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如英

作品数:161 被引量:2,143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糖尿
  • 20篇糖尿病
  • 17篇慢性病
  • 15篇血压
  • 15篇患病
  • 14篇高血压
  • 13篇患病率
  • 12篇肿瘤
  • 10篇流行病
  • 10篇健康
  • 10篇成年人
  • 9篇死亡率
  • 9篇中学生
  • 9篇流行病学
  • 9篇肥胖
  • 8篇血脂
  • 8篇恶性
  • 8篇恶性肿瘤
  • 7篇血脂异常
  • 6篇代谢

机构

  • 123篇浙江省疾病预...
  • 8篇宁波大学
  • 7篇温州医学院附...
  • 5篇北京大学
  • 5篇牛津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桐乡市疾病预...
  • 3篇宁波市疾病预...
  • 3篇浙江省卫生厅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富阳市疾病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嘉善县疾病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0篇胡如英
  • 100篇俞敏
  • 77篇龚巍巍
  • 63篇王浩
  • 41篇钟节鸣
  • 36篇潘劲
  • 35篇何青芳
  • 32篇王立新
  • 23篇费方荣
  • 22篇张新卫
  • 21篇赵鸣
  • 21篇方乐
  • 20篇张洁
  • 18篇武海滨
  • 14篇苏丹婷
  • 13篇韩晓军
  • 12篇肖媛媛
  • 12篇梁明斌
  • 12篇陆凤
  • 11篇叶真

