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
-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桂林象山景区旅游产品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促使第三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旅游产品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本文以广西区桂林市象山景区为例,分析了象山旅游产品发展现状以及问题,并从象山自身特色出发打造象山旅游产品设计。
- 任新月沈艳赵学爽张雪
-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金秀瑶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路径被引量:7
- 2020年
- 本文从金秀瑶族服饰文化的传承现状出发,探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金秀瑶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路径。通过实现瑶族服饰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转化,构建创新转化平台、产业孵化平台、数字化服务平台,使金秀瑶族服饰文化的传承进入活态良性的发展状态,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沈艳徐云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 《“曲径通幽”家具设计》
- 2021年
- 沈艳王慧茹
-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
- 2022年
- 设计说明:本系列作品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特色,以广西钢鼓文化、桂林山水文化作为设计创意来源,通过对太阳纹。蛙纹。龙脊梯田。潘江渔火等文化符号解构再设计,尝试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地域文化在旅游商品中的设计提供案例参考。其中,作品《钢鼓系列茶具》获得2021年第九届广西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钢合杯》,《“龙脊四述”茶具》获得2021年第九届广西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漓江渔火茶具》获得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入国奖。
- 张雪沈艳刘玲玲邹志娟徐云肖天为孙阿强宋海民王雅娟朱文霜李本建王建华高凡丁马小媚张鏖张新鸽
- 关键词:广西大学生设计大赛地域文化龙脊梯田设计说明
- 城乡社会环境与儿童产品设计之探析被引量:3
- 2010年
- 人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系统,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城市和乡村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待儿童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儿童产品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社会因素,有目的的进行设计细分,以满足不同地域文化的儿童的需求。城市儿童的产品设计应该满足仿生性、益智性,农村儿童的产品设计应保证材料选择环保、经济,功能设计多样化,产品设计有针对性。
- 沈艳
- 关键词:儿童产品设计
- 艾德莱斯丝绸婚庆配饰用品研究及其文化传承
- 2020年
- 探讨艾德莱斯丝绸与婚庆配饰用品的结合与应用。对艾德莱斯丝绸以及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剖析艾德莱斯丝绸的历史源流、发展现状、图案来源、色彩搭配等。认为:可以将艾德莱斯丝绸的布料、图案以及色彩与婚庆配饰用品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实现婚礼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婚礼的民族性,对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 蒲燕婕赵柏林沈艳陈皓楠
- 关键词:婚庆配饰文化传承
- 嘉峪关城市标志设计
- 2019年
- 设计说明:作品以明月与嘉峪关关楼为主造型,营造了"月下、雄关"的意境,令人联想起"嘉峪山前舞月圆"的诗句。其造型虽简,笔划却兼具飞檐之俊逸和岩画之苍健;形似汉字"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寓意着嘉峪关无限可能的未来。圆是印章的形象,象征来自政府的信誉保证;同时圆具有原点的意味,隐喻嘉峪关既是长城的起点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汇点,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环境下嘉峪关奋斗精神的新起点。
- 潘沛缪根生侯兵沈艳钟光明赵敏石园园陈伟
- 基于地域文化研究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 2017年
- 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突出广西地方院校特色教育为目的,课程教学突出广西地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的创新实践注重传承地域文化,传播旅游产品文化价值。
- 沈艳
- 关键词: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改革地域文化
- “福椅”家具设计
- 2020年
- 作品说明:"福椅"家具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吉样文化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吉样、幸福的象征。本次设计的椅子形态灵感来自于蝙蝠的身形曲线,圆形椅座则源于钱币的圆形。"蝠"与"福"同音;"前"与"钱"谐音,"福在眼前",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蝠椅"的设计将实木与金属元素相结合,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家具的致敬,也是对现代家具的探索。
- 沈艳张宇馨
- 关键词:家具设计现代家具文化寓意传统家具蝙蝠身形
- 浅谈壮锦的织造工艺与传承被引量:8
- 2019年
- 探讨壮锦的织造工艺与传承发展。介绍了壮锦的4种主要织机形制;通经断纬是其工艺特点;纹样类型有几何纹样、复合纹样和单独纹样;吉祥如意和原始崇拜是壮锦纹样的两个显著文化内涵。认为:可以采用现代织机的零部件对传统壮锦织机进行部分改造,也可以将部分流程由自动化大生产替代,从而实现壮锦的传承与发展,使传统壮锦织造工艺焕发新的活力。
- 沈艳
- 关键词:壮锦织机织造工艺纹样文化内涵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