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韡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胸腔积液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积液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胸腔
  • 3篇恶性胸腔积液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预后
  • 2篇青年
  • 2篇晚期
  • 2篇腺癌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患者
  • 2篇肺腺癌

机构

  • 6篇南京市胸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省电力有...

作者

  • 8篇胡韡
  • 4篇于力克
  • 4篇张宇
  • 2篇徐春华
  • 2篇夏宁
  • 2篇谢海燕
  • 1篇郝可可
  • 1篇展平
  • 1篇陆国军
  • 1篇钱倩

传媒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良恶性胸腔积液中二氢二醇脱氢酶2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研究良恶性胸腔积液中二氢二醇脱氢酶2(dihydrodiol dehydrogenas DDH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分别采用竞争性ELISA法、微粒子酶免疫实验、固相夹心法酶...
胡韡
关键词:胸腔积液癌胚抗原R-干扰素
文献传递
17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检测状况相关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中不同检测方法及检测样本的实际使用状况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170例接受EGFR驱动基因检测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对初次检测结果及连续检测实施状况作出分析。结果170例患者初次检测EGFR突变率为49.4%(84/170),女性患者EGFR敏感突变检出率高于男性[61.4%(43/70)∶41.0%(41/100);χ^2=6.875,P=0.009];≥65岁患者EGFR敏感突变检出率低于<65岁患者[41.6%(47/113)∶64.9%(37/57);χ^2=8.242,P=0.004];吸烟者EGFR敏感突变检出率低于非吸烟者[34.3%(24/70)∶60.0%(60/100);χ^2=10.892,P=0.001]。疾病进展后60例患者接受再次检测,T790M检出率为48.3%(29/60)。170例患者初检时EGFR敏感突变检出率:肿瘤组织(活检+胸腔积液细胞蜡块)为50.8%(64/126),ctDNA(胸腔积液+外周血)为45.5%(2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2,P=0.542);PCR法敏感突变检出率为51.0%(77/151),二代测序(NGS)法为36.8%(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2,P=0.245)。60例患者耐药后T790M检出率:PCR法为51.9%(14/27),NGS为45.5%(1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3,P=0.622)。初检时使用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占74.1%(126/170),ctDNA占25.9%(44/170);第2次检测时使用肿瘤组织接受检测占11.7%(7/60),ctDNA占88.3%(53/60);第3次检测时使用肿瘤组织标本检测占23.1%(3/13),ctDNA占76.9%(10/13)。3次检测使用检测方法占比:初检PCR占88.8%(151/170),NGS占11.2%(19/170);疾病进展后再次检测PCR占45.0%(27/60),NGS占55.0%(33/60),第3次检测NGS占100%(13/13)。结论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而言,充分利用不同肿瘤标本及ctDNA检测有助于提高EGFR突变检测受检率,合理使用PCR技术及NGS方法可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胡韡张宇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突变
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管生成素-2与胸腔积液局部控制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及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与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胸腔积液局部控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肺腺癌合并MPE患者的胸腔积液及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胸腔积液和血清中Ang-2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胸腔积液局部控制情况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胸腔积液和血清Ang-2水平分别为(26.67±8.82)pg/ml和(361.18±97.58)pg/ml。采用ROC曲线分析,当截断值为25.57 pg/ml时,胸腔积液Ang-2水平预测胸腔积液局部控制情况效能为最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Ang-2水平是胸腔积液局部控制情况的独立因素(OR=5.65,95%CI:2.40~16.78,P<0.00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胸腔积液Ang-2水平(HR=1.15,95%CI:1.01~1.32)及胸腔积液局部控制情况(HR=0.42,95%CI:0.19~0.89)是影响肺癌合并MPE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血清Ang-2水平与胸腔积液局部控制情况及预后无关(P>0.05)。结论胸腔积液Ang-2水平可作为肺腺癌合并MPE患者预测胸腔积液局部控制及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钱倩胡韡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血管生成素-2疗效评价预后
40岁以下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青年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6~148个月,随访率为100%。全组死亡122例,生存26例。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10.4%和5.6%,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青年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血清CEA水平均是影响青年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血清CEA水平是影响青年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徐春华于力克张宇谢海燕郝可可胡韡夏宁展平
关键词:青年预后比例危险度模型
吉非替尼治疗31例男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Iressa)对男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1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男性晚期NSCLC口服Iressa250mg/d,直至病灶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副反应,每月CT扫描,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1例入选患者中,30例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6例,均为肺腺癌,稳定(SD)12例,其中鳞癌1例,12例病情进展(PD),有效率(RR)为20%(6/3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0%(18/3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5个月,1年生存率40%。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亚洲男性晚期NSCLC患者,尤其是肺腺癌患者,持续口服吉非替尼同样是较理想的方案。
胡韡于力克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浅析“3+7”青年文化节模式在企业中的运用
2011年
本文介绍了三明电业局目前青年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详细阐述了该企业从2008-2011年期间试启动"3+7"青年文化节模式给企业青年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胡韡
关键词:青年文化节企业
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动态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接受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PS-A)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关系。方法:对68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Ⅲ期肺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于放疗前、放疗剂量达40~50 Gy时及放疗后4周血清中PS-A水平。结果:25例患者发生RP。RP者中放疗前PS-A为(38.6±20.8)ng/mL,放疗中升高达(51.4±19.3)ng/mL(P<0.05),放疗后PS-A高于放疗前[(78.2±21.5)ng/mL;P<0.05]。在无RP者中放疗前PS-A与放疗中、后均相似(P>0.05)。RP者与无RP者中放疗前PS-A相似(P>0.05),放疗中及放疗后前者PS-A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PS-A水平变化与RP发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变化可早期预测RP发生,可作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易感性指标。
徐春华于力克张宇谢海燕胡韡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肺表面活性蛋白A非小细胞肺癌
香菇多糖与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虽多,但疗效有限,且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规范。本研究通过向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和金葡素,观察其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香菇多糖组),B组(金葡素组)。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净胸腔积液后,分别向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金葡素,评价两组的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显著:香菇多糖组CR 11例,PR 12例,NC 3例,PD 4例,治疗有效率为76.7%,金葡素组CR 14例,PR 11例,NC 4例,PD 2例,治疗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42,P>0.05);两组毒副反应轻微,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发热,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58,P>0.05),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和金葡素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促进胸膜粘连,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二者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大力推荐应用。
陆国军于力克张宇夏宁胡韡
关键词:香菇多糖金葡素恶性胸腔积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