传媒

  • 26篇中华流行病学...
  • 23篇疾病监测
  • 1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1篇中国预防医学...
  • 8篇中国学校卫生
  • 6篇中华内分泌代...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肿瘤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伤害医学(电...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测定24小时尿液指标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24小时尿液指标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尿液采集模块、样本储存模块和指标检测模块;所述尿液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尿液的单一容器和用于采集尿液的便携式储尿袋,所述样本储存模块包括用于吸取尿液的吸管、用于存储...
梁明斌钟节鸣胡如英杜晓甫何青芳王立新方雨葭
浙江省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分析被引量:38
2016年
目的分析2014年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采用浙江省卫生监测区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监测与全死因监测数据,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构成、累积率、截缩率等;采用1982年中国标化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中标率和世标率)。结果2014年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48.80/10万(男性370.74/10万,女性326.51/10万),中标率为168.84/10万,世标率为217.23/10万,累积率(0~74岁人群)为24.66%,截缩率(35—64岁)为376.40/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34岁人群处于较低水平,从35岁后明显上升,50岁以后迅速上升,80-84岁组(1618.20/10万)达到高峰;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81.81/10万,中标率为185.15/10万,世标率为236.27/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330.23/10万,中标率为159.47/10万,世标率为206.29/10万。2014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9.08/10万(男性248.57/10万,女性128.72/10万),中标率为97.56/10万,世标率为135.54/10万,累积率为15.08%,截缩率为162.75/10万;死亡率从45岁组(92.29/10万)后上升明显,85岁组(2263.70/10万)达到高峰。农村地区死亡率(190.60/10万)高于城市地区(186.38/10万)。肺癌、大肠癌、甲状腺癌、胃癌、肝癌是浙江省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58.64%。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食管癌是威胁浙江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约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70.72%。结论2014年浙江省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大肠癌、甲状腺癌、胃癌、肝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居首位,且恶性肿瘤负担不断增加。
费方荣胡如英钟节鸣龚巍巍何青芳王浩潘劲武海滨王蒙俞敏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浙江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的现况分析被引量:58
2012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现患率,为进一步制定血脂异常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8周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测定其血脂情况。结果共有效调查成年居民17 437人,按年龄、性别和地区加权调整后,浙江省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9.19%(粗患病率为49.86%),其中男性(54.29%)高于女性(43.80%),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50.07%、49.33%和45.87%,血脂异常年轻化趋势明显。各类分型中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最高(42.28%),其中男性青年组患病率达51.70%;甘油三酯升高率(12.14%)与边缘升高率(10.94%)合计达23.08%;胆固醇边缘升高率(10.42%)是患病率(1.93%)的5.4倍。与2002年相比,浙江省血脂异常患病率有所增加,其中青年男性增加明显。调查发现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1.25%,青年人群呈现低知晓率、高患病率的特点。结论浙江省近半数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其中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主,患病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知晓率有待提高,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干预控制。
张新卫叶真周丹张洁王浩何青芳方乐赵鸣苏丹婷胡如英龚巍巍
关键词:血脂异常患病率知晓率
1990~200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2
2005年
目的 了解浙江省伤害死亡特征,为伤害预防和研究提供信息。方法 利用浙江省疾病监测点1990~2 0 0 3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 10进行伤害死因分类,分别比较各种伤害类别和外部原因的死亡率。结果 1990~2 0 0 3年浙江省农村、城市伤害死亡率分别为72 77/ 10万~84 4 7/ 10万、2 5 5 2 / 10万~5 0 4 9/ 10万,其中2 0 0 3年分别为84 4 7/ 10万、4 6 30 / 10万,农村高于城市;交通伤、坠落、自杀和溺水为伤害死亡的主要类别;14年间溺水、自杀死亡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坠落、交通伤死亡率出现上升趋势。非故意伤害死亡前三位原因,农村为交通伤、坠落、溺水,城市为坠落、交通伤、溺水;自杀的主要方式农村、城市分别为中毒、机械性窒息。农村男、女伤害死亡率分别为93 19/ 10万、5 4 2 5 / 10万,第一位死因分别为交通伤、中毒;城市男、女伤害死亡率分别为38 4 5 /10万、30 0 8/ 10万,第一位死因分别为交通伤、坠落;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亡率以老年人群为高。10岁以下无论城乡、男女死亡率最高均为溺水;10~5 5岁人群,城市男女性死亡率最高均是交通伤,农村男性为交通伤,女性为中毒;5 5岁以上人群,无论城乡、男女死亡率最高均为坠落。结论 1990~2 0 0
俞敏龚巍巍胡如英钟节鸣
关键词:死亡率流行病学
睡眠打鼾与浙江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关联的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打鼾与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方法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剔除调查时自报曾被医生诊断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卒中患者后,纳入分析30~79岁者共56728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打鼾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OR值。结果调查对象中,经常打鼾、偶尔打鼾和不打鼾的比例分别为24.55%、23.94%和51.51%。男性中的比例分别为32.40%、26.55%和41.05%;女性中的比例分别为19.00%、22.08%和58.92%。调整人口社会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睡眠时间、BMI和腰围等危险因素后,高血压患病风险随打鼾频率的增加而增加(P<0.001)。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者和偶尔打鼾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1.17(1.12~1.23)和1.12(1.07~1.18)。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与高血压的关联在男性和女性、已绝经女性和未绝经女性、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人群中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睡眠时打鼾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打鼾对高血压的影响在女性、中心性肥胖者和未绝经者中更明显。
