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丽
-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接矽尘作业人员体内硅元素水平及与TGF-β1、TNF-α含量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接矽尘作业人员体内硅元素水平变化在矽肺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接矽尘作业工人、矽肺观察对象、矽肺患者及对照人群血清、尿液中硅元素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接矽尘组血清、尿液的硅元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矽肺组(P<0.05);接矽尘组、观察对象组、矽肺组TGF-β1、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矽尘组接矽尘早期血清硅、尿硅含量即明显升高,随着接尘年限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血清TGF-β1在接矽尘5年后明显升高,随着接尘年限的增长,呈现升高的趋势;血清TNF-α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结论接矽尘作业人员体内硅元素水平在接尘早期即明显升高且早于TGF-β1、TNF-α的改变,提示硅元素水平变化对矽肺发病机制研究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陈慧王宏丽祝云芳赵金垣齐新周刘和亮
- 关键词:矽肺
- IL-1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难症之一[2],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美国18岁以下人群住院的第3位原因, 仅次于肺炎和外伤。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已达3亿,我国的哮喘儿童多达2000万。虽然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 王红阳王宏丽王袁郝小惠刘和亮
- 关键词:小鼠哮喘模型肺部炎症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
- 重组白细胞介素12对小鼠哮喘气道炎症及NO、IgE水平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腹腔注射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对血浆NO、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rmIL-12治疗组,后两组又各自分为末次激发后2 d和8 d两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作哮喘模型。治疗组在每次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0.1 mL含rmIL-12 0.14μg的PBS溶液。收集各组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浆,ELISA法检测血浆中NO和IgE水平,BALF沉淀行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哮喘组小鼠HE染色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治疗2 d和8 d组的病理改变较哮喘组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②哮喘组小鼠的细胞总数、EOS百分比、NO和IgE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亚组与相同时间段的哮喘组相比,细胞总数、EOS百分比、NO和IgE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d亚组与哮喘组相比,NO和I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O与IgE存在密切相关(r=0.839,P<0.01)。结论 rmIL-12能够明显抑制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同时降低NO和IgE的表达。
- 王红阳王袁王宏丽郝小惠刘和亮
- 关键词:哮喘小鼠模型白细胞介素12一氧化氮免疫球蛋白E
- 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比较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硅元素水平在矽肺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用于矽肺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矽肺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结果矽肺模型大鼠染尘后血清硅元素水平明显增高,1d内增长高峰为16h;其后的7、14、21和28d,其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染尘后肺组织TGF-β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是染尘后的第7天;TNF-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在染尘后的7、14、21和28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为染矽尘后的第21天。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早期即明显升高且早于TGF-β1、TNF-α的表达,血清硅元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指标。
- 朱丽赵金垣王宏丽白玉萍李清钊刘和亮
- 关键词:矽肺ICP-MSTGF-Β1
- 某沿海工业区部分投产期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和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某沿海工业区部分投产期间的大气、海水及土壤质量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方法采用功能分区法,将首钢京唐钢铁厂(简称钢厂)、华润电厂(简称电厂)、矿石码头、煤炭码头,原油码头视为污染区,发展备用地作为对照区,按照国家监测规范及标准测定方法进行大气、海水及土壤的监测、采样和样品测定,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计算各采样点分级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并进行评价。结果 (1)某沿海工业区各采样点大气污染物浓度均不超标,各功能区大气质量分级均为Ⅰ级;(2)表层海水中,矿石码头铜,煤炭码头BOD25 0、COD和铜,原油码头COD、铜和汞均超标;10 m深处海水中,矿石码头汞、铜和无机磷,煤炭码头铜,原油码头汞和铜均超出国家海水水质标准;(3)土壤中As、Cr、Pb和Zn含量均未超标;钢厂、电厂、煤炭码头和原油码头土壤中的Cd、Cu、Hg和Ni的含量均超标;而矿石码头只有Cd的含量超标。结论某沿海工业区部分投产期间各采样点空气质量状况属"清洁";各码头近邻海水铜、汞、无机磷、BOD52 0、COD指标部分超标;各采样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钢厂中度污染,电厂、煤炭码头、原油码头轻度污染、矿石码头尚清洁,对照区土壤清洁。
