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皮肤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寻常型
  • 2篇寻常型痤疮
  • 2篇烫伤
  • 2篇烫伤样
  • 2篇烫伤样皮肤综...
  • 2篇皮肤综合征
  • 2篇葡萄球菌烫伤...
  • 2篇球菌
  • 2篇紫外
  • 2篇紫外线
  • 2篇综合征
  • 2篇痤疮
  • 2篇免疫
  • 2篇表皮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电力...

作者

  • 14篇王燕华
  • 8篇郑淑云
  • 6篇蔡丽敏
  • 4篇盛宇
  • 3篇杨晶
  • 3篇刘静
  • 2篇杨明霞
  • 2篇哈达
  • 2篇于智明
  • 2篇孔迎辉
  • 2篇魏烨平
  • 1篇朱纪纲
  • 1篇刘慧瑜
  • 1篇张瑞英
  • 1篇徐晓巍
  • 1篇尤刚
  • 1篇李晓捷
  • 1篇李晓庆
  • 1篇李海燕
  • 1篇田静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2例被引量:4
2011年
例1男,67岁,头皮浸润性红色斑块2个月,伴出血和疼痛10余天。例2男,81岁,头皮暗红色浸润性斑块3个月。均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血管肉瘤。
杨晶刘冰梅王燕华尤海燕李晓捷尤刚
关键词:血管肉瘤老年人
银屑病合并外阴鲍恩病一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男,59岁。2002年1月23日因全身皮肤鳞屑性红斑及阴部肿物就诊于我科。患者于32年前开始周身皮肤出现点滴状鳞屑性红斑,自觉瘙痒,皮损逐渐增多增大,大部分皮疹融合形成斑块,表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曾于多家医院确诊为银屑病。患病后曾间断口服甲氨蝶呤治疗近10年、环孢素2年,就诊前半年开始以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郑淑云杨明霞刘会彬王燕华朱纪纲
关键词:银屑病鲍恩病外阴鳞屑性间断口服就诊前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90例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的葡萄球菌,尤其是71型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
郑淑云哈达孔迎辉魏烨平盛宇王燕华
SRD5A1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痤疮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SRD5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寻常型痤疮的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378例寻常痤疮患者和200名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分离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SRD5A1基因的5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并行DNA测序。结果在SRD5A1基因的5个外显子共发现4个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位点,分别为rs248793,rs3822430,rs8192186和rs3736316。rs8192186和rs3736316在重型痤疮组和对照组及轻型痤疮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有显著差异,在重型痤疮组呈现频率更高的等位基因G和GG基因型。此外,rs3822430在重型痤疮组不存在GG基因型,rs8192186和rs3736316不存在AA基因型。结论 rs8192186和rs3736316两个同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在SRD5A1的表达和对重型痤疮的易感性上具有潜在的作用。rs3822430具有GG基因型或rs8192186及rs3736316具有AA基因型的患者可能具有患重型痤疮更低的风险。
蔡丽敏李晓庆陈翠杨晶张金芝王燕华刘静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易感性寻常型痤疮
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改变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长度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变化,及其在UVB诱导光老化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成纤维细胞,用第5代细胞进行UVB照射处理。观察细胞形态,实时定量PCR检测COL1a1和h TERT的mRNA表达细胞端粒长度,Western blot检测MMP-3和MMP-1蛋白。结果 30 m J/cm2UVB照射人成纤维细胞24 h后,细胞逐渐变圆、皱缩和排列紊乱;COL1a1和TERT的mRNA水平表达显著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1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端粒长度显著缩短。结论 UVB可能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改变,及MMP-3和MMP-1的表达明显升高,启动了光老化的早期进程。
王燕华蔡丽敏杨晶郑淑云
关键词:光老化人成纤维细胞端粒基质金属蛋白酶
窄谱红蓝光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评价窄谱红蓝光与克痤隐酮凝胶联合治疗炎症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Pillsbury分级为Ⅱ或Ⅲ度)寻常型痤疮患者214例,分为试验组(98例)和对照组(116例)。试验组采用窄谱红蓝光与克痤隐酮凝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痊愈率为28.57%,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10.34%,有效率为50.86%,两组在痊愈率及有效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窄谱红蓝光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
于智明蔡丽敏刘静王燕华郑淑云张秀英田静盛宇
关键词:寻常型痤疮炎症克痤隐酮凝胶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90例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的葡萄球菌.尤其是71型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皮肤病。
郑淑云哈达孔迎辉魏烨平盛宇王燕华
关键词: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光子嫩肤仪治疗颜面雀斑3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研究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方法采用波长560—1200nm的IPL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雀斑35次,每次间隔3。4周,术前、术后拍照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00例患者随访6个月。1年,痊愈187例,占78%;显效30例,占13%;有效18例,占7%;无效5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雀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王燕华王力军
关键词:雀斑光子嫩肤
胎儿皮肤Merkel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表皮中Merkel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状态,以揭示其分布的规律.方法:分别取15例不同胎龄(16~34周)的胎儿掌、跖、胸、背部的全层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细胞角蛋白20(Cytoke...
王燕华
关键词:胎儿皮肤MERKEL细胞CK20
文献传递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尖锐湿疣组织和正常人包皮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83.33%,主要在棘细胞层和颗粒层表达;正常包皮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95.00%,染色以基底层和棘层下部胞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尖锐湿疣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有表达,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83.3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P〈0.05)。结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异常,且与尖锐湿疣细胞过度增殖密切相关。
薛亚东蔡丽敏刘静王燕华周毅成郑淑云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尖锐湿疣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