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善
- 作品数:107 被引量:196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退变性脊柱畸形截骨多节段经椎间孔椎间融合
- 2023年
- [目的]评价脊柱后柱截骨(posterior column osteotomy,PCO)联合局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6月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0例采用PCO联合局部TLIF(截骨融合组),另外31例采用≥3级截骨矫形固定术(截骨固定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随访结果和影像评估指标。[结果]截骨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截骨固定组为25.8%(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截骨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优于截骨固定组(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出院时截骨融合组的上述临床评分均显著优于截骨固定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两组主弯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无钉棒松动、断裂等不良影像表现。[结论]对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PCO联合局部TLIF效果良好,且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 周若南王祥善张华寇德鹏
- ROI-C融合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ROI-C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tomy and fusion, 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节段颈椎病患者123例,应用ROI-C融合器行ACDF治疗56例为观察组,应用颈前路钉板系统行ACDF治疗者67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吞咽困难发生情况;记录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ale, mJOA)以及颈椎前凸度、椎间高度;随访观察有无远期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6.96±8.98)min]短于对照组[(82.31±7.57)min](P<0.05),术中出血量[(51.64±20.35)mL]少于对照组[(57.97±17.90)mL](P<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58.2%)(P<0.05),中位吞咽困难持续时间(13.5 d)短于对照组(18.0 d)(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1.56±0.98)、(1.59±1.02)分]、NDI评分[(13.57±2.85)、(14.11±3.25)分]均较术前[VAS评分(6.12±2.15)、(5.90±1.92)分,NDI评分(35.73±2.81)、(36.21±3.74)分]降低(P<0.05),mJOA评分[(13.89±2.56)、(13.80±3.15)分]较术前[(11.43±2.10)、(11.66±1.92)分]提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颈椎前凸度[(15.75±4.21)°、(13.85±3.13)°]、椎间高度[(6.30±1.05)、(5.97±0.97)mm]均较术前[(10.42±6.74)°、(10.99±5.81)°,(4.86±1.18)、(4.69±1.02)mm]增加(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21.46±4.51)个月,观察组邻椎退行性变发病率(8.9%)低于对照组(23.9%)(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植骨融合率(64.3%)高于对照组(46.3%)(P<0.05),末次随访时2组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应用ROI-C融合器行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可达到与应用颈前路钉板系统行ACDF同样的临床疗效和更好的影像学结果,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吞咽困难、�
- 张怀栓张猛潘玉林杨广辉郭小伟王祥善李保田熊森郭亮兵郭营
- 腰椎节段性滑动椎弓根钉系统(LSPS)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LSPS治疗腰椎脱位的力学分析,为改进胸腰椎脱位内固定方式.方法:选取一名无慢性腰痛及腰椎外伤手术史的青年志愿者(男,20岁),先行x线检查,初步排除脊柱疾患,用CT机(Philips Bril...
- 江辉王祥善
- 关键词:腰椎有限元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28例
- 2006年
- 母心灵陈金华王祥善郭小伟雷哲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病因、治疗及预防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15例PV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患者。第1次手术病因均为骨质疏松加轻微外力损伤致椎体压缩骨折,均采用单侧穿刺PVP治疗。初次手术至此次入院时间为1周至1年,中位数4个月。15例均表现为腰背及腰骶部缓解的疼痛再次发作,休息难以缓解,其中1例症状仅表现在第1次手术对侧,1例伴有会阴区麻木及下肢神经受压症状。与第1次手术最后一次复查时相比,X线检查显示9例未见原手术椎体高度明显丢失、6例原手术椎体高度轻度丢失,MRI检查T1WI、T2WI均显示原手术椎体内异常信号不同程度加重。此次入院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3例VAS评分<3分者行非手术治疗,12例VAS评分≥3分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经第1次手术对侧穿刺行PVP手术,1例伴有会阴区麻木及下肢神经受压症状者,行后路切开复位骨水泥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治疗。结果: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者,经1~2周住院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1分),生活完全自理。11例再次行PVP手术治疗者,住院3~5 d,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2~3. 5 m L,其中3例骨水泥经椎间隙少量渗漏,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术后6例疼痛完全缓解(VAS评分0分),3例疼痛部分缓解(VAS评分2分),2例需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VAS评分2分),生活均可自理。行后路切开复位骨水泥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会阴区麻木及下肢神经受压症状均明显改善,配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PV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是多个相关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预防,治疗时应仔细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非手术、再次PVP手术或开放手术治疗。
- 于东方王祥善张华曹顺海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手术后并发症再骨折
- 手法整复双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有移位股骨颈骨折
- 2000年
- 王祥善王聿锟李兴华杨彪郑军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转移性肿瘤性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目的 回顾性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性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随访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因椎体压缩骨折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共95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 于东方王祥善曹顺海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肿瘤椎体压缩性骨折
- 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附21例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母心灵雷哲陈金华王祥善郭小伟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
- 跟骨牵引配合经皮撬拨穿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1
- 2002年
- 王春丽王祥善徐俊峰
- 关键词:跟骨牵引跟骨关节内骨折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 王祥善刘建民陈金华母心灵白玉连鸿凯雷哲丁力王迪
- 该项目根据机械膨胀原理,自行设计出一种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专利号ZL03 2 35808. 3)。利用机械膨胀增加内植物与椎体接触面的成角角度,提高螺钉的握持力,增加螺钉的抗拔出性能和稳定性。该研究通过膨胀式椎弓根螺钉 ...
- 关键词: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腰椎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