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丹 作品数:4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斑马鱼对垃圾渗滤液胁迫的生物标志物响应 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评价垃圾渗滤液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动物,探讨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在亚致死浓度胁迫下鱼鳃、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Na+,K+-腺苷三磷酸(ATP)酶的变化。结果表明:(1)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5.58%(体积分数,下同)、24.28%、23.18%和22.51%。(2)斑马鱼肝脏和鱼鳃中的SOD活性、GSH含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垃圾渗滤液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出水对斑马鱼的肝脏和鳃都具有损伤作用。(3)斑马鱼鱼体的SOD、GSH和Na+,K+-ATP酶对外界污染物的生物影响是敏感的,可将其作为垃圾渗滤液慢性胁迫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梅丹 周少奇 张莉祥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急性毒性 生物标志物 抗氧化防御系统 斑马鱼 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对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处置后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组成非常复杂,是一种处理难度很大的有毒有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渗滤液会对填埋场底层土壤、周边地下... 梅丹关键词:斑马鱼 垃圾渗滤液 急性毒性 抗氧化防御系统 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毒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2年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动物,探讨生活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对其鱼鳃、肝脏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Na+,K+-ATP酶等3种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96 h LC50为13.2%。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对较高,斑马鱼对垃圾渗滤液毒性的敏感性强。慢性毒性测试结果显示,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肝脏中SOD活性和GSH质量分数的诱导作用明显,对Na+,K+-ATP酶活性影响并不明显;垃圾渗滤液对斑马鱼鱼鳃中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除Na+,K+-ATP酶外,斑马鱼的抗氧化防御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渗滤液染毒胁迫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SOD和GSH均可用作垃圾渗滤液慢性胁迫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梅丹 周少奇关键词:斑马鱼 渗滤液 生物标志物 抗氧化防御系统 环境温度下短程硝化的低氧启动与维持 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模拟氨氮废水,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在中温下实现了短程硝化,并在较低温度下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以全程硝化污泥为种泥,当溶解氧浓度从3.5~4.5 mg/L降低至0.8~1.3 mg/L时,可迅速实现NO 2--N的积累,持续运行中NO 2--N的积累率稳定在80%以上。利用随季节变化温度逐渐降低的特点,在中温下实现NO2--N的积累和氨氧化菌(AOB)的优势生长,然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使AOB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当水温为13℃时NO 2--N的比积累速率为0.119 g/(gMLVSS.d)。单周期运行情况表明,游离氨(FA)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抑制作用主要在反应前期,而游离亚硝酸(FNA)、pH值的抑制作用主要在后期。 周德钧 周少奇 梅丹关键词:环境温度 溶解氧 短程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