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椎解剖形态特征的螺旋CT分析
- 下颈椎椎体的形态解剖对前柱重建和置入内固定很重要。前路颈椎钢板目前很常用于颈椎外伤、结核、肿瘤等伤病,对于稳定脊柱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怀疑颈椎损伤患者进行了分析。
- 赖志军郭汉明谢唏衷钟兰生谢惠缄蔡宏华沈军张小玲
- 关键词:颈椎损伤螺旋CT
- 文献传递
- 颈椎解剖形态特征的螺旋CT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螺旋CT分析颈椎的横断面、正中矢状面图像重建各椎体间隙高度,各椎体间宽度以及颈长肌间宽度,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移植物的选择、钢板和螺丝长度的选择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12/2005-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怀疑颈椎损伤患者60例,男30例,平均年龄(41.5±15.1)岁,女30例,平均年龄(36.5±12.1)岁。排除颈椎病理改变。60例患者行颈椎CT扫描,扫描范围C2~T1,扫描电压140kV,200~250mA,横断面扫描层厚3mm。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在横断面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正中平面的颈长肌内侧缘距离,精确到0.1mm。②测量各椎体正中平面的椎体横径。在正中矢状面重建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的上终板、椎体正中、下终板的最大前后径。②C3,C4,C5,C6下终板正中分别至C4~7,C5~7,C6~7,C7各椎体上终板正中距离。③C3,C4,C5,C6下终板前缘分别至C4~7,C5~7,C6~7,C7各椎体下终板前缘距离。结果:纳入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男女性患者C3~4,C4~5,C5~6,C6~7平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6±1.0),(5.1±0.8)mm,女性低于男性(P<0.05)。②男女性患者平均椎体间宽度分别为(26.6±4.1),(24.1±3.1)mm。男性最窄的椎体是20.3mm,位于C3,最宽的椎体是36.0mm熏位于C7。女性最窄的椎体为19.2mm,位于C3,C4,最宽的椎体是32mm,位于C7。在每一椎体水平,女性比男性的更窄(P<0.05)。③男女性患者椎体正中颈长肌内侧缘宽度平均为(14.3±2.7),(13.0±2.3)mm,女性低于男性(P<0.05)。④男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上终板、正中、下终板前后径平均为(17.4±1.5),(17.0±1.3),(18.1±1.5)mm。除C3椎体外,所有椎体平均正中前后径比上下终板前后径略小,C3椎体正中前后径比上终板前后径稍大,但比下终板前后径小。椎体前后矢状径最小13.9mm,位于C6中矢状径,最大21.5mm,位于C5下终板矢状径。女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
- 赖志军郭汉明谢晞衷钟兰生谢惠缄蔡宏华沈军张小玲
- 关键词:颈椎摄影测量法
- 颈椎解剖形态特征的螺旋CT分析
- 下颈椎椎体的形态解剖对前柱重建和置人内固定很重要。前路颈椎钢板目前很常用于颈椎外伤、结核、肿瘤等伤病,对于稳定脊柱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螺旋CT法分析了颈椎解剖形态特征。
- 赖志军郭汉明谢唏衷钟兰生谢惠缄蔡宏华沈军张小玲
- 关键词:下颈椎螺旋CT
- 文献传递
- 颈椎解剖形态特征的螺旋CT分析
- 下颈椎椎体的形态解剖对前柱重组和置入内固定很重要.前路颈椎钢板目前很常用于颈椎外伤、结核、肿瘤等伤病,对于稳定脊柱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 颈椎解剖形态特征的螺旋CT分析。
- 赖志军郭汉明谢晞衷钟兰生谢惠缄蔡宏华沈军张小玲
- 关键词:颈椎椎体置入内固定螺旋CT扫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