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霞
- 作品数:98 被引量:56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转移生长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转移生长因子(TGF)基因上rsl800469(TGFl-509C/T)和rsl982073(TGFl+869T/C)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肺癌患者193例(病例组)和211例同期就诊的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T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及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在TGFl+869T/C和TGFl-509C/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经拟合优度r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TGFl+869T/C的基因型TT、TC、CC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分别是16.1%(31/193)、55.4%(107/193)、28.5%(55/193),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2.3%(47/211)、50.2%(106/211)、27.5%(58/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l-509C/T的基因型TT、TC、CC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分别是28.0%(54/193)、56.0%(108/193)、16.1%(31/193),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7.0%(57/211)、51.2%(108/211)、21.8%(46/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风险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方汉族人群中T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无关。
- 白露于洪王鹤潼赵玉霞
- 关键词:肺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
- 早期乳腺癌术后螺旋断层放疗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疗(HT)与调强放疗(IMRT)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同时辅助其他检索,收集所有关于早期乳腺癌术后行HT与IMRT治疗患者剂量学参数比较的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2软件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HT与IMRT相比,降低了计划靶区(PTV)的最大剂量(Dmax,P=0.003)和平均剂量(DmaxP〈0.00001),且适形度更好(P〈0.0001);降低了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Dmax(P=0.005)、V20(p=0.05)和v,(P=0.003);降低了患侧肺Dmax(P=0.003)和V20(P=0.02);增加了健侧乳腺Dmax(P〈0.00001)、Dmax(P=0.05)和V,(P=0.01)。对于均匀指数(HI),心脏Dmax、V5、V10患侧肺Dmax、V5、V10、V30,健侧乳腺V10和健侧肺Dmax、Dmax,HT与IM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中,HT的靶区适形性及对高剂量照射区域正常组织及器官的保护均优于IMRT,有临床应用价值。
- 崔芹玲孙岩钟文陈延治赵玉霞
- 关键词:乳腺肿瘤螺旋断层放疗调强放疗META分析
- TGFβ1和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TGFβ1基因上TGFβ1-509C/T、TGFβ1+869T/C,及ATM基因上ATM126713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招募和随访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疗的肺癌患者170例,抽取患者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TGFβ1、ATM)。所有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评价按NCI CTC 3.0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评价,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分为放射性肺损伤组和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组,TGFβ1-509C/T、TGFβ1+869T/C和ATM126713G/A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基因上的等位基因T与C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M基因上等位基因G与A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北方汉族人群中TGFβ1和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相关。
- 白露于洪周宝森赵玉霞
- 关键词:肺癌TGFΒ1基因AT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放射性肺损伤
- 吸烟对脂质过氧化、抗氧化系统及α<,1>-抗胰蛋白酶的影响
- 赵玉霞
- 视黄酸调节EGFR和SP-A表达阻抑放射诱导肺损伤的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对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数和EGFR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C、D组大鼠行6MVX射线15Gy全胸野照射,B、D组给予20mg/(kg·d)RA制剂灌服,于照射后第1、2、4和8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留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SP-A蛋白表达。结果:放射组大鼠全胸单次15Gy照射后可以建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与D组相比,C组BALF总数升高,肺内炎性渗出增多,胶原纤维增加,EGFR表达增强,以第4、8周最显著(P<0.01),C组各时间段SP-A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01),以第1、8周最明显,第2、4周出现回升。B与C组各时间段相比SP-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SP-A蛋白表达与C组比第1、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周均高于照射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结论:RA通过降低炎性细胞渗出,削弱EGFR和促进SP-A表达,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
- 赵玉霞赵俊华刘丹赵娜白露门桐林
