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朝仁

作品数:58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麻醉
  • 20篇麻醉处理
  • 14篇手术
  • 9篇心肌
  • 8篇再灌注
  • 7篇异丙酚
  • 7篇缺血
  • 7篇灌注
  • 7篇丙酚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酸钠
  • 6篇细胞
  • 6篇灌注损伤
  • 5篇动脉
  • 5篇全麻
  • 5篇离体
  • 4篇全心
  • 4篇哌替啶
  • 4篇羟丁酸钠
  • 4篇氯胺酮

机构

  • 55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55篇王朝仁
  • 37篇王凤学
  • 36篇张铁铮
  • 34篇刘晓江
  • 25篇卢玉平
  • 13篇孙承函
  • 11篇姚婧
  • 11篇周锦
  • 10篇王春丽
  • 7篇郑斯聚
  • 7篇唐胜平
  • 6篇西志梦
  • 6篇成凤勤
  • 5篇宋丹丹
  • 5篇金伟
  • 4篇罗静
  • 4篇孙莹杰
  • 4篇杨宏伟
  • 3篇张毅男
  • 3篇王世贤

传媒

  • 21篇沈阳部队医药
  • 8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现代康复
  • 3篇中华医学会疼...
  • 2篇全国第八次临...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2004中华...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6篇1995
  • 6篇1994
  • 1篇198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Bcl-2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异丙酚处理组(P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前、缺血30 min和再灌注30 min 3个亚组。分别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技术(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缺血前相比,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min亚组的凋亡指数(AI)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著减少(P<0.01);与C组相比,P酚组缺血30 min及再灌注30 min亚组的AI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结论 异丙酚通过调控Bcl-2表达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周锦张铁铮王凤学刘晓江王朝仁姚婧王春丽
关键词:异丙酚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细胞凋亡
单心室矫治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1998年
我院于1981年10月~1993年5月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为56例单心室病人实行矫治术,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16例,年龄2.5~34岁,体重13~72kg。术前均有发绀,10例合并心衰,Hb125~248g/L,Hct...
王凤学陈万清张铁铮卢玉平王朝仁孙承函
关键词:复合麻醉麻醉处理
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症的单克隆抗体疗法
1996年
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症的病死率高于50%,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单克隆抗体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症的机理、疗效、副作用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综述。
王朝仁
关键词:脓毒症革兰氏阴性杆菌单克隆抗体
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中SpO_2监测被引量:11
1994年
王凤学金伟杨宏伟张铁铮王朝仁
关键词:儿童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手术SPO2
小儿法乐四联症术前口服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被引量:1
1997年
30例3岁~7岁法乐四联症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10mg/kg后均达到镇静效果,平均起效时间9.21分钟±1.02分钟。20分钟后静脉穿刺,24例能耐受。服药30分钟后SPO2由78.83%±6.60%逐渐升高至87.27%±5.25%。呼吸与循环均无抑制。服药后分泌物增多3例,呕吐2例,眼震1例。
王凤学孙承函杨宏伟张铁铮王朝仁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术前口服氯胺酮麻醉效果小儿分泌物增多
231例颅内动脉瘤直接手术的麻醉处理
1999年
我院1984年3月至1997年末,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直接手术231例,无麻醉死亡。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31例中男96例,女135例;年龄4~74岁,其中≥60岁35例。动脉瘤部位在前交通动脉54例,后交通动脉89例,大脑前动脉13例,大脑中动脉23例,大脑后动脉15例,颈内动脉颅内段16例。
王凤学谭宏宇张铁铮刘晓江张毅男王朝仁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破裂麻醉处理控制性降压后交通动脉
重症肺气肿行肺减容术的麻醉处理
2000年
近年来,以肺减容术治疗末期呼吸功能急剧下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D)病人取得良好效果。我院从1997年12月至1999年1月实施肺减容术5例。现将麻醉处理初步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40~70岁。
王朝仁卢玉平刘晓江西志梦唐胜平王凤学
关键词:肺减容术麻醉处理单肺通气肺气肿肺疾病重症
异丙酚、羟丁酸钠及咪达唑仑对大鼠离体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围术期经常遇到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对其处理效果如何可直接影响病人预后,但迄今尚未找到理想的防治方法.本研究旨在观察羟丁酸钠(γ-OH)、咪唑安定(MD)及异丙酚(PP)对大鼠离体心脏MIRI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三种麻醉药对MIRI的保护作用.
周锦张铁铮王凤学刘晓江王朝仁姚婧王春丽王承利孙文利王世贤阎灵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羟丁酸钠MIBI异丙酚离体心脏咪达唑仑
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5820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为研究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1-01-01至2006-09-30择期行下肢、下腹部及盆腔、肛门及会阴部、脊柱及肾移植手术病人5820例;年龄8~86岁,ASAI^IV级。于L2-3或L3-4间隙穿刺,以0·1ml/s的速率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1~2ml;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0·75%罗哌卡因或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分析病人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临床特征以及用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明,0·75%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1·71±1·30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3·49±1·59min,最高阻滞平面为T7(2~12),其中5例最高阻滞平面达T2或T3,46例达T4水平;感觉恢复时间为3·16±1·69h,运动恢复时间为2·24±1·02h。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心动过速,其次为血压下降、寒战、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术后25例(0·42%)出现脊麻后暂时性神经症状,均恢复顺利。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有效的,可适用于绝大多数下肢、下腹部及盆腔、肛门及会阴部、脊柱和肾移植手术,可供选择应用。
张铁铮刘晓江卢玉平王朝仁张毅男孙莹洁曹惠鹃高光洁金强周锦宋丹丹许霁虹于冬梅李林曹忠平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阻滞起效时间
小儿法乐四联症纠治术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1994年
本文报告30例法乐四联症小儿术中用脉搏氧饱和度(SpO_2)仪的监测结果.麻醉前开放或密闭面罩供氧均能提高 SpO_2,升至90%以上者分别占30%和73.3%。气管内手法通气与机械通气均使 SpO_2增至90%以上,但气道压不应≥1.96kPa,否则右向左分流量增多而致 SpO_2显著降低。术中急性低血容量,尤其心脏上操作对 SpO_2影响最大,应密切观察并加以纠治.
王凤学金伟杨宏伟张铁铮王朝仁
关键词:小儿法乐四联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手术治疗机械通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