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渭方

作品数:50 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脏
  • 10篇体外循环
  • 10篇外循环
  • 9篇综合征
  • 8篇术后
  • 7篇直视
  • 6篇X综合征
  • 5篇心脏直视
  • 5篇心脏直视术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预后
  • 5篇直视术
  • 5篇衰竭
  • 5篇冠状
  • 4篇动脉
  • 4篇心功能
  • 4篇胰岛素强化
  • 4篇胰岛素强化治...
  • 4篇呼吸衰竭

机构

  • 41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浙江医科大学
  • 4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0篇章渭方
  • 7篇王国彬
  • 7篇陈君柱
  • 6篇倪昀岚
  • 6篇蔡洪流
  • 5篇李恒栋
  • 5篇李惠
  • 4篇方雪玲
  • 3篇陈红娟
  • 3篇叶远玲
  • 3篇方俊君
  • 3篇方强
  • 3篇张芙荣
  • 3篇林静
  • 2篇郑良荣
  • 2篇钟晓琪
  • 2篇朱建华
  • 2篇朱建华
  • 2篇郑树森
  • 2篇王利宏

传媒

  • 6篇中华危重症医...
  • 4篇浙江医学
  • 2篇心电学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2004年浙...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
目的探讨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两例心肺联合移植术患者的分析,结合文献报道,阐述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胸膜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例患者均发生了气胸、血胸,一例患者还发生...
章渭方李恒栋蔡洪流余国伟
关键词:心肺联合移植术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各14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2 000 U.kg-1,C组以NS代替乌司他丁。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0),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1),再灌注1 h(T2),再灌注3 h(T3)和再灌注6 h(T4)测定血清IL-6和IL-8的浓度。结果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血浆IL-6I、L-8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T1后各时点2组血清IL-6I、L-8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C组比较,U组的IL-6I、L-8上升幅度明显较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心内直视手术患者IL-6和IL-8的释放。
叶玲军章渭方
关键词:体外循环乌司他丁心内直视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
X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观察被引量:3
1998年
为了解X综合征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观察8例X综合征患者和10例健康人心率变异有关指标。结果显示:患者R·R间期与正常人无差弹。而SDNN、SDANN、SDNNIndex、PNN_50、rMSSD等时域指标,LF、HF、LF/HF等频域指标均低于正常人。提示X综合征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不平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章渭方陈君柱管良水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心率变异X综合征冠心病
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被引量:84
2004年
章渭方陈爱君方雪玲蔡洪流李恒栋
关键词: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cute severe viral myocarditis,ASVMC)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严重、广泛的急性心肌损害,突出表现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该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诊断、治疗,预后凶险。本次研究将收治的14例ASVM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分析如下。
倪昀岚章渭方王国彬
关键词:急性重症心肌炎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损害病毒感染后心源性休克
再次肺移植研究进展
2012年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移植肺失功是肺移植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再次移植的预后并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再次肺移植得到进一步发展,合理选择再移植的适应证及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使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综述目前国际上再次肺移植的适应症及相关影响因素所做的研究。
李惠章渭方
关键词:肺移植影响因素
连接蛋白40和43表达在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社会成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各种病理机制促发的一种多因素疾病过程,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的增殖与迁移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中发挥主要的作用。这个过程是由循环血细胞和动脉壁内细胞间相互协同作用促发...
章渭方王利宏郑良荣张芙荣朱建华陈君柱
关键词:动脉粥样斑块主动脉壁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文献传递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人肝细胞株L02增殖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健康人肝细胞株L02的影响。方法以健康人肝细胞株L02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剂量rhTPO[对照组(0 U rhTPO)、低剂量组(150 U rhTPO)及高剂量组(750 U rhTPO)]处理L02细胞,观察各组L0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A组(0 U rhTPO)、B组(15 U rhTPO)、C组(150 U rhTPO)及D组(1500 U rh TPO)]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其磷酸化产物(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RK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L02细胞存活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43,P=0.016)。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7.9±4.0)%、(112.0±1.6)%、(100.0±2.5)%],且高剂量组细胞的存活率更高(P均<0.05)。各组L02细胞间ERK蛋白及ERK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40,P=0.392;F=0.437,P=0.733),而各组L02细胞间p-ERK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00,P<0.001),且B组、C组及D组细胞的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细胞(P均<0.05),而B组、C组及D组细胞p-ERK蛋白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hTPO可通过激活ERK促进L02细胞数量增殖。
俞丹丽蔡玲戚东升郑树森章渭方
关键词:细胞增殖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严重脓毒症患者伴发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66例分成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治疗原发病及积极控制感染,实验组患者于血小板下降的第1天给予rhTPO治疗,300 U·kg-1·d-1,皮下注射,当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停用,疗程一般不超过14 d。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即刻、治疗后1、2、3、5、7、9、14 d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例数、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体温下降至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影像学恢复时间、ICU治疗后28 d病死率及住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LT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仅血小板计数治疗后3、5 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6±19)×109/L vs.(42±18)×109/L,t=3.112,P<0.05;(67±22)×109/L vs.(54±21)×109/L,t=2.520,P<0.05],且实验组患者血小板输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35 vs.11/31,χ2=4.022,P=0.04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t=0.692,P<0.05)、体温下降至正常的时间(t=0.510,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t=0.262,P<0.05)、肺部影像系统恢复至正常时间(t=0.685,P<0.05)、28 d病死率(χ2=0.001,P<0.05)及ICU平均住院天数(t=0.637,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中没有观察到rhTPO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且经rhTPO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0.697,P<0.05)、ALT(t=0.478,P<0.05)、C反应蛋白(t=0.110,P<0.05)及总胆红素(t=1.634,P<0.05)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在传统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联合rhTPO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输注血
章渭方方君俊王国彬倪昀岚李惠龚仕金虞意华方堃舒伟峰潘孔寒林玲郑树森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脓毒症血小板减少
X综合征短暂ST段压低的临床特点
1998年
具有胸痛,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症侯群称为×综合征。虽然冠状动脉储备功能的下降在X综合征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理目前仅是推测性的。X综合征病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ST段压低的特性仍有争议,但心肌缺血已经被确认。现将我院收治的8例X综合征病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短暂ST段压低的情况作一分析。
章渭方陈君柱张哲胡新娥
关键词:X综合征动态心电图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