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燕齐
- 作品数:38 被引量:267H指数:13
- 供职机构: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初探被引量:6
- 2011年
- 康复医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又是时代所需,我国多所大学已相继设立了康复医学和治疗专业,关于其培养模式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新的就业环境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并提出了培养模式的相应改变。
- 邹燕齐黄泳温鸿源
- 关键词: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师
- 少泽放血为主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少泽放血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30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接受双侧少泽放血配合针刺辨证治疗,为期6星期。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适。结果少泽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后,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0例患者中,痊愈16例,总有效率为90.0%;有趋势表明,中度增生者疗效较好,情绪变化的改善较为显著,外上、下限包块疗效较好,肝气郁滞型疗效较好;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有特殊不适。结论少泽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对乳腺小叶增生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改善情绪、经前乳房胀痛、胸部胀闷不舒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 江洁慈劳沛良邹燕齐黄泳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刺血疗法针刺
- 外关穴与外关配伍内关穴针刺效应的脑fMRI比较
-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
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
- 黄泳陈俊琦邹燕齐吴俊贤卢阳佳
- 关键词:配穴规律
- 文献传递
-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0例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用薄氏腹针治疗40例 CFS 病人,选用"引气归元"配合"腹四关"穴组,每日1 次,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症状计分和疲劳评价问卷评分。结果:薄氏腹...
- 黄泳廖韩波王平平王艳杰张贵锋曾统军邹燕齐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薄氏腹针
- 文献传递
- 探讨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被引量:9
- 2009年
- 针灸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从腧穴的学习、刺法灸法的掌握、见习和实习环节的综合提高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法,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的重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本途径。
- 邹燕齐黄泳陈俊琦
- 关键词:针灸教学教学改革
- 毛刺配合电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急性期采用毛刺,恢复期采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观察确诊的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予以毛刺治疗,恢复期采用电针治疗,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电生理指标。结果46例周围性面瘫...
- 向进邹燕齐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毛刺电针
- 文献传递
- 基于诊断学教学过程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 2013年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思考医学教育过程,分析当前我国医类高职高专院校诊断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发现在诊断学教学中,应积极营造医学人文氛围,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以提升教师人丈素质为先,运用模拟医院临床场景教学模式,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 卢挺潘长玲邹燕齐
- 关键词:诊断学人文素质教育
- 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激活脑区的fMRI比较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运用fMRI探讨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激活脑功能区的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进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基于感兴趣区(ROI)观察局部脑区的功能变化,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结果:两种方法对左右不同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统计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有趋势表明,皮部浅刺相对集中激活额叶,常规针刺相对集中激活枕叶、小脑和基底节区。结论: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对脑功能区的激活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有着作用倾向的不同。表明两种层次的针刺刺激产生的效应,与脑部整合作用相关。
- 邹燕齐黄泳赖新生唐纯志杨君军
- 关键词:外关穴支沟穴
- 外关穴、阳陵泉穴区不同层次针刺激活脑区的fMRI比较研究
-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 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再进行fMR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
- 黄泳王艳杰吴俊贤邹燕齐陈俊琦赖新生
- 关键词:针刺
- 文献传递
- 针刺神门穴的相对特异性作用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运用脑功能成像方法,观察针刺神门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方法:1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针刺,B组加用双侧神门穴,共完成20次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接受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SPECT)脑功能成像检查。统计比较常规针刺和加用神门穴后局部脑区葡萄糖代谢和血流量变化幅度。结果:加用神门穴后,VD患者双侧项叶、患脑丘脑、尾核的葡萄糖代谢升幅提高(P<0.05),患脑额叶、健脑颞叶、枕叶、小脑的葡萄糖代谢升幅降低(P<0.05);VD患者双侧额叶、颞叶、小脑、健脑顶叶、枕叶血流量的升幅提高(P<0.05)。结论:针刺神门穴,对皮层的影响大于对基底节区的影响;就基底节区而言,针刺神门穴相对特异地作用于尾核;就皮层而言,针刺神门穴相对特异地作用于顶叶。
- 黄泳赖新生唐安戊唐纯志杨君军李东江邹燕齐曾统军
- 关键词:神门穴特异性PETSPECT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