-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视黄酸调节Smad3表达阻抑放射诱导的肺损伤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探讨信号蛋白Smad3于不同时间段,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视黄酸对其表达的影响,以6MV-X线对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进行15Gy全胸野照射,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并用视黄酸进行干预。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给药组(B组)、单纯照射组(C组)和照射加给药组(D组)。于照射后第1、2、4、8周后取肺组织作HE和Masson染色、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d3。结果表明,照射后1周,发现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而间质水肿,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结构破坏,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B组与A组比,各时间段的病理无明显差别,但D组与C组相比,大鼠肺炎和肺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纤维量减少。Smad3免疫组化学标记显示:A组与B组相比,检测的4个时间点均无差别;C组和D组与A组比,在放疗后的第1、2、4、8周时间段Smad3表达均明显增强(p<0.0001),以C组增强更明显;D组与C组比,Smad3表达减弱,以第4、8周表达减弱更明显。由此可见,放射性肺损伤肺组织Smad3表达明显增强,视黄酸对大鼠正常肺组织的Smad3表达无影响,但它能从蛋白质水平上有效抑制放射诱导的Smad3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为临床用其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 门桐林赵俊华赵玉霞曹丽艳赵娜刘丹白露
- 关键词:视黄酸放射性肺损伤SMAD3
- EGFR-TKIs联合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从组织分型看,标准治疗模式为同期化放疗,但从分子分型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外显子19、21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一线应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将在生存上最大程度地获益。放疗具有手术不可比拟的空间和化疗无法取得的局部优势,放疗可激活EGFR信号通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和增强DNA修复而导致放疗抵抗,EGFR-TKIs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临床研究结果提示EGFR-TKIs联合胸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NSCLC患者,总体上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但生存获益程度不一,可能与病例选择不同有关。对于EGFR基因突变的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EGFR-TKIs同步个体化放疗目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许是今后一线治疗的一种选择。
- 赵俊华范增慧赵玉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放疗
- 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提高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新发的6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6例肺癌患者中,手术/非手术:172/444;男/女:418/198;吸烟/非吸烟:347/269;周边型/中央型:324/292;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与否无统计学差别;周边型肺癌手术率高(P<0.01)。在发病率/手术率(%)中,腺癌:31.2/34.1,鳞癌占30.0/42.2,小细胞癌23.1%/9.7。总体手术率27.9%,临床分期越早,手术率越高,非手术患者病理诊断率为82%。结论:沈阳地区新发的原发性肺癌以男性、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为多,周边型及鳞癌患者手术所占比例高。
- 张海波赵俊华白露苏洪新赵玉霞
- 关键词:肺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外科手术
- 食管癌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剂量参数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间的剂量参数差异,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所有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的文章,应用RevMan 5.2软件对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7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食管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比,能显著降低双肺的V_(20)(MD=4.63,95%CI:1.69~7.56,P<0.01)及V_(30)。(MD=4.21,95%CI:1.48~6.94,P<0.01),且有更好的适形指数(MD=-0.14,95%CI:-0.2^-0.07,P<0.01)及均匀指数(MD=0.04,95%CI:-0.01~0.07,P<0.01);双肺V_5、V_(10)、心脏V_(40)及脊髓最大受量D_(max)两种放疗技术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食管癌IMRT与3D—CRT比较能明显降低肺的V_(20)及V_(30),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
- 姜世文赵佳莹钟文刘丹郭根燕廖娇孙岩陈艳艳陈延治赵玉霞
- 关键词:食管癌放疗技术调强放疗剂量学META分析
- 110例局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1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情况,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10例NSCLC患者,男女比例为2.79∶1;年龄31~84岁,中位年龄63岁,<65岁的61例,≥65岁的4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P=0.026)、淋巴结转移阳性(P=0.049)及Ⅲ期患者(P=0.000)预后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4)及临床分期(P=0.001)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NSCLC患者中,肿瘤位于右肺(P=0.005)及肿瘤最大径>5 cm组(P=0.014)预后较差。结论:老年、临床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且肿瘤位于右肺及直径大于5 cm的患者预后差。
- 宋冠初郭根燕陆永涛李响杜天奇阎英赵玉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