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玲
- 作品数:30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窦性心率震荡在扩张性心肌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部5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一般情况相似的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史的单纯室早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组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室早组及室早合并室速组,观察分析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两指标。结果①观察组T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O高于对照组(均P<0.05)。②观察组中的TS室早合并室速组低于室早组(P<0.05)。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HRT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合并VT者TS低于室早组(P<0.05);TS能较好的预测扩张性心肌病的预后。
- 章志玲周淑兰
-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心率震荡
- 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检查及治疗技术障碍分析和安全性评价
- 2010年
- 目的总结45例患者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及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分析存在的技术难点、相应解决办法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45例患者经桡动脉行CAG(男性3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5±10)岁,常规使用5F泰尔茂公司多功能导管,7例更换6F指引导管成功进行PCI,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6±7)岁。结果桡动脉穿刺不成功2例,桡动脉痉挛导致无法完成操作1例(5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途径成功率为93.3%(42/45),其中1例改为经肱动脉途径成功施行PCI,2例改为经股动脉途径完成CAG和PCI操作。结论老年患者采用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的一些潜在并发症的发生,但较经股动脉径路操作稍复杂,需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及器械选用策略。
- 胡云华王晓华汪鸿彬张明章志玲熊力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对36例正常人(NC组)和76例2型糖尿病人(DM组)的血浆Hcy、体重指数(BMI)、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和餐后2h血糖(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积分等分别进行测定;同时将76例2型糖尿病人根据Hcy水平分为Hcy增高组(Ⅰ组36例)和Hcy正常组(Ⅱ组40例)。结果(1)DM组与NC组比较:DM组Hcy、FPG、2hPG、HbA1C、收缩压(SBP)、IMT、斑块Crous积分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低于NC组(P<0.01)。(2)Ⅰ、Ⅱ和NC组间比较:3组之间年龄、BMI、TG、TC、HDL-c、LDL-c无统计学差异;Hcy在Ⅰ组高于Ⅱ组和NC组(均P<0.01);SBP、FPG、2hPG、HbA1c在Ⅰ、Ⅱ组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和NC组(均P<0.01),Ⅱ组又低于NC组(P<0.05);IMT、斑块Crous积分在Ⅰ组大于Ⅱ组和NC组(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血浆Hcy水平、年龄、收缩压呈负相关(分别r=0.48,P<0.01;r=0.27,P<0.05;r=0.26,P<0.05);斑块Crous积分与血浆Hcy、年龄呈正相关(分别r=0.56,P<0.05;r=0.3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Hcy血症;高Hcy血症可影响动脉硬化的各个阶段,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霍亚南冯利利周淑兰汪鸿彬张明章志玲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
- 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药心宝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率、异位心律数、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的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MSD)、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并比较中医症候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异位心律总数、各心率变异性指标、总心搏数、最快心率、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最慢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主要症状心悸、气短、头晕单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胸闷单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olter指导下,个体化心宝丸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较单药心宝丸能有效改善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临床症状。
- 章志玲彭文斌葛郁芝张明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率变异性慢-快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miR-350在腹主动脉缩窄大鼠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大鼠心肌组织miR-350在心肌肥厚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Trizol法提取心肌组织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的特异...
- 葛郁芝吴志婷章志玲潘淑娟王云霞刘秋玲张淑华
-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 章志玲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及其相关结合蛋白的浓度测定,研究IGF-1及其相关结合蛋白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4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并选取正常人群63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总IGF-1,游离IGF-1(Free IGF-1)、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IGFBP)-1,IGFBP-3浓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血清总IGF-1,Free IGF-1、IGFBP-1,IGFBP-3浓度差异。结果心功能Ⅳ级组血清总IGF-1,Free IGF-1,IGFBP-3浓度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Ⅲ级组血清总IGF-1,Free IGF-1,IGFBP-3浓度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GF-1浓度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变差而升高,说明IGF-1对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可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章志玲张明周淑兰吴小和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sTEMI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48小时后按NewYork心功能分级分为1-4组(1组:心功能1级;2组:心功能2级组;3组:心功能3级组;4组:心功能4级组)....
- 章志玲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6.3&#177;10.4)岁.选取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8.7&#177;11.1)岁.分别测定两组Hcy浓度、叶酸浓度及MTHF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两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分布及Hcy水平.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Hcy浓度为(18.74&#177;3.7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4&#177;5.11)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的叶酸浓度为(4.87&#177;3.1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1&#177;2.97)ng/ml(P<0.01).叶酸与Hcy浓度之间呈负相关性.AMI组患者的MTHFR基因TT纯合子组的血浆Hcy浓度为(19.74&#177;3.16)μmol/L,与CT杂合子(13.68&#177;3.94) μmol/L和CC纯合子(12.41&#177;1.54)μmol/L相比明显增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MI组TT纯合子的分布频率明显增高(36.67%比16.67%,P<0.05);并且AMI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58.33%比38.33%,P<0.05).结论 Hcy的血浆浓度与AMI的发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MTHFR基因的多态性与AMI易感性密切相关,MTHFR基因T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AMI的风险基因突变.
- 章志玲张明葛郁芝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MTHFR基因叶酸同型半胱氨酸
- 心电图在右冠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体表心电图探讨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及判断RCA是否为优势血管对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RCA为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CA近段病变的62例,RCA远段病变的22例。RCA近段病变患者中,STV4R抬高≥1 mm为56例,阳性率为90.3%,STV1-V2抬高≥2 mm的为52例,阳性率为83.9%。RCA远段病变的22例患者中,出现STV4R抬高≥1 mm的为0例,出现STV1-V2抬高≥2 mm的为1例,阳性率为4.5%。RCA优势型为56例,非RCA优势型为28例,RCA优势型的56例患者中,STV5-V6抬高≥1 mm为50例,阳性率为89.3%。非RCA优势型的28例患者中,STV5-V6抬高≥1 mm为0例。结论对于RCA病变所致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V4R抬高≥1 mm、STV1-V2抬高≥2 mm对RCA近段闭塞的识别有较大的价值,如同时合并有STV5-V6抬高≥1 mm,常提示患者为RCA优势型,其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
- 梅志亮章志玲周淑兰
-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