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淑霞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铜基
  • 2篇铜基复合
  • 2篇铜基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点腐蚀
  • 1篇镀铜
  • 1篇润湿
  • 1篇润湿性
  • 1篇碳纤维
  • 1篇碳纤维增强
  • 1篇组织及性能
  • 1篇纤维增强
  • 1篇金属
  • 1篇金属铜
  • 1篇晶间
  • 1篇晶间腐蚀
  • 1篇化合物
  • 1篇化学镀
  • 1篇化学镀铜

机构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杨淑霞
  • 2篇梅炳初
  • 2篇王敬平
  • 2篇周卫兵
  • 1篇王苹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稀有金属快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NTs/Ti<,3>SiC<,2>/Cu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研究
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化学性能稳定,抗腐蚀性能好,目前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其强度、抗磨损和高温蠕变等性能却比较差。碳纳米管(CNTs)自发现以来,因其具有高的长径比和超强力学性能、高的电导率...
杨淑霞
关键词:金属铜铜基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新型层状化合物Ti_2AlC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3
2009年
热压烧结得到高纯致密的Ti2AlC块体.将Ti2AlC在浓的和稀的HNO3、HCl及H2SO4溶液中浸泡,得到试样的腐蚀速率及腐蚀类型.电化学方法测量试样在三种稀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浸泡腐蚀实验发现,Ti2AlC在酸中的腐蚀类型由点腐蚀发展到晶间腐蚀最后为剥蚀,腐蚀速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其中在浓HNO3中腐蚀速率最大,稀HCl的腐蚀速率最小.除H2SO4外,Ti2AlC在浓酸溶液中的腐蚀率均大于其稀溶液.电化学实验表明,在稀HNO3中自腐蚀电流最小,自腐蚀电位最大.稀H2SO4自腐蚀电流最大.在三种稀溶液中均出现钝化,其中稀H2SO4维钝区间最宽.
王敬平梅炳初周卫兵王苹杨淑霞
关键词:TI2ALC点腐蚀晶间腐蚀剥蚀极化曲线
碳纤维增强Cu-Ti_3SiC_2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电镀Cu碳纤维(Cf)与化学镀Cu的Ti3SiC2粉及Cu粉进行湿混,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Cf增强的Cu-Ti3SiC2复合材料。研究了其致密度、电阻率、维氏硬度随Cf,Ti3SiC2含量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Ti3SiC2体积含量为20%,Cf体积含量为8%时,制备的Cf增强Cu-Ti3SiC2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好。Cf镀Cu和Ti3SiC2镀Cu改善了它们和Cu的润湿性,从而提高了相互之间的结合强度是复合材料获得良好综合性能的基本原因。
杨淑霞梅炳初周卫兵王敬平
关键词:碳纤维TI3SIC2铜基复合材料润湿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