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卫民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形臂透视引导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分别采用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去神经化治疗和封闭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各30例,脊神经...
- 徐卫星丁伟国卢笛王健吴震祝卫民张春
- 关键词:腰痛有效性安全性
- 经椎弓根DBM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DBM(脱钙骨基质)植骨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椎弓根植入DBM人工骨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TPG+SSPI)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7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坠落伤33例,其它伤7例;损伤节段:胸12(T12)23例,腰1(L1)25例,腰2(L2)9例。骨折按Denis分型:A型15例,B型36例,C型6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X线及CT检查,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的伤椎的高度,X线片测量Cobb角、VAS评分和Greenough腰痛评分。结果 5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5分钟;平均出血330mL。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VAS疼痛评分由术前(5.1±4.2)分降至末次随访(2.1±0.3)分;Greenough评分由术前(12.8±9.1)分升至末次随访(59.6±10.5)分;临床疗效按照Greenough腰痛评分法评价,优良37例、好5例、一般13例、差2例,优良率为96.5%。结论经椎弓根植入DBM人工骨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稳定型椎体爆裂性骨折,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迟发性神经损伤以及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失效现象,近期疗效满意。
- 王健徐卫星祝卫民张晓文童培建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脱钙骨基质
- 空心钉内固定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骨折(附15例报告)
- 距骨骨折多由严重外伤引起,其并发症多,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因此迅速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并进行有效内固定,同时采用带跗外侧血管蒂骰骨瓣移植骨折端,可以预防和减少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及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2001年6...
- 徐卫星张春祝卫民王建
- 关键词:空心钉内固定骨瓣移植
- 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和其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9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男59例,女35例;年龄20~63岁,平均36.8岁。骨折按Denis分型:A型17例,B型32例,C型6例,D型24例,E型15例。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23例,D级38例,E级26例。其中42例选择后路手术复位、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8例同时行后外侧植骨;36例选择前路手术减压、植骨,TSRH钉棒系统内固定16例,Zeplate钢板固定20例;16例因三柱严重损伤骨折块明显突入椎管并且压迫脊髓行Ⅰ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术,8例同时行前路钉棒、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52个月,平均22.8个月。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手术均获得较好的疗效,Cobb角由术前的(25.00±5.50)°矫正至术后(4.20±1.80)°,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分别从术前(50.80±2.82)%恢复至(94.85±1.80)%及(79.30±3.08)%恢复至(98.20±1.40)%,CT显示椎管狭窄率从术前(33.10±1.40)%恢复至(6.70±1.50)%。矢状面的畸形矫正,随访中无明显的后凸角丢失和高度丢失。无内固定松动和钛网移位。除1例ASIA功能评定为A级的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恢复至B级2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6例、E级7例;D级恢复至E级38例。结论:只要术前病情判断准确,手术方式选择合理,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手术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决定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选择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对有不完全神经功能操作且影像学检查证实压迫来自椎管前方者,通常需要前路减压;对有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破坏者,通常需要后路手术;对两种损伤均存在者通常需要前后路联合手术。
- 徐卫星徐荣明蒋伟宇丁伟国祝卫民张春王健卢笛
-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融合术骨移植
- 踝部骨折弹力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2005年
- 俞索静陈有光祝卫民
- 关键词:踝部骨折外固定方法中医伤科中医正骨石膏绷带杉树皮
- 骶骨斜坡位影像学监测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应用传统影像学监测技术结合骶骨斜坡位影像学监测进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临床研究、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价. 方法经术前牵引复位及肠道准备后,以C形臂X线机在骨盆入口位、出口位及骶骨斜坡位影像学监测下对37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行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30.8岁. 结果 37例均获随访,时间4~23个月,平均9.8个月.其中基本解剖复位28例,7例遗留2 mm冠状面移位,2例残余移位5 mm.无医源性神经血管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根据Majeed疗效评估标准,优良率95%.结论 结合骶骨斜坡位的影像学监测技术,可提高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安全性,简化操作程序,缩短操作时间.
- 高志朝王梅张妙林张春祝卫民
- 关键词:骨盆
- C臂透视引导下注射型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研究C臂透视引导下注射型针刀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及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5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90例,其中C臂透视引导下注射型针刀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及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30例,C臂透视引导下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30例,C臂透视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30例;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6月进行评分。结果: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指标体系》进行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776>0.05);治疗后1周和1个月的评分显示注射型针刀组疗效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治疗后6月的评分显示注射型针刀组的疗效虽也有下降,但仍优于单纯阻滞组和单纯针刀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采用C臂透视引导下注射型针刀颈后侧入路椎旁神经阻滞及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松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单纯阻滞治疗和针刀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 卢笛徐卫星丁伟国朱华东郭峭峰马苟平祝卫民
- 关键词:C臂透视针刀椎旁神经阻滞神经根型颈椎病
- 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法 2005年3月至2011年8月以来,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80例102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天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2~3天后下床活动。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金天格胶囊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吴震张春卢笛王健祝卫民
- 关键词:骨质疏松金天格胶囊脊柱骨折脊椎穿刺
- 后路单节段侧前方减压前柱重建术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单节段侧前方减压前柱重建术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09年8月采用经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单间隙侧前方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重建前柱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3~50岁,平均35.6岁。骨折累及节段:T126例,L,11例,L2 3例,L1 1例。术前椎管占位率平均62.5%,所有患者惟体前中柱压缩均≤50%,CT平扫示椎体下份及下终板骨结构正常。通过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X线、CT片及神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植骨融合、神经功能恢复、矫正丢失、腰椎活动情况及相邻椎间盘退变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5~3.2h,平均2.1h。出血量350—1000ml,平均580ml。21例患者术后均获4~26个月(平均10.3个月)随访。椎体问融合时间约4tv6个月,随访中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断钉、断棒或内置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神经功能均有1~2级改善。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后路小切口单节段侧前方减压前柱重建术具有操作安全简便、手术创伤小、融合节段少、术后康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高志朝王梅张妙林孟永俊祝卫民张春
- 关键词:腰椎
- 枢椎泪滴样骨折形成机制和手术方案选择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枢椎泪滴样骨折的形成机制,观察根据骨折分型采取前后路不同的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5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13例枢椎泪滴样骨折,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8-55岁,平均35.5岁。其中4例合并颈髓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C级1例,D级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坠落伤2例。人院后均行颈椎正侧位、张口位X线片和螺旋CT矢状位重建及MRI检查。根据损伤机制进行临床分型,伸直型10例采用颌下咽后入路行C:.,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屈曲型3例采用后路C2.3椎板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或C,侧块)内固定,并对分型后的手术方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3例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暴露和有效复位内固定,前路平均手术时间77min,后路平均手术时间125min,无手术副损伤。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4个月复查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3例ASIAD级患者术后1.5个月、1例ASIAC级患者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根据枢椎泪滴样形成机制为依据制订针对性手术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 高志朝王梅祝卫民孟永俊张妙林王健徐卫星
- 关键词:脊柱骨折枢椎骨折固定术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