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莉 作品数:24 被引量:18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产儿皮肤接触护理临床效果的荟萃分析 近年来,早产儿的发生率在增加,美国2005年早产儿的发生率(12.7%)已经较1990年(10.6%)上升了20%,早产儿的死亡风险是足月儿的3倍。目前的研究表明SSC有利于早产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有利于维持生后体温的稳定... 韩树萍 余章斌 徐业芹 翁莉 郭锡熔关键词:围产期医学 早产儿护理 皮肤接触 文献传递 新型棉被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013年 暖箱和辐射台在新生儿病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新生儿棉被因其传统有效的保暖效果,仍是新生儿科必不可少的保暖工具。新生儿棉被根据形状和款式的不同,大致分为方形被和T型被两种。针对方形棉被在新生儿哭闹时容易被蹬散影响保暖效果,旧式的T型面棉易造成新生儿颈部气道过度仰伸等问题, 翁莉 刘晓 周满 徐微 王楠 陈燕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棉被 保暖效果 新生儿病房 辐射台 一例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伴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被引量:7 2011年 胎粪吸人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主要是胎儿在宫内或出生过程中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引起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多发于足月儿、过期产儿,如患儿生后缺氧持续存在或程度较重,可使肺小动脉平滑肌增生或痉挛,导致出生后持续的胎儿循环、血液通过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发生右向左分流, 翁莉 韩树萍 余章斌 郭锡熔 钱杨秀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护理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3 2009年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流程。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导致新生儿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问题,检索有关文献,分析相关实例,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流程。结果实施干预后,新生儿留置针引起静脉炎总的发生率和Ⅱ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Ⅰ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预防前有所降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止静脉炎的责任意识,正确的穿刺部位、规范的操作流程、认真的临床观察及正确的封管是防止静脉炎发生的主要预防措施。 翁莉 韩树萍 余章斌 郭锡熔关键词: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68例堵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南京妇幼保健院2007-2009年开展的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PICC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PICC治疗中发生堵管6例,堵管发生率为8.8%,堵管过程中应用尿激酶进行溶解疏通,4例复通,2例无法再通拔管。结论通过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认为选择合适的导管,加强输液巡视,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方法,加强护士的管理等可有效预防PICC管道堵管的发生。 徐微 徐业芹 翁莉早产儿皮肤接触护理临床效果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评价早产儿皮肤接触护理(skin-to-skin contact,SSC)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4.2软件处理,从体温调节、呼吸和循环状况,母乳喂养,对操作性疼痛的缓解作用,精神运动功能发育。对母亲情绪的影响6个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体温调节、呼吸和循环状况方面,SSC组与常规护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母乳喂养、对操作性疼痛的缓解作用、精神运动功能发育、对母亲情绪的影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SSC是一种科学、有效、人性化的新生儿护理模式,但文献间研究指标相差较大,无法进行合并处理,需要进行按照相同的纳入标准和研究指标的多中心研究,增加结果的信度。 余章斌 韩树萍 徐业芹 翁莉关键词:早产儿 META分析 集束化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王楠 翁莉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集束化干预 “第12届国际母乳喂养与泌乳学术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7 2017年 第12届国际母乳喂养与泌乳学术论坛于2017年4月7至8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的9位母乳喂养领域专家,分享了涵盖母乳喂养的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母乳喂养等相关内容,会议共有来自多个国家的450位专业人士参加。近10年来,母乳喂养和泌乳研究和实践领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现,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而且也指出了母乳喂养和泌乳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翁莉 韩树萍关键词:母乳喂养 泌乳 学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人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探讨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应用不同人乳喂养评价指标评价人乳喂养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出生体重<1 500 g,出生后24 h内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1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的种类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捐赠人乳组、混合喂养组。应用量化评价指标母乳占比和母乳量评价不同喂养种类组、不同住院阶段人乳喂养现状。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Kappa检验和McNemar检验用于一致性检验。 结果:601例(男309例、女292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胎龄(29.3±1.9)周,出生体重1 260(1 115,1 400)g,其中6例(1.0%)整个住院期间未进行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组8例(1.3%),捐赠人乳组542例(90.2%),混合喂养组51例(8.5%)。住院1~7 d、8~14 d、15~28 d 3个阶段的母乳占比分别为73.6%(42.9%,86.7%)、97.5%(78.6%,100.0%)、99.3%(93.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414.95, P<0.01),两两比较提示住院1~7 d母乳占比低于8~14 d和15~28 d,为各阶段最低(调整后 P均<0.05)。住院1~7 d、8~14 d、15~28 d母乳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4.3,18.2)、59.1(26.5,93.5)、116.0(60.3,142.6)ml/(kg·d), H=759.75, P<0.01],两两比较提示住院1~7 d母乳量最低(调整后 P均 <0.05)。纯母乳喂养组、捐赠人乳组、混合喂养组住院期间母乳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2(40.0,117.2)、82.9(53.6,103.1)、55.7(16.6,97.5)ml/(kg·d), H=10.78, P=0.005]。母乳占比和母乳量2个评价指标一致性检验总符合率为0.703,McNemar检验 P>0.05, Kappa=0.408。 结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不高,其在住院1~7 d的母乳占比和母乳量低于8~14 d、15~28 d 2个阶段。量化评价指标母乳占比和母乳量的共同应用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的现状 张俊 李萌萌 余章斌 刘凤 刘蓓蓓 翁莉 陈小慧 韩树萍关键词:母乳喂养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互联网+”背景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护理”相关理念,总结了国内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完善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构建高效的“互联网+”BPD早产儿延续护理提供参考。 洪玲 翁莉关键词: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