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文静

作品数:65 被引量:323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青年人才发展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5篇水稻
  • 14篇选育
  • 13篇稻瘟
  • 13篇稻瘟病
  • 13篇瘟病
  • 9篇粳稻
  • 9篇基因
  • 8篇性状
  • 8篇抗病
  • 7篇育种
  • 7篇杂交
  • 7篇抗性
  • 7篇分子标记
  • 6篇叶枯病
  • 6篇条纹叶枯病
  • 6篇品质性状
  • 6篇抗稻瘟病
  • 6篇枯病
  • 5篇稻瘟病菌
  • 5篇杂交粳稻

机构

  • 50篇辽宁省农业科...
  • 19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市农业广...
  • 1篇辽宁城市建设...

作者

  • 56篇郑文静
  • 27篇王昌华
  • 22篇张燕之
  • 20篇赵家铭
  • 16篇赵海岩
  • 7篇刘志恒
  • 7篇王辉
  • 6篇周毓珩
  • 5篇马作斌
  • 5篇滕国锋
  • 5篇杨立国
  • 4篇邹吉承
  • 4篇王世维
  • 4篇刘欣
  • 3篇赵宝海
  • 3篇陈温福
  • 3篇迟克生
  • 3篇叶鑫
  • 3篇张艳芝
  • 3篇王妍

传媒

  • 15篇辽宁农业科学
  • 5篇北方水稻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杂交水稻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杂粮作物
  • 1篇垦殖与稻作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高产旱作杂交粳稻新组合屉优267
2009年
屉优267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以屉锦A与C267配组育成的旱作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旱性强、米质优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赵家铭张燕之王昌华郑文静周毓珩
关键词:杂交粳稻旱作水稻选育
辽宁省稻瘟病菌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致病型比较
采用2011年从辽宁水稻8个主产区采集的稻穗颈瘟标样,选择应用分离的67个稻瘟病菌株,利用7个中国鉴别寄主鉴别,鉴定供试67个菌株分属于6群26个生理小种.从中选取具有地区代表性和品种(系)代表性的48株菌株,培养菌丝并...
王世维郑文静魏松红王妍赵宝海刘志恒
关键词:稻瘟菌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水稻恢复系C224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C224对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效应,并考查了C224与7个保持系组配的杂交组合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C224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E-1),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分别为-12.47和-24.75,均呈负向显性,上位性和互作效应明显;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2.12%,多基因遗传率为2.74%,抗性遗传存在明显的主基因效应。在C224与7个保持系组配的杂交组合中,有5个组合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或中抗水平。
郑文静刘志恒张燕之刘欣王昌华赵家铭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
旱作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为了了解旱作水稻(Oryza sativa L.)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指数(LAI)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利用SUNSCAN冠层分析仪,对正在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的旱作水稻新品系的冠层PAR、LAI分别进行测量,并测定各品系的产量。[结果]当水田种植条件下冠层PAR处于223.53~262.23μmol/(m2.s),旱田种植条件下PAR处于119.62~185.74μmol/(m2.s)时,各品系产量均较高;PAR偏低的品系产量较低,但PAR太高的品系产量反而降低。对于大部分试验品系,随着LAI的不断提高,产量也在逐步提高。[结论]旱作水稻高产需要其冠层PAR处于一定的范围内,PAR太高或太低都不易达到高产的目标。LAI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赵家铭郑文静王昌华
关键词:旱作水稻叶面积指数
施肥模式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调整施肥种类、施肥量与施肥方法以提高水稻对穗颈瘟的抗性和产量,设计不同施肥模式并测定其叶绿素(SPAD)值、总酚、类黄酮、粗纤维含量和产量,观察硅细胞结构,调查穗颈瘟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期后移有利于增加水稻叶片SPAD值,可降低穗颈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稻谷产量;增施硅钙肥能够明显降低穗颈瘟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叶片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处理4可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强化水稻的硅体结构,从而明显减轻穗颈瘟的发生。在辽宁省东南沿海稻区,通过"增施硅钙肥+分次施氮+氮肥施用期后移"的施肥模式[N-P2O5-K2O-硅钙复混肥(210-120-75-180)施用量为585 kg/hm2],氮肥施用方法为:40%氮作基肥+30%氮作分蘖肥+30%氮作穗肥)进行营养调控,对于水稻高产抗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于涛张海楼隽英华宫亮孙文涛叶鑫郑文静
关键词:穗颈瘟SPAD值总酚类黄酮
水稻花药培养及后代选育被引量:15
2005年
在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试验中,对花药培养的操作方法,花培材料的选择,花粉植株诱导与分化培养基的筛选,培养环境及花粉植株性状的遗传及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6培养基附加2,4 D2mg/L和激动素KT2.0mg/L能诱导出不同水稻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再生植株的分化培养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 BA2.0mg/L、NAA0.2mg/L和多效唑(MET)2.5mg/L,分化频率较高;花培材料应选择血缘较远的杂交组合,培养温度在25~30℃适合水稻花药的诱导和再生植株分化;水稻花培再生植株一代在许多性状上超过双亲,二代在田间表现基本整齐;利用水稻花药培养,可有效的提高育种效率,是一种快速和实用的水稻育种方法。
赵海岩郑文静王昌华张燕之滕国峰
关键词:水稻花药培养花粉植株分化培养选育双亲
一种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65(t)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及其专用引物。所述分子标记是一种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65(t)的共显性分子标记Indel-1,它是用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郑文静陆晓春赵家铭张丽霞马作斌丛玲王平白春明朱振兴王春语李丹李金红于惠琳王妍
优质偏粳型水稻不育系辽73A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辽73A是以BT型不育系丰锦A为母本,以辽73为父本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偏粳型水稻不育系,表现不育性稳定,分蘖力强,米质优,2010年通过辽宁省农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配制的组合米质优,产量高,其中辽73优62(辽73A/C62)于2014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委员会审定。
赵家铭王昌华张艳芝周毓珩郑文静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选育
北方旱稻品质性状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以北方一季旱稻区域试验米质检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旱稻各主要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产量和生育期的关系。
王昌华邹吉承张燕之赵海岩郑文静腾国锋
关键词:早稻品质性状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k-B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是用引物对SEQ ID NO:1和SEQ ID NO:2从稻瘟病菌总DNA中扩增出一段核苷酸序列,再用NlaIII酶消化,获取特定长度的DNA片段...
郑文静王世维陆晓春赵家铭丛玲白春明王春语张丽霞朱振兴李丹王平于惠琳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