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春
- 作品数:64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水稻白叶枯病致病性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可引起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与水稻互作是基因对基因的关系。Xoo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推动了对Xoo基因功能的研究。为此,该文对近几年来Xoo致病性基因的鉴定情况进行统计,并就致病性基因的突变菌株对水稻接种情况和菌株自身变化进行了归纳,较为详细阐述了当前对Xoo无毒基因的鉴定研究状况,为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以及研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刘文平吴宪郭东梅王继春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无毒基因
- 利用生物技术创制抗稻瘟病水稻新种质
- 林秀峰刘志铭郝文媛刑少辰李启云郭晓立王继春姜昱林春晶韦正乙郭东全沙洪林
- 该研究首次将纯合的转基因粳稻品系丰优201分别与北方粳稻品种丰优516、超产2号杂交,将花药培养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加快了育种速度,缩短育种周期,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分子检测,创造56份高抗稻瘟病新材料,抗性级别达0...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稻瘟病水稻新种质生物技术
- 水稻白叶枯病菌北方田间菌株的分子鉴别和致病型分析
- 长期以来,对我国华南、华东、华中等南方水稻主栽区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 pv.oryzae,简称Xoo)致病性/毒性及其变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前人已根据与不同水稻鉴别品种的互作反应,分别于...
- 阙海勇陈华民王继春蒋军喜吴茂森何晨阳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DNA指纹图谱近等基因系致病型
- 文献传递
- 延长水稻品种抗瘟性及抗性丧失预测技术研究
- 任金平王继春郭晓丽杨信东韩润亭王小梅刘小梅张金花沙洪林孙辉李彦利董秋华黄海武乔志一
- 由 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世界稻区主要的真菌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该病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有效延长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年限,对品种的抗病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抗性丧失
- 延长水稻品种抗瘟性及抗性丧失预测技术研究
- 由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其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吉林省,稻瘟病也是生产上的一大问题,一般年份...
- 王继春
-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品种抗性抗性丧失
- 文献传递
- 吉林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9鉴定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明确无毒基因AvrPi9在吉林省不同稻区的分布及变异情况,将PCR检测技术与接种鉴定技术相结合,分析2014年吉林、长春、通化、四平、延边、松原、白城、辽源等稻区的24株优势单孢菌株中无毒基因AvrPi9的情况。结果表明,24个优势稻瘟病菌株含无毒基因AvrPi9的比率较高,5个稻区的优势菌株100%含有无毒基因AvrPi9,松原稻区1株优势菌株PCR检测到无毒基因AvrPi9,但对Pi9单基因品系IRBL9-W仍有致病性,说明该菌株无毒基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他PCR结果均与接种结果相一致。
- 姜兆远刘晓梅李莉邹晓威任金平袁媛张铁新王继春吴宪朱峰孙辉
- 关键词:稻瘟病抗病基因无毒基因接种鉴定PCR检测
-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防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从土壤中分离对稻瘟病菌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菌株。为了明确菌株GB519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了光照、紫外线、温度、pH和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对光照、紫外线和3种酶作用稳定;40℃~100℃处理1 h抑菌活性稳定,121℃处理30 min活性仅降低了7.4%,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在pH 2.0~10.0活性稳定,但pH 11.0~12.0活性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14.9%和18.1%。抗菌蛋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为72.7%。在温室条件下对水稻叶瘟的防效达到80.1%。因此,菌株GB519可作为防控稻瘟病生防潜力菌进行开发。
- 朱峰王继春田成丽祁山颜王东元任金平王义山
- 关键词:抑菌蛋白理化性质水稻稻瘟病
- 水稻纹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其与病原菌侵染垫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5
- 2021年
- 为筛选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吉林省水稻纹枯病样中分离筛选出对立枯丝核菌AG-1A具有高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通过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地位,并采用离体侵染试验和温室防治试验测定筛选生防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在显微镜下观察生防菌株预处理后接种病原菌的水稻叶片表面的菌丝生长情况,分析其生防机理。结果显示,从水稻纹枯病样中共分离获得35株菌株,其中菌株ND11对立枯丝核菌AG-1A的抑制率和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为74.12%和31.50 mm。基于gyrB基因序列分析最终将菌株ND11鉴定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该菌株能够减缓立枯丝核菌AG-1A的侵染速度,抑制其侵染垫的形成,对水稻纹枯病的温室防效达70.69%以上。表明短小芽胞杆菌菌株ND11能够通过抑制立枯丝核菌侵染垫的形成来防治水稻纹枯病,且防效较好,具有开发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 张华梦郑礼煜王继春朱峰牛冬冬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抗病性
- 中国东北吉林省稻瘟病菌与水稻品种互作研究
-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重要粳稻产区之一,而稻瘟病是当地稻作生产中为害最重要的病害.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理论与传统方法结合,针对病原菌与品种互作相关信息,开展常规抗稻瘟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生物技术育种以及科学布局品种等工作,使...
- 刘文平王嘉琪李彦利王海温嘉伟任金平王继春
- 关键词:稻瘟病菌抗病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
- 枯草芽胞杆菌GB519在水稻植株中的定殖及对稻瘟病田间防效被引量:5
- 2023年
-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菌株GB519-GFP处理水稻种子、根和叶片,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抗生素平板回收检测的方法,探究其在水稻根茎叶中的定殖动态。结果显示:经GB519-GFP发酵液处理水稻种子、根和叶片后,菌株均可内生定殖于植株的表皮、皮层和维管束中,表明其可在水稻植株内迁移和定殖。GB519-GFP在处理部位的定殖量通常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非处理部位3~5 d后即可检测到标记菌株。浸种处理,3 d后在幼芽中可检测到标记菌株;20 d后在根中的菌量最多,达5.7×10^(5) cfu/g。灌根处理,1 d后根中菌量为5.4×10^(5) cfu/g;20 d后根、茎和叶中菌量均达到最大值;处理80 d后,根中定殖数量仍达1.9×10^(5) cfu/g。叶面喷施处理,1 d后叶片菌量为4.2×10^(5) cfu/g;20 d后叶片菌量达4.4×10^(5) cfu/g。不同处理方法在各部位的定殖量几乎均在处理20 d后达到峰值。采用叶面喷施GB519对稻瘟病穗颈瘟的田间防效达73.9%,表明叶面喷施GB519能够起到防控稻瘟病的作用。本研究为使用枯草芽胞杆菌GB519防控水稻稻瘟病提供指导。
- 祁山颜朱峰王继春田成丽王东元欧玉苹刘晓梅李莉姜兆远
- 关键词:定殖动态稻瘟病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