- 李君关维俊蒋守芳佟俊旺焦月英高彦梅高红霞刘楠郑国颖王宏丽郑天然李克鲁亚静朱琳陈超何黔黔黎冠龙
-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肺纤维化大鼠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和表面活性蛋白-D动态变化及早期诊断意义肺纤维化大鼠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和表面活性蛋白-D动态变化及早期诊断意义肺纤维化大鼠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和表面活性蛋白-D动态变化及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水平及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组(模型组).每组30只,分别于造模后1、3、7、14、28 d处死,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变化,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C16、SP-D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自第7天[(913.1±69.3)μg/g]起,较对照组[(790.5±36.8)μg/g]升高(P〈0.05);血清CC16自第3天[(27.34±0.32)μg/L]开始,低于对照组[(27.85 ±0.32)μg/L](P〈0.05),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降低;血清SP-D各时相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且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结论 血清CC16、SP-D在大鼠肺纤维化早期有明显改变,其水平变化可能为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指标.
- 王红阳李丽丽王宏丽白玉萍李清钊刘和亮
- 关键词:肺纤维化克拉拉细胞蛋白表面活性蛋白-D
- 血清硅元素水平对矽肺早期诊断意义的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硅元素水平对矽肺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大鼠矽肺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染尘后血清硅元素水平在染尘第一天即见增高,峰值在16 h;其后的7 d、14 d、21 d和28 d,其含量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染尘后肺组织TGF-β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是染尘后的第7天;TNF-α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在染尘早期即见明显升高,且早于TGF-β1、TNF-α的表达,提示此一指标在矽肺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 胡缘赵金垣白玉萍李清钊朱丽王宏丽刘和亮
- 关键词:矽肺
- 肺淋巴管增生在矽肺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增生在矽肺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等方法检测矽肺大鼠肺组织中淋巴管增生情况。结果矽肺大鼠肺组织从染尘后第7天开始即发现增生的淋巴管,且随着染尘时间的延长,淋巴管增生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淋巴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情况也与此类似。结论矽肺大鼠发病过程中出现肺组织淋巴管增生,提示肺淋巴管增生可能在矽肺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李艳辉王宏丽郝小惠陈慧赵金垣刘和亮
- 关键词:二氧化硅矽肺
- 重组白细胞介素12抑制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2(rmIL-12)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防治作用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rmIL-12组20只、哮喘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前两组又各自分为末次激发后1,2,4和8 d时间组,每组5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哮喘模型,rmIL-12组在每次激发前30 min同时给予rmIL-12腹腔注射进行防治。随后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一氧化氮(NO)和IgE浓度。BALF沉淀行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HE染色可见明显的气道炎症反应;rmIL-12组小鼠各个时间段的肺部炎症反应较哮喘组明显减轻。哮喘2 d组的细胞总数及EOS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rmIL-12组的上述指标较同时段的哮喘组降低,在1、2和4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2 d组TNF-α、NO、IgE水平较对照组升高,IL-10较对照组降低(P<0.05);rmIL-12组的上述指标较同时段的哮喘组相比,TNF-α、NO、IgE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其中TNF-α和NO水平在1、2、4和8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在1、4和8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在2 d和4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2通过调整炎症相关因子,预防和控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 王红阳王袁王宏丽郝小惠刘和亮
- 关键词:小鼠哮喘模型肺部炎症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一氧化氮
- 水通道蛋白1在矽肺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初探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矽肺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AQP1分布及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减低。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降低,提示AQP1可能在矽肺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张丽郝小惠王宏丽赵金垣刘和亮
- 关键词:二氧化硅矽肺水通道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