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珊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比较与借鉴:从新好莱坞电影到轻电影
- 2014年
- 2013年"轻电影"在内地电影市场上异军突起,市场占比分份额超过进口大片,创造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成为中国影坛的一股新势力;而美国新好莱坞电影,也是在经历困顿与低谷后迎来了继"黄金时代"以来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本文从总体相似性、青春爱情题材、美学风格和成功范本四个方面对新好莱坞电影和轻电影进行了比较,探讨新好莱坞电影值得轻电影借鉴之处,以期为我国轻电影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赵晓珊王鹤翔
- 关键词:中国电影
- 劳动价值观溯源与自我认同重建
- 2015年
- 一、消费成为社会大众建立自我认同的主要途径
有学者认为:消费,成为中国中产阶级建构自我认同或赢得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从历史因素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私有财产的积累和合法性成为现实,阶层地位的认定开始更多地依赖财富的多寡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水平的高低;从经济因素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并且人们的消费行为开始受到国家的鼓励;从社会因素上说,在党和国家对消费的倡导和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与消费主义相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开始形成。消费不仅成为改善生活品质的方式,也成为中产阶层与草根大众相区隔,确认自身身份的方式。
- 王晓奕赵晓珊
-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中国中产阶级社会因素中国美术馆网络流行语
- 张艺谋电影作品的心理学解读——用艺术填补早期心理缺失被引量:3
- 2011年
-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采用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心理学派关于艺术创作的理论学说,以张艺谋早期创作的五部电影为对象,结合其后期作品,立足女性情结、男性情结及童年情结三个维度,通过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造型特征,解读张艺谋电影作品中艺术"情结"的成因,认为张艺谋早期缺失性体验对其艺术创作影响巨大。
- 赵晓珊韩薇
- 关键词:电影作品女性情结童年情结
- 认同机制与观众心理——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评述被引量:29
- 2011年
- 本文主要探讨麦茨的电影精神分析方法,其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电影认同机制和观众心理分析。以往的精神分析研究主要是对具体的作品———影片的精神分析、对影片的作者———导演进行病理学的研究,而麦茨则要对电影的整体机制、特性做精神分析,并强调自己所倡导的精神分析对象是电影,而非影片,探讨的是电影的特性,而非电影所表现的故事。麦茨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的认同机制,即一是观众对摄影机的认同,二是观众对影片中人物和角色的认同。电影同时又是窥淫和恋物的产物,窥视心理使观众对电影产生依赖,不断刺激观众产生重回影院的欲望。而恋物机制通过"逼真"影像弥补观众内心的缺失,类似于某种恋物的道具。电影依赖技术和虚构,构成某种人们欲望的替代物,或者掩盖伤口的道具,使得欲望合法化。
- 赵晓珊
- 关键词:电影理论观众心理心理分析镜像理论影片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