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瞿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结节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影像
  • 3篇肾脏
  • 3篇CT
  • 3篇穿刺
  • 2篇动脉
  • 2篇血管炎
  • 2篇右肾
  • 2篇右肾结石
  • 2篇原始神经外胚...
  • 2篇原始神经外胚...
  • 2篇胀痛
  • 2篇神经外胚层
  • 2篇神经外胚层瘤
  • 2篇肾结石
  • 2篇胚层
  • 2篇肿瘤

机构

  • 17篇杭州市中医院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4篇瞿华
  • 17篇崔凤
  • 4篇方卫英
  • 3篇乐先杰
  • 3篇纪建松
  • 3篇钟琦
  • 2篇杨勇
  • 2篇杨勇
  • 2篇邓国辉
  • 2篇张峭巍
  • 2篇叶斌
  • 1篇岳家世
  • 1篇张来
  • 1篇来晓春
  • 1篇章士正
  • 1篇任红
  • 1篇曹佑军
  • 1篇徐敏
  • 1篇赵宏利
  • 1篇任宏

传媒

  • 7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的胃恶性肿瘤患者4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胃腺癌38例,胃淋巴瘤10例。另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MRI(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弥散敏感因子b值取0,800)。利用计算机软件直接测量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值及ADC值,取其平均值。同样的方法获得对照组胃壁的ADC值,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常规MRI胃恶性肿瘤检出敏感性为91.7%(44/48);DWI成像检出的敏感性为100%(48/48);DWI病灶部位信号强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胃恶性肿瘤平均信号强度值为345.33±170.10,正常胃壁平均信号强度值为149.80±36.24;在b值为800s/mm2时,胃恶性肿瘤平均ADC值是(0.87±0.11)×10-3 mm2/s,正常胃壁平均ADC值是(1.79±0.11)×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患者平均ADC值是(0.83±0.07)×10-3 mm2/s,胃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是(1.03±0.07)×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瞿华崔凤方卫英徐鹏鹏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CT-FFR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联合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CT angiography 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11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就诊并行CCTA检查的86例患者,根据测量的CT-FFR值将其分为缺血组(CT-FFR≤0.80,45例)与非缺血组(CT-FFR>0.80,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斑块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缺血组患者的糖尿病占比显著高于非缺血组(P<0.05)。共有150支冠状动脉显示有斑块,斑块最常见部位为左前降支(114个)。对212个斑块进行分析,其中缺血组68个斑块,非缺血组144个斑块。非缺血组钙化斑块占比显著高于缺血组(P<0.05);缺血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体积、脂类成分占比、纤维脂类成分体积均显著大于非缺血组,斑块纤维成分体积显著小于非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腔狭窄程度(OR=1.054,P=0.026)和斑块体积(OR=1.027,P=0.048)均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的影响因素。结论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体积均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可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徐敏瞿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心肌缺血血流储备分数
胃肝样腺癌CT影像特征及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肝样腺癌是一种原发性恶性肿瘤,最常见于胃,称为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殊类型胃癌。在病理上可见肝细胞癌分化区和腺癌分化区,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该病首次于1985年由Ishikura命名[1],查阅近5年国外文献,70%为个案报道。国内文献中,赵荣飞等[2]分析了24例HAS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文章指出由于该病少见,诊断依靠病理学,目前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发病率低,影像诊断经验缺乏,常导致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AS,其中有8例术前由于经验缺乏而误诊为其他病变,误诊率近50%,可见影像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
严志强贺文广瞿华崔凤
关键词:肝样腺癌CT影像特征甲胎蛋白误诊
