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瘤所致精神障碍一例
- 2010年
-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7岁,住院号:8899,因阵发性行为异常五个月人院。患者起病于五月前,当时未进食早餐,上午九点左右出现头昏,颜面部麻木。患者当时自感反应迟钝,无法完成精细工作,症状持续十分钟左右自行缓解,事后对发作过程能清晰回忆。其后患者曾有多次类似发作,但当时未加重视。近一个月来,患者发作次数越来越频,均在早上或下午晚餐前发作,发作时先出现头昏,视物成双,全身冒冷汗,之后表现活动迟钝,甚至有时候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眼球上翻等症状,发作时均无跌倒,无口舌咬伤,无大小便失禁,
- 潘惠祝敬溪杨忠赵焕华
- 关键词:致精神障碍胰岛素瘤症状持续性行为异常面部麻木反应迟钝
- 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将71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35例)和阿普唑仑组(36例),治疗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与阿普唑仑组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阿普唑仑组。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祝敬溪魏英谭文忠赵胜军赵彩云
-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西酞普兰阿普唑仑
- 阿立哌唑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阿立哌唑组28例,给予阿立哌唑起始剂量10mg·d-1,最大剂量30mg·d-1,平均剂量(28.5±4.50)mg·d-1;碳酸锂组31例,碳酸锂起始剂量0.5g·d-1,最大剂量1.5g·d-1,平均剂量(1.18±0.21)g·d-1;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30例,给予阿立哌唑起始剂量、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同阿立哌唑组,碳酸锂起始剂量、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为同碳酸锂组。3组均6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3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各检测1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锂浓度、血脂及脑电图等,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碳酸锂组、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治疗后各时间段(1、2、4及6周末)的BRMS、CG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治疗2、4及6周末的BRMS、CGI评分均低于阿立哌唑组和碳酸锂组(均P<0.0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75.0%,碳酸锂组总有效率为77.4%,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总有效率为90.0%。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和碳酸锂组(均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治疗前后3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脑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阿立哌唑单药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总有效率均优于阿立哌唑和碳酸锂单药治疗。
- 祝敬溪瞿颖莹许建君魏英顾冬云
- 关键词:阿立哌唑碳酸锂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杨忠宋静波祝敬溪谭文钟许建君赵胜军顾冬云马建玉时云文杨小磊
- 关键词:抑郁症无抽搐电休克文拉法辛
-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非精神病性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合并不同时间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非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随机分为四组的患者中完成1年随访的有99例,分别为单用氟西汀组(27例)、合并奥氮平1~2月组(28例)、合并奥氮平4~6月组(29例),合并奥氮平12月组(15例)。对入组的四组患者分别评定HAMD、SDSS、体重、年收入等,在完成1年随访后再次评定HAMD、体重、TESS及1年内的收入、工作时间、复发数、治疗费用等。以HAMD总分减分数和痊愈率评定疗效、以TESS和体重评定不良反应,以工作时间、年收入、治疗费用等评定卫生经济学价值。结果四组均较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合并奥氮平4~6月组和12月组较单用氟西汀组和合并1~2月组改善更明显。四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合并各组的体重均较单用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年收入、工作时间和复发数上,合并奥氮平4~6月组和12月组要优于单用氟西汀组和合并1~2月组。合并4~6月组的治疗费用少于合并12月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非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而合并奥氮平的时间以4~6个月为佳。
- 方建忠李鸣张祥辛杨忠梅其一晏云兴张祝生祝敬溪宋静波施薇华潘惠
-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奥氮平氟西汀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老年抑郁症的疗性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评定并比较两组疗效及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研究组的HAMD-17总评分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2周后,两组HAMD-17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HAMD-17和SCL-90躯体化因子总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效,但其安全性等同。
- 祝敬溪瞿颖莹张喆陆丹张霞波陈明良
-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氨磺必利老年抑郁症
-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79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糖、血脂情况检验,并同时调查相关因素。结果:79例患者中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7.7%,脂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0.8%。患者血糖和年龄呈正相关,血脂异常程度和病程呈负相关。结论:应该重视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情况,定期监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 周联军杨忠李正华赵彩云祝敬溪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2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6个月。结果有20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2个月后,患者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均有明显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之后的6个月内仍然有持续性的改善。体重指数(BMI)在6个月内虽然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的代谢综合征症状。
- 杨忠周联军尹建兵祝敬溪赵彩云谢年秀谭文钟顾冬云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
- 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 2006年
-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治疗4周。采用Ham 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小。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 祝敬溪
-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西酞普兰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象为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6个月、病程>5年的患者。年龄≥18岁,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 杨忠周联军尹建兵祝敬溪赵彩云谢年秀谭文钟顾冬云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