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宇
- 作品数:172 被引量:65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太原社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太原社区人群血尿酸(UA)水平与心房颤动(Af)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太原社区体检的36~85岁人群8871例进行研究[男2826例,女6045例,平均年龄(55.70±12.37)岁],其中Af患者84例[男30例,女54例,平均年龄(66.52±8.59)岁];使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调整相关影响因素,探讨UA与Af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UA水平高于女性,男性UA第四分位组Af比例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随着UA水平的增高,Af的比例逐渐增高(P<0.05);多因素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显示女性UA水平增高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女性UA与Af之间的关系制作ROC曲线,发现UA作为Af发生时的参考指标的最佳界值为309.5μmol/L,灵敏度为66%,特异度为74%。结论在35岁以上人群中,UA与Af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UA为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红宇王红宇陈晓丽肖传实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尿酸流行病学
-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者心率震荡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者(EH+T2DM)和单纯高血压者(EH)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HRT新指标—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的变化。方法30例EH+T2DM(A组)、30例EH(B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C组)作为入选对象,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利用MGYHT分析系统自动回放扫描并计算其反映HRT的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和TT。比较3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C组比较,TO、TS和TT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与B组比较,TO和TS有显著差异(P<0.05),TT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TO、TS和TT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者较单纯高血压者的HRT现象明显减弱,提示前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严重。
- 冯军霞王红宇李俊伟齐志芬
- 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率震荡
- 胸痛患者立体心电向量图心肌缺血参数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患者立体心电向量图各个参数的特点。方法门诊及住院胸痛患者139例,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按其结果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可疑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可疑阳性患者)和对照组(平板试验结果阴性患者),同时采集立体心电向量图数据。结果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空间QRS-T夹角[(64±44)°比(25±20)°,P<0.05]和空间QRS-T比值[(96.3±3.4)比(4.2±2.4),P<0.05]明显增大;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ST时间、T环的最大向量仰角和水平角增大,T环长、宽、面积及最大向量振幅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心电向量图可以检出胸痛患者心肌缺血心电异常,复极方向、大小有显著改变,且除极和复极方向、大小差异变大。
- 范惠娟高春梅李俊伟孟祥瑞王红宇
- 关键词:心肌缺血
- 正常人动态动脉僵硬指数随年龄的变化及与24h脉压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是新近提出的反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动力学关系的一项指标,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正常人AASI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与24h脉压(24h PP)的相关性。方法246名正常人[平均年龄(59.7±14.6)岁,女性占38.6%]在保持日常工作和生活起居的情况下配戴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记录从早晨6:00到晚上22:00每间隔30min和从晚上22:00到第2天早晨6:00每间隔60min的血压读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压(PP),然后按AASI=1-DBP对SBP的回归斜率计算每个个体的AASI值。结果AASI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在正常人中,AASI的第95百分位数是0.56,其95%预测区间的上界在20—39岁时为0.49,40~59岁时为0.59,60—79岁时为0.69,≥80岁时为0.79。AASI与24h PP呈正相关(r=0.497,P〈0.01)。在正常人中,AASI随年龄的增长呈直线增加,而24hPP随年龄增长呈曲线增加。结论AASI作为反映血压关系的指标,其在正常人中表现为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规律;与传统指标24hPP相关,提示可作为预测动脉僵硬程度的新指标。
- 曹春歌王红宇薛文生韩姬玲张晓敏
- 关键词:血压年龄因素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缺血性J波发生率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缺血性J波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7例,记录其PCI术前、术后24 h内的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记录五个导联组(分别为Ⅱ、Ⅲ、aVF组,V1、V2组,V3、V4组,V5、V6组及Ⅰ、aVL组)的J波并计算出每例患者发生J波的导联组数(0~5组).根据时程或波幅将J波分为三个等级:小J波(时程为0.02~0.03 s或波幅0.05~0.09 mV)、大J波(时程>0.04~0.06 s或波幅>0.10~0.20mV)和巨大J波(时程>0.06 s或波幅>0.20 mV).分析PCI治疗前、术后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性J波的导联组数及J波等级的变化.结果 PCI术前、术后患者发生J波的导联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3,P=0.285、P>0.05).PCI术前小J波、大J波和巨大J波分别为157、36、9个,PCI术后三者分别为163、20、5个,小J波所占比例有所增加(77.72%与86.70%),而大J波和巨大J波所占比例有所下降(17.82%、4.46%与10.64%、2.66%).PCI治疗前后J波等级比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χ2=5.28,P=0.022、P<0.05=.结论 冠心病的患者PCI术前、术后发生缺血性J波的导联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经PCI治疗后,其缺血性J波的发生等级降低,说明PCI对冠心病缺血性J波有较好的影响.
- 郭五一李保郭娜王红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心电描记术
- 心率减速力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同分级风险预测的探讨被引量:5
- 2016年
- 心脏猝死(SCD)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急性恶性疾病,众所周知,心脏猝死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密切相关。近几年,关于迷走神经受损导致心脏猝死的发生成为研究热点。心率减速力(DC)检测技术是由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的Georg Schmidt教授近年发现并提出的一种新的无创心电技术,该技术通过对24 h心率的整体趋向性分析和减速能力的测定,定量评估受检者迷走神经张力的高低,进而筛选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
- 张文芝张园园王红宇刘桂芬
- 关键词:心脏猝死心脏中心迷走神经张力室性期前收缩
- 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协会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的解读被引量:8
- 2010年
- 早在1978年美国心脏协会(ACC)就制订了心电图报告指南,但近三十年来无论心电图技术、解剖学认识、病理学、电生理学、心电图的遗传信息基础,还是异常心电图与临床疾病的联系,特别是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心电图的存储和分析等,使上述各个方面都有很多发现、发展和创新。鉴于此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协会(AHMACC/HRS)于2009年联合发表了新的心电图标准化及解析建议。《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 王红宇
- 关键词:异常心电图心律计算机系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的变化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对胸痛患者临床综合评估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9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MI患者(AMI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心电图肢体导联和胸导联复极相关参数。结果 AMI组肢体导联QT间期、QTc间期和T波时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87. 4±36. 9) ms vs.(370. 0±24. 7) ms;(422. 8±35. 6) ms vs.(405. 0±23. 0) ms;(174. 4±26. 8) ms vs.(167. 0±11. 0) 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胸导联QT间期、QTc间期和T波时间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99. 3±44. 6) ms vs.(368. 9±24. 0) ms;(435. 0±37. 5) ms vs.(404. 2±23. 1) ms;(195. 0±30. 9) ms vs.(174. 9±12. 1) 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MI患者心电图复极时间延长。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的变化对胸痛患者的临床综合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吴荣荣王红宇李俊伟白敏聪朱映红包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QTC间期
- 高血压并冠心病者心率减速力与HRV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6例窦性心律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国内自行研制的DC处理软件,离线计算DC、HRV时域指标。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DC、HRV降低;且DC与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显著相关(p<0.01)。结论 DC指标和HRV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DC可作为自主神经功能检测的指标。
- 刘志红王红宇
-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
-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的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测定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6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VT组31例,非VT组30例,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集24 h动态心电图的DC值、HRV各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间DC值、SD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T组和非VT组DC值低于对照组,VT组SDNN、rMSSD和pNN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更明显。
- 刘志红张红宇王红宇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