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杰

作品数:113 被引量:57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经济管理
  • 43篇政治法律
  • 37篇社会学
  • 12篇哲学宗教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6篇社会
  • 29篇青年
  • 18篇心理
  • 14篇中国社会
  • 14篇会心
  • 13篇中国青年
  • 12篇社会心理
  • 10篇社会学
  • 10篇青年发展
  • 8篇志愿
  • 6篇社会转型
  • 6篇就业
  • 6篇价值观
  • 5篇心态
  • 5篇志愿精神
  • 5篇社会转型时期
  • 5篇主义
  • 5篇文化
  • 4篇心理学
  • 4篇中国社会转型

机构

  • 51篇中国社会科学...
  • 47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人民政治...
  • 3篇中国青年政治...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共青团中央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广播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北京东方道德...
  • 1篇广东青年干部...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青少年研...
  • 1篇第29届奥林...

作者

  • 102篇沈杰
  • 2篇陆玉林
  • 1篇张晓华
  • 1篇张智华
  • 1篇方卫华
  • 1篇肖群忠
  • 1篇穆青
  • 1篇聂振伟
  • 1篇杨守建
  • 1篇田方萌
  • 1篇李广文
  • 1篇沈汝发
  • 1篇孙葆丽
  • 1篇潘一禾
  • 1篇纪秋发
  • 1篇王韶坡
  • 1篇曾坚朋
  • 1篇谭绍兵
  • 1篇陆士桢
  • 1篇郗杰英

传媒

  • 18篇中国青年研究
  • 12篇北京青年政治...
  • 8篇云南大学学报...
  • 7篇青年探索
  • 5篇中国青年政治...
  • 4篇北京观察
  • 4篇江苏行政学院...
  • 4篇青年发展论坛
  • 3篇当代青年研究
  • 3篇上海青年管理...
  • 3篇北京青年研究
  • 3篇中国青年社会...
  • 2篇人民论坛
  • 2篇新华文摘
  • 2篇北京青年工作...
  • 2篇青年学报
  • 1篇美术观察
  • 1篇江南论坛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人才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际视角下的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
2025年
代际价值观变迁研究是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变迁的一个独特视角。社会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价值观研究为代际价值观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视角和研究工具。代际价值观研究既具有不同世代价值观历时态维度分析意义,又具有不同世代价值观共时态考察价值。在我国学者代际价值观研究中,青年价值观及其变迁成为主导性角色,与之对照的是,其他世代价值观分析只是一种比较性背景。代际价值观变迁研究这一领域正在逐步拓展,不仅构成了世代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构成了青年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通过青年社会心理层面变迁反映代际变迁和社会变迁方面表现了独特的作用。
沈杰杜可欣
关键词:价值观变迁青年
德国的青年职业培训体制被引量:1
1996年
德国素有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职业培训或教育体制。其目标,不仅是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者的需求,也帮助青年提高求职和改善收入的能力。
沈杰
关键词:职业培训工作德国青年青年政策培训大纲
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局限被引量:1
2008年
如果以滞后于时代步伐的视野来看待新生代的话,都可能对这一代人身上的特质及其表现形式缺乏应有的辩证认识。
沈杰
关键词:辩证认识
我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学科发展
2001年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学自重建以来的学科发展的基本状况,分为七个主要领域:社会发展研究,社会结构研究,社会问题、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社会观念与社会心态研究,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社会学方法研究,国外社会学研究。对每一领域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针对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社会学学科长期健康发展应妥善处理的一些关系和应加以落实的几项举措。
沈杰
关键词:中国社会学
高度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新近探索
2007年
进入20世纪下半叶,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使经典现代化理论受到重大挑战。在后工业社会来临,后现代主义产生和社会理论中后现代论争这三个极其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文化背景和知识动力的影响之下,出现了高度现代化理论的诸种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后现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以及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等。高度现代化理论既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局限性的一种超越,同时又是对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扩展,因此,成为了现代化研究领域新近探索的重要成果形式。
沈杰
多元时空中的青年和青年社会学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时空分析已成为社会研究的一种新型范式。时空特质成为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变量,时空成为重要的研究框架和分析工具。当今中国社会处在一种多元时空情境中,由此导致了青年主体的特质呈现出一种相应的复杂性。青年社会学既是特定时空的产物,也必然随着时空特质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着自身重构,因为作为其研究对象的青年特质是特定时空的产物,必然随时空特质的变化而变化。这是逻辑与历史一致性的必然要求及其在另一种新时空情境中的必然呈现。
沈杰
关键词:青年青年社会学
“新人类”:一种社会学的解读被引量:15
2001年
▲“新人类”是社会发展中的短暂现象, 不必为之忧心忡忡▲中国“新人类”现象的出现是“超前性 过度世俗化”的产物▲“新人类”潜在地、超前地提出了现代化可能出现的某些“陷阱”▲与其为“新人类”炒作,不如为“新生代”
沈杰
关键词:地质年代新生代社会学青年群体消费主义
构建北京市环境风险监测体系
2006年
沈杰
关键词:自然环境资源人类社会工业化
Z世代的崛起与虚拟社会化的终结被引量:5
2023年
青年社会化的重要性最突出地表现为在社会延续或世代再生产过程中扮演中介性角色。因此,每一次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人们都会对青年社会化问题给予特别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导致青年社会化的介体和场域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青年世代尤其互联网原住民越来越生活在一种现实与所谓虚拟界限日益难以区分的世界里。在一种“线下—线上”同构的场域中,青年社会化的新质对于互联网发展初期所出现的虚拟社会化观念从一种独特角度提出了挑战,在数字化生存的Z世代身上所谓虚拟社会化已经不复存在。
沈杰陈玉真
关键词:青年社会化虚拟社会化
互联网原住民与互联网移民的代际学习被引量:15
2019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原先急剧变迁的生产领域和生活世界发生了更巨大的变化,不同世代之间在观念、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异程度正在加大。然而,在出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似乎也在生长。作为互联网时代焦点现象的互联网原住民向互联网移民的知识传授,或者说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的文化传递所引发的代际学习,正在形成一种新代际形构。这种新的代际形构既是一种学术领域,又是一种政策领域,还是一种实务领域,对于从代际融合到社会整合的静态结构层面,以及从社会延续和社会更新的动态发展维度,都体现出了新的功能。
沈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