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星

作品数:22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乳腺
  • 16篇乳腺癌
  • 16篇腺癌
  • 7篇淋巴
  • 6篇淋巴结
  • 5篇手术
  • 4篇前哨
  • 4篇前哨淋巴结
  • 4篇细胞
  • 3篇早期乳腺癌
  • 3篇受体
  • 3篇淋巴结转移
  • 3篇激素
  • 3篇保乳
  • 3篇保乳手术
  • 2篇蛋白
  • 2篇腋窝
  • 2篇腋窝淋巴结
  • 2篇预后
  • 2篇乳腺癌术

机构

  • 22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2篇杨红星
  • 15篇王阳
  • 15篇贾国丛
  • 12篇常庆龙
  • 5篇陈雨婷
  • 2篇郭盼盼
  • 2篇翟保平
  • 2篇赵军
  • 2篇王金礼
  • 1篇王尧河
  • 1篇袁田
  • 1篇李阳
  • 1篇陈冰

传媒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生殖健康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乳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粒细胞肉瘤(GS)又称“绿色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髓外由未成熟的髓样细胞构成的髓外实质性肿瘤,易误诊为癌或者非霍奇金淋巴瘤。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贾国丛王阳杨红星王金礼赵军郭盼盼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乳腺免疫组化化疗
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术中维持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组)和75例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维持0.5μg/(kg·h)的速率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1.0μg/kg的0.9%NaCl溶液,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药物使用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VAS及Ramsay评分、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维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瑞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60 min、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 h的Ramsay评分低于术后2 h,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高于术后2 h,而对照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低于术后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中维持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无不良影响,同时对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杨红星贾国丛王阳
关键词:麻醉乳腺癌根治术T淋巴细胞
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放疗和多西他赛分别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2例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第一天静滴)联合卡培他滨(1 900 mg/m^2,bid,po,连服14天,停药7天)方案治疗,试验组采用卡培他滨(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步放疗方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1年存活率、毒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1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提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效果优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可更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常庆龙杨红星贾国丛翟保平
关键词:放疗多西他赛卡培他滨乳腺癌脑转移
血清HER2 ECD+VEGF+HE4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片段(HER2 ECD)、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HER2 ECD+VEGF+HE4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诊断价值,以期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复发转移患者34例(复发组),术后未复发转移患者52例(未复发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的血清HER2 ECD、VEGF、HE4水平。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的诊断效能。结果复发组患者的血清HER2 ECD、VEGF、HE4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组患者的血清VEGF、HE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R2 ECD+VEGF+HE4联合检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88.24%(30/34),特异度为86.54%(45/52),漏诊率为11.76%(4/34),误诊率为13.46%(7/52)。结论血清HER2 ECD+VEGF+HE4联合检测较三者单独检测能够提高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常庆龙杨红星贾国丛王阳
关键词:乳腺癌复发转移
乳腺癌行保乳手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行保乳手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及对外周血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影响。方法选取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清除淋巴结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5天时,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癌抗原15-3水平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外周血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5天时,观察组患者外周血VCAM-1、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013,P=0.314)。结论保乳手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效果明显,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且并未增加外周血VCAM-1、ICAM-1的表达,具有安全性。
常庆龙杨红星翟保平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52例新生儿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2005-07—2010-07间,郑州大学三附院共收治52例新生儿急性乳腺炎。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血常规等辅助检查结果,给予口服抗生素与局部湿热敷治疗;形成脓肿者,行切开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经局部湿热敷及口服抗生素痊愈。6例并发脓肿患儿,经切开引流治愈。结论早产低体质量新生儿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抗生素治疗,可预防脓肿形成。
常庆龙杨红星王阳贾国丛
关键词:新生儿乳腺炎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手术)及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改良根治术),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疗效较传统手术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杨红星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手术
去泛素化酶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22(USP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9月到2020年1月手术切除的76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乳腺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乳腺癌细胞MCF-7构建USP22敲降(USP22 KD组)和对照细胞系(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分析两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分析两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两组细胞肿瘤干细胞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分析两组细胞BMI1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USP22蛋白平均表达水平(1.08±0.21)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6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90,P<0.05)。USP22 KD组细胞吸光度(A)值(1.39±0.17)明显低于对照组(2.1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8,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USP22 KD组细胞迁移数量[(73.40±9.9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113.61±11.4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2,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3.27±0.56)%]明显低于USP22 KD组[(19.49±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1,P<0.05)。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75.41±6.77)%]明显高于USP22 KD组[(36.2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0,P<0.05)。对照组细胞SOX2、OCT4和Nanog mRNA表达水平(1.04±0.10、1.06±0.07、1.06±0.078)明显高于USP22 KD组(0.44±0.08、0.54±0.05、0.5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18、12.100、10.030,P<0.05)。癌旁组织BIM1蛋白平均表达水平(1.02±0.18)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8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90,P<0.05)。对照组细胞BIM1表达水平(2.24±0.16)明显高于USP22 KD组(1.2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杨红星王阳陈雨婷赵波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凋亡干细胞特性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索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高危因素,为腋窝淋巴结的个体化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2015-05—2017-05间收治的12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各项临床变量与早期乳腺癌腋窝SLN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等变量在SLN转移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继续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是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7.000,P=0.001)。结论脉管浸润可作为预测早期乳腺癌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红星常庆龙贾国丛陈雨婷王阳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疼痛及患者预后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究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疼痛及患者预后。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对照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患者乳腺良性肿块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69例。研究组实施微创旋切手术,常规组实施传统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SS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满意率(82.61%)明显高于常规组(57.97%),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肿块切除率均为100%,且随访三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旋切手术具有术时短、切口小、VSS评分低、疼痛感小等优点,而传统切除术后具有高切除率,两种术式均存在优缺点,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王阳贾国丛常庆龙杨红星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