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SCT诊断阴囊巨大脂肪肉瘤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88岁。发现左阴囊肿物伴坠胀感3年余。入院查体:左阴囊可触及一大小约14.0 cm×12.0 cm×10.0 cm的肿物,边缘不光滑,局部呈结节状,质地不均,无压痛,左侧正常睾丸触及不清,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附睾未触及异常。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4.51 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1 m IU/ml,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彩超示:
- 赵亮
- 关键词:阴囊脂肪肉瘤
- 宝石能谱成像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宝石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是采用宝石作为探测器材料,利用X线的能量谱(简称为能谱)进行的多参数成像模式,GSI能够将人体组织和病变成分对不同X射线能量谱的差异表达出来,从而能够显示更加精细的解剖结构,而且能够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分析。胰腺病变隐匿,血供丰富,早期诊断相对较困难,国内外影像工作人员对GSI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的分期与治疗效果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本文就GSI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技术和诊断进行了综述。
- 田笑殷小平周欢王佳宁赵亮
- 关键词:胰腺疾病
- 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的螺旋CT图像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图像特点,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23例,其中精原细胞瘤14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5例,胚胎癌2例,卵黄囊瘤1例,恶性畸胎瘤1例;分析各类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MSCT图像的特点。结果 23例睾丸恶性肿瘤中,MSCT图像均表现为单侧睾丸不同程度的增大,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大多数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肿块内部或边缘可见明显增粗强化的血管影;7例有腹盆部、横隔以上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结论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的MSCT图像特点明显,MSCT检查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亮梁广路孔志平周欢
- 关键词:螺旋CT睾丸肿瘤生殖细胞
-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睾丸精原细胞瘤CT特点。结果:12例精原细胞瘤均表现为单侧睾丸增大,大部分边界清楚,呈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6例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有分隔样强化。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 赵亮梁广路杨庆生赵翔伟
- 关键词:精原细胞瘤睾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胰头癌与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 田笑殷小平赵亮张伟王莉齐旭朝李连生杨颖梁广路赵翔伟杨庆生周欢
- 该课题利用MSCT平扫、增强及图像后处理等方法,从肿块的形态、血供强化特点、胰胆管扩张状态、征象以及胰周血管异常改变等方面,深入分析了30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30例胰头癌的影像特点。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影像诊断
- 睾丸表皮样囊肿MRI表现被引量:2
- 2021年
- 睾丸表皮样囊肿(testicular epidermoid cyst,TEC)是较罕见的睾丸良性肿瘤,无恶变倾向;其发病率在所有睾丸肿瘤中约占1%[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等疾病相混淆。本研究结合文献回顾观察TEC的MRI表现,旨在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水平。
- 赵亮赵翔伟梁广路杨庆生田笑
- 关键词:睾丸肿瘤表皮样囊肿磁共振成像
- 睾丸卵黄囊瘤1例
- 2010年
- 患者,男,40岁,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半年余,伴有轻微胀痛并影响活动。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部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右侧睾丸明显增大,大小约15cm×10cm×10cm,质地较硬,表面光滑,附睾不能触及,精索及对侧睾丸未见异常。
- 赵亮崔培胜
- 关键词:睾丸卵黄囊瘤体格检查表面光滑侧睾丸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睾丸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睾丸原发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睾丸原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特点。结果 25例CT图像均表现为单侧睾丸不同程度的增大,边界清楚。呈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的13例为精原细胞瘤,其中囊变坏死6例,增强扫描为不均匀轻度强化,有分隔样强化4例。畸胎瘤4例,其中良性畸胎瘤3例,呈点状或弧形钙化,成熟型畸胎瘤1例见脂肪成分,2例良性畸胎瘤增强后囊壁、分隔及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恶性畸胎瘤1例,呈不均匀等低密度类圆形肿块,内见囊变坏死。混合性生殖细胞瘤3例、胚胎癌2例、内胚窦瘤1例,均呈囊实性肿块,增强后不均匀,较明显强化。间质细胞瘤1例,CT显示睾丸内略高密度结节,内有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结节呈明显强化。含有生殖细胞和性索/性间质成分混合性肿瘤1例,平扫为均匀等密度类圆形肿块。结论睾丸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亦存在相似和重叠现象,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 赵亮梁广路赵翔伟杨庆生徐英进
- 关键词:睾丸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女,70岁,主因间断大便带血1年余,加重5d就诊。曾于当地按痔疮治疗,症状无缓解。直肠指诊:肛门外观未见异常,距肛缘约2cm直肠前壁触及一肿物,中央可及溃疡凹陷,呈结节感,质硬,活动度差,占据肠壁近1/2周径,肿物上缘可触及,退观指套染血。三合诊检查:阴道后壁可及局部隆起,表面黏膜粗糙未及明确肿物,退观指套无染血。CT示:直肠前壁增厚,近肛管处可见直径约3.0cm的略低密度影,
- 赵亮梁广路邢亮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睾丸非精原类生殖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2013年
- 目的探讨睾丸非精原类生殖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非精原类生殖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CT图像上10例均表现为单侧睾丸不同程度的增大,平扫密度不均匀;混合性生殖细胞瘤4例,呈混杂密度肿块及结节,3例见多发小囊状改变,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囊壁呈环状强化;畸胎瘤3例;3例良性畸胎瘤表现为以囊性成分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均有钙化,增强后2例畸胎瘤囊壁及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胚胎癌2例,呈不均质肿块,增强后见结节样强化;卵黄囊瘤1例,呈囊实性肿块,增强后不均匀较明显强化。其中2例有多发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睾丸非精原类生殖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 赵亮梁广路田笑杨庆生赵翔伟
- 关键词:睾丸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