碍.任何原因包括喉外原因和喉本身病变导致的迷走神经喉返支麻痹的疾病均可引起声带麻痹.本文结合螺旋CT的应用,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螺旋CT在声带麻痹病因分析、影像表现及术后...
- 闫钟钰王振常
- 关键词:声带麻痹影像学检查病理机制循证医学
- 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5例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NUT中线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免疫组化病理证实的5例鼻腔鼻窦NUT中线癌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15~48岁,中位年龄19岁。术前均接受CT和MR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肿瘤位置、CT密度、骨质改变、钙化、肿瘤大小、T1WI及T2WI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随访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5例NUT中线癌均为T4期,发生于鼻腔、筛窦、蝶窦、上颌窦1例,鼻腔、上颌窦1例,鼻腔、筛窦3例。CT呈等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伴局部坏死2例;钙化3例;骨质侵蚀4例,骨质侵蚀伴骨质破坏1例。MRI横断面最大径4.2~4.9 cm,中位数4.5 cm。与邻近颞肌相比,T1WI呈等信号5例,2例局部可见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3例,2例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中等强化2例。TIC Ⅲ型(速升流出型)3例,Ⅱ型(速升平台型)2例。DWI信号均不同程度增高,ADC值为0.63×10-3~1.17×10-3 mm2/s,中位数0.84×10-3 mm2/s。病理Ki-67增殖指数为30%~80%,免疫组化均为NUT阳性、INI-1阳性。5例NUT中线癌1例行活检后化疗,其余4例均行手术加放疗,1例合并化疗。随访时间7~16个月,均带病存活。结论 NUT中线癌是一种鼻腔鼻窦少见的基因相关恶性实体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以鼻腔及筛窦多见,侵袭性生长,CT钙化多见,MRI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为其特点。
- 闫钟钰张宗锐李铮郭健王潇王世军王久阳鲜军舫
- 关键词:鼻窦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颅底及面部骨纤维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 骨纤维性病变在颅底部鼻腔鼻窦、颞骨及眼眶区域少见,主要包括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OF)和骨纤维发育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两类病变.由于临床转归不同,OF应该手术切除,...
- 闫钟钰王振常李季伍兴友
- 关键词:影像学分析计算机扫描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血流测量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磁共振 (MR)血流测量技术拓展了MR对心脏的全面评价能力 ,尤其是在冠状动脉血流测定方面 ,近几年 ,随着MR技术发展及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应用 ,MR血流测量技术在心血管系统的临床应用中更加广泛并取得巨大进展。
- 闫钟钰李坤成
-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
- 踝管腱鞘囊肿的MRI应用初探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MRI在踝管腱鞘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踝管腱鞘囊肿患者的MRI资料。7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分析5名健康志愿者和1例患者的踝关节斜轴位MRI图像。结果7例踝管腱鞘囊肿均表现为分叶状团块,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脂肪抑制T2WI/PDWI上呈高信号,内部见线样等T1、等T2/PD信号分隔,边缘清楚,周围见线性等T1、等T2/PD信号环绕。3例增强扫描见病变内部不强化,周围见线性明显强化。5例与拇长屈肌腱关系密切,2例与趾长屈肌腱关系密切,胫后神经均受压向后移位。1例病变内侧同时伴有喙状突出的跟距非骨性联合。5名正常踝关节和1例患者斜轴位扫描,均清晰显示踝管内解剖结构。结论MRI能够对踝管腱鞘囊肿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 郝大鹏王振常张建中徐文坚刘吉华杨本涛闫钟钰
- 关键词:腱鞘囊肿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诊断室间隔膜部瘤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笔者应用磁共振不同快速成像序列诊断室间隔膜部瘤1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因胸痛10天来诊.听诊肺清,心律齐,心率60次/min,血压100/70 mmHg.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应用1.5 T全身磁共振扫描仪行心脏成像扫描.……
- 闫钟钰王振常李坤成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室间隔缺损膜部瘤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喉癌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在喉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37例拟诊喉癌患者术前行准直为0.625mm螺旋CT扫描,利用扫描获取的容积资料行薄层1mm冠状、矢状、轴位多平面重组(MPR)、仿真喉镜(CTVL)、容积再现(VR)重建肿块与颈部邻近血管关系以及喉腔透明显示(RS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综合对喉癌术前TNM作出评估,并将影像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术前对喉TNM分期与临床最终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其中T1期符合率为50%,T2期为60%,T3期为75%,T4期为81.25%。总体分期符合率为72.9%。尤其是1mm薄层MPR图像可明显提高对前联合、喉旁间隙、声门下有无受累以及喉软骨微浸润的判断。结论16层螺旋CT0.625mm层厚各向同性容积扫描,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喉癌术前临床评估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闫钟钰王振常吴超鲜军舫燕飞杨本涛董继勇刘建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下咽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