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颌面
  • 4篇手术
  • 3篇颌面部
  • 3篇面部
  • 2篇增殖
  • 2篇颌面外科
  • 2篇颌面外科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口腔颌面部
  • 1篇滴度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GG

机构

  • 8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王国云
  • 4篇徐天舒
  • 2篇杨煦
  • 2篇杨旭
  • 1篇朱志超
  • 1篇毛可适
  • 1篇陈玉荣
  • 1篇刘华联
  • 1篇赵璐

传媒

  • 2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颌面部术后疼痛调查及镇痛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疼痛干预在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疼痛程度。方法对93例口腔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切口类型分组后,进行术后36内疼痛的调查及使用镇痛药物治疗效果的记录。结果口内切口组以中度疼痛为主,颌面颈部切口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口内外交通切口组以中度疼痛为主,皮瓣移植多切口组以重度疼痛为主。给予干预后,中度疼痛的患者疼痛基本都能缓解至轻度疼痛,重度疼痛下降至中度疼痛和轻度疼痛。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给予奥尔芬镇痛,镇痛效果显著。
王国云
关键词:术后疼痛镇痛颌面部手术
头颅模型在复杂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王国云
关键词:颌骨骨折计算机模拟
自然牙与种植联合修复体基牙的骨吸收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自然牙与种植体联合固位修复中自然牙根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方法选取10例自然牙与种植体联合修复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选择15例单种植体修复和15例单冠修复固定义齿作为对照组。种植体均于术后3个月行冠部修复体修复。分别于术后第1、6、12、18个月进行X线检查,对所有自然牙及种植体的周围骨吸收情况进行测量。结果在18个月时自然牙与种植牙联合固位修复中组,自然牙根远中骨高度变化大于单冠组自然牙根(P<0.05),其余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联合修复的固位体及对照单颗天然牙和单颗种植体修复体均未出现修复体松动、折断。结论自然牙与种植牙联合固位修复在短期内自然牙及种植体的周围骨吸收较少,可以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杨煦王国云徐天舒陈玉荣
关键词:种植牙自然牙骨吸收
牙周病原体血清IgG滴度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联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牙周病原体的血清IgG抗体滴度水平与3个月后随访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之间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379例老年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卒中发生后3 d内,收集患者血清样品,检测9种牙周病原体的血清IgG抗体滴度水平。3个月后随访,计算m-RS评分。结果3个月随访时379例患者中104例(27.4%)m-RS评分≥3分。调整年龄和性别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亚型、入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为3个月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在充分调整混杂因素后,9种牙周病原体中只有具核梭杆菌血清IgG抗体滴度的升高显著增加了3个月不良结局的风险,每标准差滴度增加的比值比(OR)为3.01(95%CI:1.73~5.23,P<0.001)。曲线拟合显示,具核梭杆菌血清IgG抗体滴度水平与3个月不良结局的关系接近线性正相关(χ^(2)=15.333,P<0.001)。分层分析显示无亚组变量,包括饮酒和吸烟习惯,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脑卒中的既往史显著改变了具核梭杆菌血清IgG抗体效价与不良预后之间的关联(交互作用的P值分别为:0.985、0.708、0.388、0.903、0.613、0.700、0.611)。结论具核梭杆菌血清IgG抗体效价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独立相关,抗体滴度越高,不良结局风险越大。
姚晗赵璐王国云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脑缺血预后
罗哌卡因、维生素B_(12)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4年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颌面部三叉神经某一分支分布区域出现阵发剧烈疼痛的疾病。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周型有典型的特点,其固定的外周神经分布区域,轻触即可以触发疼痛,其疼痛没有中枢性的兴奋效应,牵涉痛或者继发性的痛觉增敏,疼痛和触发都可以通过对感觉传导通路的麻醉阻滞迅速而终止。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通过各种方法行局部浸润或者阻滞的方法予以治疗三叉神经痛。作者应用复方倍他米松、罗哌卡因、维生素B12联合局部注射治疗外周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王国云毛可适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罗哌卡因维生素B12复方倍他米松
Histoacryl组织胶水应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创口闭合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Histoacryl组织胶水应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创口闭合的效果。方法将326例需行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缝线缝合组和组织胶水粘合组,每组163例。缝线缝合组采用传统缝线缝合创口,组织胶水粘合组用组织胶水粘合皮肤创口,比较两组皮肤创口闭合处置时间、术后创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皮肤创口闭合处置时间组织胶水粘合组明显短于缝线缝合组,术后创口疼痛程度组织胶水粘合组明显轻于缝线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创口均具有较高的甲级愈合率,但组织胶水粘合组明显高于缝线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组织胶水粘合组明显高于缝线缝合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组织胶水闭合颌面外科手术皮肤创口具有处置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疗效确切、美容效果好的优势,可作为颌面颈部皮肤创口闭合的一种选择。
朱志超王国云徐天舒
关键词:HISTOACRYL组织胶水颌面外科手术
三维头颅模型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三维头颅模型在颌骨手术特别是自体带血管腓骨移植、牵引成骨及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对2001年到2006年在浙江大学附属二院口腔科就诊的25例颌面骨性疾病.患者采用CT扫描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头...
王国云
关键词:牵引成骨颌面外科
文献传递
下颌磨牙区种植体同下颌神经管间距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下颌磨牙区种植体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安全间距的范围。方法选择临床上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距离小于2 mm的12例患者15颗种植体(包括软组织水平和骨水平种植体)测算出其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实际距离。记录种植体植入期间下牙槽神经有无阳性体征。结果 15例种植体末端距离下颌神经管上缘平均距离为(0.94±0.50)mm(0.24-1.52 mm)。1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短期下颌神经感觉麻木。结论在回顾分析了下牙槽神经损伤、下颌骨感染、种植体周围炎、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后,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我们考虑种植体末端同下颌神经管之间的安全距离可小于2 mm。
王国云杨煦徐天舒
关键词:种植体下颌神经管种植体周围炎
VEGF-C在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O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OML组织(OML组)和瘤旁正常组织(Control组)各54例份,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转染sh-VEGF-C质粒(观察组)和对照质粒sh-control(对照组),转染48 h时,分别采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结果OML组与Control组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1±0.284、0.801±0.098,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10%(42/54)、10.13%(5/54),两组比较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00±0.058、0.967±0.017,VEGF-C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9±0.021、0.965±0.039,吸光度值分别为0.393±0.015、0.975±0.004,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 VEGF-C在OML组织中高表达;降低VEGF-C表达可抑制人静脉内皮细胞增殖。
王国云杨旭徐天舒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
嵌入式软件的编译器优化分析及安全性验证技术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个支持多平台的C语言编译器,它可以在Windows主机上运行,可编译和反编译运行在Intel 80486实模式、无操作系统目标机下的可执行程序,优化性能卓越,编译目标代码尺寸足够小、执行效率足够高,并且安...
王国云
关键词:优化编译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