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天成

作品数:26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8篇细胞
  • 7篇肋骨
  • 7篇肺癌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肋骨骨折
  • 6篇骨折
  • 6篇非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预后
  • 5篇外科
  • 4篇胸部
  • 4篇肿瘤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肺癌患者
  • 4篇癌患者
  • 4篇创伤
  • 3篇多发肋骨

机构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赵天成
  • 18篇杨异
  • 13篇吴伟铭
  • 12篇高宗礼
  • 11篇何伟伟
  • 5篇赵永红
  • 4篇李和根
  • 4篇申屠阳
  • 3篇徐蔚杰
  • 3篇林海平
  • 2篇丁征平
  • 2篇周蕾
  • 1篇张东升
  • 1篇王修珍
  • 1篇周允中
  • 1篇王冬滨
  • 1篇赵珩
  • 1篇张强
  • 1篇朱丽华
  • 1篇李子明

传媒

  • 5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中医肿瘤学杂...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内皮抑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2,VEGFR2)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VEGFR2和ES水平进行ELISA法检测,分析其变化、临床特征及意义。结果:手术前后ES水平分别为9.82(9.51,10.13)ng/mL和9.47(9.08,9.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手术前后VEGFR2水平分别为8.78(8.28,9.28)ng/mL和8.93(8.41,9.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手术前ES水平与VEGFR2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手术后ES水平与VEGFR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1,P=0.031)。手术前后ES表达水平变化值除了与患者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029,P<0.05)外,与患者性别、吸烟指数、病理类型、肿瘤最大直径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手术前后VEGFR2水平变化值与患者的吸烟指数、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最大直径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手术可导致NSCLC患者ES水平下降,VEGFR2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引起术后发生早期转移的原因之一,提示有必要在围手术期应用血管抑制剂ES。
杨异高宗礼赵天成吴伟铭赵永红何伟伟林海平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
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基于“温药和之”治疗癌性胸水经验
2025年
癌性胸水(也称恶性胸腔积液)属于中医“悬饮”“支饮”范畴,是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难度较大。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熟读经典,擅长运用经方治疗恶性肿瘤,结合自己从事中医肿瘤六十余年经验,在基于“温药和之”治疗癌性胸水方面总结出了独到的经验,在临床上也取得了颇为显著的疗效。文章总结了刘教授在治疗癌性胸水方面的心得体会,并附有验案一则,以期对癌性胸水的治疗提供思路。
林博曾静怡赵天成李和根徐蔚杰
关键词:国医大师经方温药和之癌性胸水
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生存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术后肺转移常见,肺转移瘤切除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肺转移的疗效上已得到肯定。本研究探讨肺转移瘤切除术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的可行性,分析接受了手术治疗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生存状况与其临床资料关系,以筛选适合的患者接受肺转移瘤切除术。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方式了解29例骨肉瘤转移患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肺转移瘤切除手术后的生存状况。总结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这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特征、转移瘤数目及类型、外科治疗方式因素下的生存曲线差异状况。通过COX回归模型研究这些因素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29例骨肉瘤肺转移患者2年生存率为46.52%。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肺转移瘤数目≤3的患者与>4的患者之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转移瘤类型与外科手术切除方式对患者的生存状况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对患者的生存状况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转移瘤数目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41)。结论:肺转移瘤切除术对于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具有可以接受的手术后风险。不同转移瘤数目对骨肉瘤肺转移的生存时间有影响。不推荐胸腔镜作为骨肉瘤肺转移的治疗选择。
吴伟铭杨异高宗礼何伟伟赵天成林海平
关键词:骨肉瘤肺转移手术治疗生存率预后随访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和纵隔淋巴结新生淋巴管的预后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肺癌仍然缺乏特异性的预后指标,本研究拟探讨检测肺癌患者血清VEGF-C和病灶/纵隔淋巴结新生淋巴管对患者生存率的预后价值。方法分别选取30例新手术(新入组)和30例术后(历史组)已随访3年的肺癌患者,测定新入组术前血清VEGF-C水平,检测两组病灶/纵隔淋巴结VEGF-C/LYVE-1的表达。分析血清VEGF-C水平、病灶/纵隔淋巴结VEGF-C/LYVE-1表达、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生存率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新入组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VEGF-C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者。②新入组血清VEGF-C水平与病灶VEGF-C表达强度呈高度相关。③两组病灶及纵隔转移淋巴结VEGF-C均高度表达。④两组病灶/纵隔淋巴结VEGF-C表达与LYVE-1表达均显著相关。⑤纵隔淋巴结转移者病灶/纵隔淋巴结的VEGF-C/LYVE-1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者。⑥历史组病灶VEGF-C表达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术后3年生存率有明显关联。结论血清VEGF-C水平与病灶VEGF-C表达、病灶/纵隔淋巴结新生淋巴管、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和生存率有较好的相关性,或可作为肺癌预后的指标。
