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吸收胶原生物材料封阻穿刺口两侧血管壁与人工止血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 刘云兵吴屹罗彩东赵亮王羽
- 关键词:胶原生物相容性材料
- 214例地震伤患者的血纤维蛋白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地震伤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14日~2008年5月17日,对收治的214例不同程度地震伤患者按T-RTS评分标准分为3组,分别测定每组每一位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结果:各T-TRS评分组患者纤维蛋白原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评分越低纤维蛋白原阳性率越高,且纤维蛋白原值越高。结论:纤维蛋白原作为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其阳性率及升高值与地震伤程度有关。
- 梁效功王羽吴华新
- 关键词:地震伤纤维蛋白原
- 四川地震疾病谱对医学救援的意义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的疾病谱对指导医学救援的意义。方法按WHO灾难医学救援疾病分类法分为五大类疾病,依据四川汶川地震医院救治中的数据分析灾后1~14d疾病谱及其变化规律。结果灾后7d内,以外伤/伤口类疾病为主(74.1%~98.6%)。7d后,其他类内科疾病明显上升(44.3%~75.0%),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率较高,急性肠炎13例,未有出血性肠炎病例。骨折中以下肢骨折发生率最高(31.1%),颅骨骨折发生率为9.3%。38例死亡病例中,29例有单纯或合并颅骨骨折。结论①灾后7d内,以外伤/伤口类疾病为主,死亡主要集中于此期,故抢救生命是首要目标。②灾后7d后,各类疾病均有较高发生率,此期需要大量医疗资源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上呼吸道和肠道感染,防治传染病暴发流行。③单纯或合并颅骨骨折的死亡率高,此类患者需要早期分检和重点救治。
- 刘纪宁王羽刘云兵刘启榆
- 关键词:地震灾难医学救援
- 地震灾区绵阳市中心医院抗震救治应急模式研究
- 王东王羽陈立冯琦刘云鲜于剑波唐建中徐卫云王鸿智谢步东李晓琳刘云兵喻明成林波夏敏张再伟
- 简要技术说明: 1、以各级医疗机构为单元,实行非战争时期阵地医院管理,产生了地震重灾区绵阳中心医院“4-4-4”医疗救治模式: 根据山区特点和转运要求等实地情况分别使用一级转运、二级转运、三级转运、四级转运,最大限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灾区
-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微量蛋白尿的自然变化规律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微量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的自然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对连续入选的602例胸痛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于住院当日、第3天和第7天检查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大于或等于300μg/mg定义为MA阳性。同时检查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结果 AMI后MA呈动态变化,心肌梗死后当天即开始升高,第3天达峰,第7天时下降。三个时间点MA阳性率分别为35.9%、50.8%和15.8%。MA的水平和心肌梗死的面积明显相关(r=0.56,P<0.05)。结论 AMI后MA反应性升高,且呈动态变化,其变化与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相关。
- 阮蕾闫亚非罗彩东王羽郑铿秦方吴屹王静汤雁蓉张静陈航付莉刘童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微量蛋白尿脑钠肽
- 国产阿加曲班与比伐卢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比较国产阿加曲班与比伐卢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绵阳市三医院和绵阳市中医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加曲班组和比伐卢定组,每组79例。患者PCI术前均直接嚼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PCI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至少30d。阿加曲班组患者术中给予国产阿加曲班治疗,比伐卢定组患者术中给予国产比伐卢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给药后5 min,手术结束,停药后30 min、1 h、2 h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PCI成功率以及PCI术后24 h和30 d内出血发生率。结果 147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阿加曲班组73例(6例患者因依从性差未完成研究),比伐卢定组74例(5例患者失访)。两组患者PCI术前和停药后2 h 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卢伐定组患者给药后5 min、手术结束、停药后30 min、停药后1 h ACT均高于阿加曲班组(P<0.05)。阿加曲班组患者PCI成功率为93.2%(68/73),比伐卢定组为91.9%(6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阿加曲班组患者轻度出血发生率低于比伐卢定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PCI术后30 d,阿加曲班组患者轻度出血发生率低于比伐卢定组(P<0.05);两组患者严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出血风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给予国产阿加曲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国产比伐卢定更好。
- 戴闽罗彩东刘云兵王羽
- 关键词:阿加曲班比伐卢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效比较研究
- 经胸超声心动图和χ线透视下行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 2006年
-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和国产封堵器的临床疗效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和Х线透视下行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Х线指导下,对15例膜部(膜周)室缺患者行室缺封堵术。术后1d,1月,3月,6月随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室造影测量室缺的大小为3~11mm,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大小为3~10mm,封堵器的大小为6~14mm。15例患儿手术成功,其中8例选择Amplatzer封堵器,7例选择国产封堵器,二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即刻和随访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儿住院时间为5-7d,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主动脉瓣.三尖瓣的关闭不全,无残余分流,心电图无房室传导阻滞。结论:(1)Amplatzer封堵器和国产封堵器性能相同;(2)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
- 刘云兵罗采东吴屹赵亮王羽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描记术
- 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附壁血栓抗凝治疗12例观察
- 2006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多普勒超声证实有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抗凝药物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例心房附壁血栓患者经强力抗凝药物治疗14~20d,附壁血栓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及时发现附壁血栓并给予积极强力抗凝药物治疗,对避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附壁血栓造成外周血管栓塞是有效的、安全的。
- 吴屹张再伟王羽罗彩东赵亮刘云兵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抗凝治疗
- 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与心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对心功能的预后价值。方法:22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患者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是否阳性,分为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n=124)和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n=101)。观察两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24小时T波倒置和2小时ST段下降幅度;心肌梗死急性期、3个月和6个月时的左心室大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血浆脑钠肽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史、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史、心律失常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24小时T波倒置及2小时ST段完全回落明显低于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P<0.05);再灌注后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24小时T波无倒置和2小时ST段部分回落和无回落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与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6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及6个月时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组及微量白蛋白尿阴性组组内分别比较:心肌梗死急性期、3个月和6个月血浆脑钠肽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是心功能变化的预测指标。
- 阮蕾罗彩东闫亚非王羽吴屹郑铿陈航刘童秦方王静汤雁蓉张静付莉
- 关键词: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微量白蛋白尿
- 5.12地震绵阳地区医疗救护经验和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如何在医疗救护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调查受5.12地震影响的绵阳地区开展的医疗救护情况。[结果]采取及时,有序,高效的措施和进一步的治疗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5.12地震引起的伤残和死亡。[结论]快速,有序的医疗救护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震地区的伤亡。
- 王羽张再伟刘纪宁李巧菊
- 关键词:医疗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