谢开婿王春梅陈玲琍曹元沈盾胡如英王浩钟节鸣俞敏
关键词:打鼾高血压成年人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34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20余天入院。体格检查:体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正常。腹部CT示肿块呈低密度单发灶,边界清楚,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与增强的脾实质形成强烈对比,静脉期有较轻度不均匀增强。诊断:脾脏结节,提示肿瘤,不典型血管瘤待排,脾门区副脾(图1)。择期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林斐颛屠金夫胡如英杨继安蒋飞照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脾肿瘤病例报告
浙江省成年人群肥胖及体育锻炼等因素与糖尿病风险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肥胖与体育锻炼、静坐休闲时间、职业劳动强度联合对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0年浙江省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的17 437名≥18岁人群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不同肥胖程度与不同体育锻炼水平、静坐休闲时间、职业劳动强度下各亚组人群糖尿病患病和IGR风险.结果 在同一静坐休闲时间组,按BMI标准的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及低体重组的2.52~2.75倍,按WC标准的过度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2.09 ~ 3.71倍;在同一职业劳动强度组,按BMI标准的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及低体重组的2.19 ~ 5.98倍,按WC标准的过度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3.10~6.25倍.肥胖与体育锻炼强度联合分析发现,在按BMI分组分析时,无体育锻炼者中,肥胖组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及低体重组的3.21倍,但在体育锻炼者中未观察到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随BMI增长而增加的规律,也未观察到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影响的规律.在按WC分组分析时,3个锻炼水平下均可见肥胖程度越高,糖尿病患病风险越大,同一锻炼水平下,过度肥胖组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1.68 ~ 4.23倍.结论 与增加体育锻炼、减少静坐时间相比,控制BMI和WC对糖尿病的预防更加重要;在考虑体育锻炼水平时,WC是比BMI更好的糖尿病和IGR的预测指标.
苏丹婷张洁王浩何青芳梁明斌陆凤王立新赵鸣方乐肖媛媛胡如英俞敏
关键词:肥胖糖尿病体育锻炼
2004年浙江省车祸死亡及交通行为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车祸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和人群交通行为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系统2004年资料,采用ICD-10的编码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结果车祸死亡率为19.49/10万,居伤害死因的首位,农村车祸死亡率高于城市0.56倍,男性高于女性1.80倍,55.98%死亡病例集中在青壮年,学生人群的车祸死亡占其总死亡的比重较高。9种车祸死亡类型中,位居首位的是人-车碰撞造成行人死亡。减寿最为严重的车祸死亡者,城市为行人,农村为骑(乘)摩托车人员。调查前30d,分别有11.30%、11.26%、12.78%的人有酒后驾车史、疲劳驾车(3h以上)史和无证驾驶史,有36.22%的人驾(乘)摩托车未佩带头盔,有26.33%的行人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历。结论应加强对全民,特别是青壮年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人群的交通安全意识。
胡如英俞敏龚巍巍王浩
关键词:车祸死亡率交通行为减寿年数
浙江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浙江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模式与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2年浙江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以代谢当量为基础对多阶段整群随机抽取3226名成年居民的体力活动现状进行测算分析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低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分别占成年居民周体力活动总量52.13%、47.87%,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来源依次为职业、家务、休闲活动和交通出行,分别占56.41%、20.07%、13.57%和9.95%;居民周体力活动总量与周中高强度体力活动量在城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家庭收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总体已呈现低强度主体模式,职业劳动仍是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主要来源;城市、年龄35岁以下、女性、无配偶、高学历、高收入居民应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张洁俞敏陈雅萍钟节鸣何青芳胡如英龚巍巍
关键词:影响因素代谢当量
2005-2010年浙江省胃癌生存率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浙江省人群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为胃癌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浙江省卫生监测区26536例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12年12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Hakulinen法计算累积期望生存率,Hakulinen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生存率间比较。结果胃癌患者的1、3、5年OSR分别为58.51%、39.07%和33.08%,1、3、5年相对生存率(RSR)分别为60.24%、42.90%和39.03%。其中男性患者的1、3、5年RSR分别为60.49%、42.88%和38.76%,女性1、3、5年RSR分别为59.65%、42.96%和3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胃癌患者的5年OSR和RSR分别为39.15%和46.30%,农村地区胃癌患者的5年OSR和RSR分别为30.81%和3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的5年RSR分析显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RSR逐年下降,15~44岁组患者的RSR高于〉t45岁各年龄组。结论浙江省胃癌患者生存率较低,应加强肿瘤防治工作;城市地区胃癌患者的预后优于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应向农村地区倾斜。
龚巍巍罗胜兰胡如英王浩潘劲费方荣武海滨俞敏
关键词:胃肿瘤存活率流行病学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