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彩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HHV-6和VEGF-C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的关系,初步探讨HHV-6感染与VEGF-C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组织中HHV-6和VEGF-C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HHV-6和VEGF-C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口腔组织(P<0.05);在相同口腔鳞癌组织中HHV-6与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P<0.001);口腔鳞癌组织中HHV-6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口腔鳞癌的发生与HHV-6的感染有关,其感染可能引起VEGF-C的高表达。 田彩平 李波 王芳 姚伯程 张莉芹关键词:HHV-6 VEGF-C 口腔鳞癌组织 实时定量PCR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2020年 细胞上的表面膜蛋白能够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以及调控细胞生理活动,膜蛋白种类及表达水平均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ell⁃SELEX是将完整活细胞作为筛选靶标,其最大的优点是在筛选过程中能够同时以多种呈天然构象的膜蛋白为靶标分子,不需要预先了解细胞表面蛋白种类及其表达水平,特别适用于肿瘤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筛选,为药物筛选、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和基础医学研究等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肿瘤诊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对Cell⁃SELEX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对恶性肿瘤的分子诊断、个体化治疗研究提供帮助。 田彩平 廖世奇 孙敬阳 王维君 许金苓 杨碎胜关键词:核酸适配体 肿瘤 肝癌不同靶标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9年 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筛选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分子识别探针对肝癌的早期诊断、预警、转移和疗效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体外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获得的核酸适配体,能够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地与多种靶标(包括小分子、蛋白质、细胞、组织、微生物等)结合,为肝癌的特异识别、早期诊断、病理分型提供了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阐述以肝癌细胞系、肝癌血清、临床肝癌组织为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研究进展。 袁红霞 王维君 田彩平 毛爱红 何科基 廖世奇关键词:核酸适配体 肝癌 炎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甘肃汉族人群中炎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弥漫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方法检测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结果:IL-1RA的rs4251961位点CC纯合子基因型携带者与患DLBCL风险有关(以TT为参照,CC基因型的OR为0.83,95%CI=0.697-0.997,P<0.05),但与T等位基因相比,C等位基因与DLBCL风险升高显著相关(OR=8.83,95%CI=1.909-40.813,P<0.01)。结论:IL-1RA的rs4251961位点的次等位基因C与DLBCL的易患性显著相关。 田彩平 廖世奇 袁红霞 姚伯程 王芳关键词:DLBCL HRM 基因多态性 改良McAb-A-E直接法细胞计数误差研究 姚伯程 杨莉芬 杜兰祥 王世婷 王怡云 魏敏 马瑾 田彩平 魏政丽 袁红霞 狄淑芳 任务来源: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自选课题。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改良McAb-A-E花环(改良单克隆抗体SPA红细胞花环)法是检验人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的方法,为...关键词:关键词:疾病诊断 血液学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HV-6,VEGF-C与CD44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 2015年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VEGF-C与CD44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21例癌前病变及26例正常对照组组织中HHV-6、VEGF-C与CD44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组织中VEGF-C检出率分别为0、85.7%、90%,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HHV-6检出率分别为0、85.7%、87.5%,3组间HHV-6检出率逐渐提高趋势,组间比较提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5)。CD44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57.1%、12.5%,随着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前病变至鳞状细胞癌呈现表达逐渐下降之势,组间比较提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5)。同时研究表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VEGF-C和HHV-6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而CD44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HHV-6感染、VEGF-C过度表达和CD44的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并癌变的过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HHV-6感染和VEGF-C过度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马世红 张莉芹 李晓琴 田彩平 刘勤江关键词:人类疱疹病毒6型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颈淋巴结转移 microRNA在预测乳腺癌耐药性中的意义 2022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致死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microRNA是一种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细胞增殖、自噬、基因组稳定性、凋亡等多个细胞过程中起着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microRNA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microRNA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预测乳腺癌耐药性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荆晓 田彩平关键词:乳腺癌 MICRORNA 生物标志物 耐药 浅谈Paralemmin-1在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 2013年 Paralemmin-1是一种磷蛋白,锚定在细胞质膜的表面,它在细胞质膜的表达以及某些程度上的翻译后修饰具有组织发育的特异性。本文讨论Paralemmin-1在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表明paralemmin-1在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是不同的,因此可以作为肿瘤分子标记被研究开发,对提高肿瘤诊断水平和提供治疗靶标具有重要意义。 田彩平 马佰菁 王芳 廖世奇浅谈影印培养法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从传统影印培养法,改良的影印培养法等方面来浅谈该技术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主要探讨了传统与改良影印培养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田彩平 王芳 姚伯程 魏政丽关键词:生物实验 一种高效表达大豆过氧化物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表达大豆过氧化物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该方法是指先从大豆根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总mRNA的cDNA,用<I>sbp</I>基因特征引物,PCR扩增获得<I>sbp</I>基因并测定其序... 王黎 曾家豫 廖世奇 袁红霞 毛爱红 马瑾 田彩平 魏政丽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