申屠阳赵天成丁征平周允中
关键词:肺肿瘤VEGF-C新生淋巴管预后
一种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用的持板复位固定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用的持板复位固定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复位板的固定组件,第二钳体上设有作用于肋骨的钳夹,固定组件和钳夹上下相对设置,固定组件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上设...
杨异何伟伟赵天成汪雷赵永红林煜陈晋伟孙文俊
气管外科手术16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总结气管疾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16例气管创伤或气管疾病患者施行气管手术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7~65岁。气管创伤6例,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4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1例。因16例患者的病因不同,分别行气管外伤直接缝合或病变段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5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患者呼吸情况良好。随访期间9例行病变段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的患者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裂开。1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患者手术后继续行放化疗治疗,3个月后失访。结论气管外科手术依其病因不同分别有其各自的手术处理要点。
林海平杨异高宗礼赵天成
关键词:气管创伤气管狭窄气管肿瘤气管手术
多发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孰优孰劣?
[目的]多发肋骨骨折是最多见的胸外伤表现,常见于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坠落等意外伤害。患者早期多主诉剧烈胸痛,难以忍受。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远期感觉慢性疼痛,影响生活和工作。以往对肋骨骨折都采用保守...
吴伟铭杨异高宗礼何伟伟赵天成
医源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外科治疗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共收治气管、支气管食管瘘患者21例,其中医源性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7岁。原发病主要为肿瘤,在治疗原发病21 d~5年后发生瘘,其中气管食管瘘2例,支气管食管瘘10例;右侧支气管瘘6例,左侧支气管瘘4例。采用单纯瘘管切除、气管或支气管及食管瘘口修补2例,肺叶切除、食管瘘口修补5例,气管瘘修补或全肺切除合并消化道重建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均治愈,无术后复发。1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无气管、支气管食管瘘发生。结论医源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病情复杂、严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杨异赵珩申屠阳赵天成
关键词:医源性气管食管瘘外科治疗
M2型丙酮酸激酶在肿瘤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为肿瘤细胞提供三磷酸腺苷(ATP)、细胞内蛋白质及核苷酸生物合成提供必需的大分子,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与正常细胞有较大差异,肿瘤的可塑性强是导致靶向肿瘤代谢治疗研究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糖脂代谢关键代谢酶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变自身活性,获得非代谢酶功能,从而驱动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这些方式主要包括蛋白质自身异常表达、突变,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改变,寡聚状态变化及亚细胞定位的易位等。丙酮酸激酶(PK)是细胞糖酵解通路的关键酶,可催化磷酸烯醇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并产生三磷酸腺苷。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可以通过增强Warburg效应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合成代谢,还能够进入细胞核内作为共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调节基因转录,在恶性肿瘤代谢重塑、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PKM2在多种肿瘤类型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在肿瘤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及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和突破,以期为临床肿瘤代谢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陈烨凯李和根赵天成朱丽华周蕾
关键词:M2型丙酮酸激酶糖脂代谢代谢酶三磷酸腺苷转录
非连枷胸肋骨骨折手术疗效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非连枷胸肋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9例非连枷胸肋骨骨折病例(骨折数≥3根),测定并比较患者入院即刻(IN)、术前1天(PRE)以及术后第1、2和7天(D1、D2、D7)的相应疼痛指数(PAIN)、肺功能指标,即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呼气流量峰值(PEF)的差异。结果109例非连枷胸肋骨骨折患者中男性85例(78.0%),女性24例(22.0%);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2岁);合并多发伤75例(68.8%),单纯胸外伤34例(31.2%);平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8.21分;平均肋骨骨折数5.79(3~16)根;平均入院至手术时间4.36(1~16)d。术后所有患者获得治愈,术后切口感染2例(1.8%),切口周围麻木5例(4.6%)。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后第7天即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肺功能指标(VC、FEV_1和PEF),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数≥3根的非连枷胸肋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早期即可明显缓解疼痛,快速恢复肺功能,手术简单安全。
李扬何伟伟杨异吴伟铭高宗礼赵永红郭翔赵天成
关键词:手术治疗肺功能疼痛指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