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连福
- 作品数:22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顺序硬脑膜剪开术治疗脑挫裂伤伴脑疝10例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和顺序硬脑膜剪开术在特重型双侧广泛脑挫裂伤伴脑疝中的联合应用。方法对10例特重型双侧广泛脑挫裂伤伴脑疝的患者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硬脑膜顺序剪开,逐渐彻底减压。结果术中1例发生急性脑膨出,经切除额颞极后,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瞳孔变化,恢复正常8例,部分恢复1例,无变化1例。术后6个月按GOS标准,恢复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和顺序硬脑膜剪开逐渐彻底减压的联合应用,在特重型双侧广泛脑挫裂伤伴脑疝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 林友城严国凤胡慧华黄瑞宏肖连福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疝脑挫裂伤手术治疗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期9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微骨窗开颅外侧裂入路与常规骨瓣开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断比较,观察组恢复良好率和恢复不良率指标均较对照组优良,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选择微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方案比常规骨瓣开颅有着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远期日常生活能力更优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 周希汉肖连福黄陈铭李文生黄瑞宏陈昌勇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外侧裂
- 小儿创伤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儿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出院后均随访5个月~6个月,痊愈20例,遗留轻瘫1例。结论脑血管损伤、血管痉挛及血管解剖学因素是小儿创伤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好发于基底节区,CT或MRI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早期综合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预后良好。
- 肖连福黄瑞宏周希汉陈昌勇
- 关键词:脑梗死小儿创伤性
-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颅脑损伤所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颅脑损伤表现所掩盖,易被忽略。本文报道1例外伤性CVST。1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因车祸致头痛、呕吐2 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头颅CT平扫(图1A、1B)示:右额叶小点状高密度影,考虑脑挫裂伤,左侧枕部乳突区周边有少量积气,左侧枕骨骨折(骑跨横窦及乙状窦),
- 肖连福黄瑞宏陈昌勇
- 关键词:颅脑损伤静脉窦血栓形成
- 高压氧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Nestin表达影响的研究
-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后nestin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制作重型脑外伤模型,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外伤组;高压氧治疗组,各组再分成1d,3d...
- 林进平黄瑞宏周希汉陈昌勇黄陈铭李文生肖连福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巢蛋白神经保护
- 文献传递
- 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标志物的作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标志物的作用。方法将82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放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每组41例。单一放疗组采用常规术后放疗,联合化疗组在单一放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替莫唑胺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化疗组患者VEGF、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放疗组(P﹤0.01),CD8^(+)明显低于单一放疗组(P﹤0.01),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单一放疗组(P﹤0.01),KPS、QOL、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单一放疗组(P﹤0.01)。联合化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单一放疗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单一放疗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可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血清标志物水平。
- 黄陈铭宋施委黄瑞宏周希汉肖连福
- 关键词:替莫唑胺放疗脑胶质瘤血清标志物
- 可吸收内固定体在儿童颅脑损伤术中骨瓣复位固定的应用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体在儿童颅脑损伤术中骨瓣复位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9年3月行骨瓣复位固定的63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颅骨复位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研究组术中使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体(方头螺钉及直行骨板4孔)进行骨瓣复位固定;对照组术中使用2.0 mm接骨板及2.0 mm×5 mm钛钉进行骨瓣复位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颅骨塑形满意度、术后影像学检查的干扰及固定材料的吸收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颅骨塑形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CT、MRI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中无伪影干扰,对照组患儿术后CT、MRI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中明确有金属伪影干扰;研究组固定材料术后8~18个月均吸收,对照组金属接骨板术后随访均无吸收。结论儿童颅脑损伤手术中骨瓣复位固定应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体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塑形满意度与金属固定材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术后固定材料可完全吸收,对影像学检查无伪影干扰,避免终生携带金属异物,有利于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 黄陈铭周希汉黄瑞宏李文生肖连福林进平
- 关键词:儿童颅脑损伤骨瓣复位
-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损伤后的脑组织中巢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损伤后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外伤组、高压氧治疗组,各组再分为伤后1d、3d、7d、14d和21d五亚组(n=6);按改良的Feeney法制作重型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所有大鼠受伤脑组织中巢蛋白的表达。结果外伤后大鼠伤侧脑皮层中巢蛋白表达水平随伤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伤后14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受伤脑组织中巢蛋白的表达水平高压氧治疗各亚组均明显高于外伤各相应亚组(P<0.01),而外伤各亚组又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上调脑组织中巢蛋白表达可能与其对受伤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有关。
- 林进平黄瑞宏周希汉陈昌勇黄陈铭李文生肖连福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巢蛋白神经保护
- 改良翼点小骨窗经颞极-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改良翼点小骨窗经颞极-岛叶入路手术治疗。结果病人术后24h内清醒6例,术后1~3d清醒5例,术后3d~2周清醒2例,持续昏迷1例。术后6个月随防,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无死亡病例。左侧优势半球血肿病人6例,术后语音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改良翼点小骨窗经颞极-岛叶入路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林友城丁珊珊严国凤黄瑞宏黄陈铭李文生肖连福
- 关键词:手术入路
- 15例儿童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体会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方式、术中处理与术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15例行开放性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硬脑膜均有行广东冠昊生物可吸收人工硬脑膜行袋状缝合,回复骨瓣均用美国Blonet Microfixation公司2.0 mm接骨板及2.0×5 mm钛钉固定),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术中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经验。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11例恢复良好(73.3%),2例中度残疾(13.3%),1例重度残疾(6.7%),1例死亡(6.7%)。结论儿童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方式因根据术前及术中患儿颅内情况选择,若情况允许尽可能术中回复骨瓣对患儿恢复有利。
- 黄陈铭周希汉黄瑞宏李文生肖连福林进平
- 关键词:开放性颅脑损伤儿童手术方式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