结节性硬化的影像诊断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分析结节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结节性硬化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作文献复习。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8岁;其中3例有轻度的智力障碍,1例有阵发性抽搐;3例有典型的面部皮脂腺瘤及/或腰骶部颗粒斑。结果:7例病人头颅CT扫描都有不同程度的脑室室管膜下及脑皮层、脑白质的钙化结节;头颅MRI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室壁呈波浪状改变,其中1例可见巨细胞星形细胞瘤;6例可见双肾多发错构瘤,1例可见肝脏错构瘤。结论: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及MRI在结节性硬化中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瞿华张峭巍纪建松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Hook-wire及弹簧圈定位技术在肺磨玻璃样结节术前定位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弹簧圈与hook-wire两种定位方式在胸腔镜肺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以磨玻璃样结节(GGO)为主的胸腔镜肺切除术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35例单发GGO定位情况Hook-wire组(17例)与弹簧圈组(18例).比较分析两者的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T扫描次数、手术切除时间及病理类型等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节位置、结节大小、结节距胸膜最短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Hook-wire与弹簧圈定位在穿刺定位时间、扫描次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定位后,GGO切除成功率100%.结论 VATS肺切除术前使用Hook-wire及弹簧圈定位安全、有效,病灶距离胸膜最短距离>10mm者,Hook-wire比弹簧圈定位更具优势.
谢柏胜杨勇崔凤瞿华王军鲁伟
CT导向下125I粒子瘤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7年5月间3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根据CT图像及TPS治疗计划系统计算靶病灶植入粒子数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分次植入125I粒子.治疗后定期复查CT,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肿瘤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7例,无变化(NC)4例,进展(PD)1例,1、3、6、12个月随访,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7.1%、80.6%、80.6%、83.9%.其中的24例肺癌患者, CR 5例,PR 16例,总有效率87.5%.31例患者中,并发症主要包括术中气胸6例、咳血4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安全,具有肯定的近期疗效及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
瞿华黄挺张建刚钟琦石徐
关键词:恶性实体肿瘤经皮穿刺
肺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放射科接受诊疗确诊的周围型肺癌625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18.0软件经行统计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5例患者穿刺后发生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3.36%;周围型肺癌患者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78.40%,腺鳞癌和鳞癌分别占9.28%和5.28%;肺穿刺活检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感染;病灶直径≤2cm、进针深度>3cm、穿刺针数≥3针、操作者经验不足等因素与发生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肺穿刺术中常见并发症有咯血、气胸和感染,与病灶直径、进针深度、穿刺针数、操作者经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
方卫英瞿华崔凤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CT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DWI扫描(弥散敏感因子b值取800)。利用计算机软件直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信号强度值,取其平均值。同样的方法获得对照组胃壁的ADC值及信号强度值。采用常规MRI扫描及DWI扫描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病变部位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常规MR胃癌检出敏感性为92%(35/38);DWI成像胃癌原发病灶检出的敏感性为100%(38/38)。DWI上病灶部位信号强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胃癌病灶平均信号强度值为(335.36±172.20),正常组胃壁平均信号强度值为(148.10±39.34);在b值为800时,胃癌患者病灶平均 ADC值是(0.93±0.07)215;10-3mm2/s,正常胃壁平均 ADC值是(1.78±0.08)215;10-3mm2/s,肿瘤组织ADC值明显小于正常胃壁组织;胃癌与正常胃壁的平均信号强度值及ADC值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ADC值在胃癌的正确诊断中具有较明显的应用价值。
瞿华崔凤曹佑军方卫英石徐
关键词:胃癌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
16层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浸润程度的评价
2005年
瞿华崔凤郝亮岳家世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16层螺旋CT螺旋CT平扫多层螺旋CT
中药联合情志疗法在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心理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妊娠12周内出现阴道流血和/或腰痛、腹痛,无妊娠物排出,且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称为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中约有25%具有先兆流产症状,其中将近一半最终以流产告终~[1],除了染色体异常、生殖道解剖异常、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疾病与流产、免疫因素、血栓前状态等~[2]流产因素外,
马景张来何嘉琳章勤赵宏利陈赟瞿华
关键词:先兆流产心理障碍情志疗法SCL-90量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