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胶囊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血症
  • 2篇再灌注
  • 2篇脂血症
  • 2篇治疗血管性痴...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记忆障碍
  • 2篇高脂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2篇灌注
  • 2篇痴呆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5篇苟显娜
  • 4篇王忠
  • 4篇彭成
  • 2篇刘建林
  • 2篇王茁伉
  • 1篇谢晓芳
  • 1篇张美玲

传媒

  • 2篇中药与临床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络舒宁胶囊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脑络舒宁胶囊对动物血脂水平及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选用高脂+丙基硫氧嘧啶+胆酸钠+维生素D3复合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采用脂肪乳剂灌胃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Ⅰ)、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剖取家兔主动脉,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内壁有无泡沫细胞及纤维斑块形成及动脉粥性硬化(atheroselemsis,AS)病变的形成。结果:脑络舒宁胶囊组大鼠血清TC及LDL-C水平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脑络舒宁胶囊组家兔血清TC及LDL-C水平也较模型组低(P<0.01),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脑络舒宁胶囊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动物血清TC及LDL-C的作用,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也有抑制作用。
王茁伉彭成张美玲苟显娜王忠
关键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家兔
加味二至丸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加味二至丸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双侧颈内动脉结扎(2-VO)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VD)模型(女贞子、墨旱莲、丹参、天麻)和肾上腺素合2-VO法制作大鼠气滞血瘀证VD模型,分别以2.66、1.33、0.67g/kg灌胃模型大鼠分别30天,以跳台实验评价学习记忆能力,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酶联免疫法测定大脑海马Ach、AchE、大脑皮层5-HT、NE、DA含量及血清ET、TXB2、6-Keto-PGF1α含量;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海马氨基酸Glu、Gly、Asp、GABA含量。结果:给予加味二至丸2.66g/kg能明显缩短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大鼠跳台试验的潜伏期和减少其5min内错误次数;2.66、1.33、0.67g/kg均能明显减少气滞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大鼠5min内错误次数,且对该模型潜伏期有延长趋势。加味二至丸能显著增加海马中Ach含量而降低AchE活性,显著增加大脑皮层DA含量,对5-HT、NE含量亦有增加趋势;能调节痴呆大鼠海马氨基酸GABA、Glu、Gly、Asp的含量;同时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降低血清TXB2、ET水平而升高6-Keto-PGF1α、CGRP水平。结论:加味二至丸具有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海马Ach含量和降低AchE活性、调经大脑神经递质、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苟显娜彭成王忠刘建林谢晓芳
关键词:加味二至丸血管性痴呆脑缺血再灌注
脑络舒宁胶囊益智作用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脑络舒宁胶囊对记忆获得、巩固、再现缺失障碍动物模型的智力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法制作记忆获得障碍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环己酰亚胺制作记忆巩固障碍动物模型,灌胃40%乙醇制作记忆再现缺失障碍动物模型;检测脑络舒宁胶囊对记忆障碍模型动物逃避潜伏期,错误次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络舒宁胶囊可以延长记忆障碍动物模型逃避潜伏期、降低其错误次数。结论:脑络舒宁胶囊对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智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苟显娜彭成王忠刘建林
关键词:记忆障碍益智
脑络舒宁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脑络舒宁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及其作用强度,同时探讨脑络舒宁胶囊治疗VD的机制,为临床治疗VD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经典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记忆再现缺失障碍动物模型研究脑络舒宁胶囊的益智作用...
苟显娜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缺血再灌注记忆障碍发病机制
脂肪乳剂灌胃加氮气损伤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单纯脂肪乳剂ig和脂肪乳剂ig加氮气损伤(脂肪乳剂按胆固醇∶猪油∶蛋黄粉1∶5∶4配制;同时历时5 min,150 mL.min-1氮气流损伤血管内皮)。于实验第4周和第8周,检测动物血脂含量并观察颈动脉病理变化特征。结果:脂肪乳剂手术组大耳白兔4周时已经形成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分别达(17.55±5.36),(13.68±2.67)mmol.L-1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内膜轻度增厚呈现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改变;8周时TC,LDL-C含量进一步升高分别达(21.13±3.59),(15.18±3.29)mmol.L-1,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及脂质沉积。而上述病理改变未见于空白组、脂肪乳剂组和脂肪乳剂手术组对侧的颈动脉。结论:脂肪乳剂加氮气损伤能有效的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王茁伉彭成王忠苟显娜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脂肪乳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