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颈椎
  • 2篇手术
  • 2篇前路
  • 2篇颈前
  • 2篇颈前路
  • 2篇骨折
  • 1篇胸椎
  • 1篇胸椎黄韧带骨...
  • 1篇胸椎黄韧带骨...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异位性
  • 1篇植骨
  • 1篇植骨融合
  • 1篇植骨融合术
  • 1篇韧带

机构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米吉提
  • 5篇盛伟斌
  • 4篇华强
  • 4篇徐小雄
  • 4篇欧阳甲
  • 4篇艾尔肯沙德尔
  • 3篇盛军
  • 3篇宋兴华
  • 2篇程力
  • 1篇张克远
  • 1篇王宏伟
  • 1篇路继科
  • 1篇方国华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AO锁定钢板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评价颈前路锁定钢板 (CSL P)在颈前路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 2 3例颈脊髓病、颈椎创伤、肿瘤及结核患者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行 CSL P固定并分析其结果。结果:2 3例患者 ,切除椎体 48个 ,完成减压 71个间隙 ,平均 3个间隙。术后植骨稳定 ,早期活动。随访 6~ 16个月 ,平均 8.7个月。颈脊髓病患者术前平均 JOA评分 8.1分 ,术后 14.8分 ,恢复率为 75 .3% ,优良率为 87.5 %。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减压融合术后 ,ASIA分级平均提高 1.5级。 结论 :颈前路锁定钢板能保证植骨稳定 ,减少并发症 。
盛伟斌米吉提艾尔肯沙德尔华强徐小雄宋兴华盛军
关键词: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
CT椎间盘造影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7
1995年
73例临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了脊髓造影和CT椎间盘造影检查。手术治疗53例,其中突出45例51个间隙。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0%和92%。CT椎间盘造影影像能清晰显示突出物的大小、部位,硬膜囊神经根受压、造影剂充填、关节突退变情况。当其它辅助检查仍不能明确定性和定位诊断时,CT椎间盘造影可帮助确诊,尤其对L_5-S_1椎间盘突出意义更大。
欧阳甲方国华路继科韩开南米吉提
关键词:椎间盘造影椎间盘突出腰椎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9例颈椎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最初经后路复位内固定的2例患者,术后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恶化,经前路减压手术后缓解.另7例行前路减压、后路复位内固定及前路融合术.随访6~28个月,平均13.7个月.除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外,余病例脊髓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级.术后X线片复查,脱位椎体均获完全复位,骨性融合.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经颈椎X线片、MRI等检查,明确或排除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可能.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盛伟斌艾尔肯沙德尔欧阳甲华强米吉提徐小雄盛军
关键词:颈椎骨折椎间盘突出骨折脱位椎间盘脱出前后路联合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的动态MRI测量及意义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通过对颈椎间盘突出的动态MRI测量,了解突出椎间盘及椎管内软组织在颈椎过伸、中立、过屈三位置下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中立位MRI扫描发现颈椎间盘突出者,行过屈、过伸位扫描。测量三位置下硬膜囊前间隙、脊髓中矢径、硬膜囊中矢径、突出椎间盘大小及椎管/椎体矢径,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14例椎管、椎体比值小于0.75,占45.2%。31例颈椎间盘突出的硬膜囊、脊髓中矢径及突出的椎间盘大小在三位置变化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硬膜囊前间隙大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易患颈椎间盘突出,且好发于C4~C7节段,动态MRI可为治疗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前路非广泛减压植骨术提供帮助。
宋兴华欧阳甲王宏伟程力米吉提盛伟斌张克远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磁共振
颈前路加压螺丝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 9例急性齿状突骨折的患者 ,在透视监视下行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9例患者中 ,术后除 1例病人出现短暂左上肢无力外 ,余均获得了满意疗效。随访 11~ 4 2个月 ,平均 17个月 ,齿状突骨折愈合良好 ,无不稳定或假关节形成。结论 前路直接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重建环—枢复合体稳定性的同时 ,完全保留了其间的运动功能。
盛伟斌华强欧阳甲艾尔肯沙德尔米吉提徐小雄盛军
关键词:内固定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术后处理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28
2001年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特点及改良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1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异常(13例),下肢无力、行走困难(11例),锥体束征阳性(12例),括约肌功能障碍(10例)。经X线初步筛查,MRI联合CT或CTM证实手术切除黄韧带骨化灶41个节段。该病常见于中下胸椎,其中T894个节段,T91010个节段,T101111个节段,T11125个节段。经后路骨化灶头尾侧“开窗”,两侧“截桥”的整体“漂浮”技术,去除骨化的黄韧带。按JOA评分及Hirabayashi恢复率评价手术效果,术前JOA评分1~8分,平均4.1分。结果14例随访6~57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JOA评分5~11分,平均9.4分,恢复率为76.8%优良率85.6%。手术中平均失血370ml,手术时间175min,所有病例均恢复自主活动。结论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或CTM检查,是诊断黄韧带骨化症的重要手段,改良外科手术技术较为安全可靠,术后疗效满意。
盛伟斌艾尔肯沙德尔欧阳甲米吉提程力宋兴华徐小雄华强
关键词:异位性放射摄影术OLF少见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