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满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新生儿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骨
  • 2篇四肢骨折
  • 2篇胎儿
  • 2篇自动活检
  • 2篇活检
  • 2篇畸形
  • 2篇骨折
  • 2篇超声诊断
  • 1篇单臂
  • 1篇单臂外固定
  • 1篇单臂外固定支...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出血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结石

机构

  • 9篇佳木斯市中心...
  • 6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作者

  • 15篇李玉满
  • 7篇赵洪斌
  • 5篇谭慧敏
  • 5篇肖丽达
  • 5篇马洪
  • 5篇邹志强
  • 5篇张广俊
  • 4篇周敏
  • 2篇余晋涛
  • 2篇王剑平
  • 2篇夏宏伟
  • 2篇崔丽
  • 1篇杜国平
  • 1篇杨欣
  • 1篇赵洪斌
  • 1篇张武
  • 1篇张朝奎
  • 1篇李铁男
  • 1篇程卫华
  • 1篇金萍

传媒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佳木斯医学院...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二维超声图像与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寻求超声检查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分期的诊断标准。方法通过对3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脏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分析,总结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结果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度、重度和坏死后肝硬化所做病理分期的诊断具有显著性意义,对轻度早期慢性乙型肝炎超声检查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检查可做出病理学分期的诊断。
李玉满赵洪斌周敏
关键词:二维超声图像病毒性肝炎患者病理结果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病理学分期
规范化切面在胎儿超声筛查中的临床研究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60万畸形儿出生,占总出生率的2.7%,畸形儿的出生不仅易引发医疗纠纷,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胎儿超声筛查方法,以提高产前胎儿畸...
肖丽达谭慧敏马洪余晋涛李玉满邹志强张广俊周敏
关键词:胎儿畸形超声诊断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对颈椎各横突孔间椎动脉的观察与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研究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通过对30例正常人及37例临床上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者的检测,对其血管解剖位置、内径、椎动脉血流参数做了统计学检查。结果:①正常人颈椎各横突孔间的VA内径无明显差别,正常VA内径左侧优势于右侧;②二维图像,疾病组患侧椎动脉狭窄、内径<3mm,椎动脉走行弯曲,血管内壁不光滑,血管走行常有变异;③频谱多普勒:患侧VP、Q值降低,VP<35.28cm/s、Q<112.88ml/d、血流改变时WI下降、WI<0.58。外周阴力增大时,RI增高,HT延长;④彩色多普勒:椎动脉血流束变细,供血不足时增益调节至最低才能显示细条状血流束。结论:超声显象技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确有实用价值。
李玉满赵洪斌李莉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彩色多普勒
超声在胆道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道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外伤性患者的胆囊内移动性异常回声的形态、大小、回声水平及其演变进行记录分析,总结胆道出血性疾病的胆囊积血声像图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胆囊积血图像分为3种类型:弥漫细小回声型;成堆等回声型;成团强回声型。胆囊积血完全消失最短时间在外伤后3个月,最长时间在外伤后9个月。结论结合病史及超声对胆囊积血的监测,能为临床提供胆道出血的存在及胆道出血病情变化的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诊断胆道出血的间接有效的方法。
肖丽达谭慧敏马洪李玉满邹志强张广俊
关键词:胆道出血超声诊断
规范化切面在胎儿超声筛查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切面在胎儿超声筛查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规范化切面扫查对3525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筛查,并对照采用常规切面扫查对2528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筛查的结果,进行这两种筛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随访结果的Kappa一致性的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规范化切面扫查筛查胎儿畸形78例,其敏感性95.12%,特异性99.97%,阳性预测值98.73%,阴性预测值99.92%;常规切面扫查筛查胎儿畸形24例,其敏感性75.00%,特异性99.96%,阳性预测值96.00%,阴性预测值99.72%;规范化切面扫查及常规切面扫查与临床随访结果的一致性研究Kappa值分别为0.9744、0.8431。结论:规范化切面扫查比常规切面扫查筛查胎儿畸形的有效性明显提高,是筛查胎儿畸形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肖丽达谭慧敏马洪余晋涛李玉满邹志强张广俊周敏
关键词:畸形胎儿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部脱套伤
1998年
赵洪斌王雅清李玉满
关键词:外科皮瓣手部脱套伤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HIE心功能动态检测研究
2000年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 3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心功能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患有HIE新生儿的各项参数均低于正常组 (P <0 .0 1) ,治疗后 3天逐渐恢复 ,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
吴玲李玉满程卫华陈文学张朝奎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心功能
简易法超声引导连续可调性自动活检技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简易法超声引导连续可调性自动活检技术的临床研究姜桂君,张武,廖壁城,邵铭华,郭圣为,郑智红,李玉满,张永诚,范彦秋我们试用了先进的连续可调式自动活检枪,采用"手扶导针法、十字线标位引导法"等简易方法,对65例甲状腺、肺、肝、肾、胰、胆囊、前列腺等器官...
姜桂君张武廖壁城邵铭华郭圣为郑智红李玉满张永诚范彦秋
关键词:活检自动活检技术超声波
实时超声对新生儿胆道显影规律与新生儿黄疸疾病的研究
1999年
李玉满赵洪斌夏宏伟崔丽王剑平
关键词:实时超声新生儿黄疸
急性消化道穿孔疾病的超声影像分析
1998年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对消化道穿孔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以便治疗.方法本组10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72例,女34例,年龄5岁~62岁,全部患者均有腹部剧烈及持续性疼痛,并有压痛、反跳痛、板状腹等.均经B超x线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采用日本实时线阵超声诊断仪SAL-32B,频率SMHz,EUB-240,频率3.75MHz.患者取平卧位,常规从上到下检查,发现有腹壁或膈下间隙游离气体时,变换体位观察气体有否随体位移动.探头做纵、横和多方位扫查,观察并记录病灶的大小、范围,与周围毗邻的关系,以及周围肠管的变化、腹腔液体情况等.结果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比,其中胃、十二指肠穿孔68例,超声检查阳性64例,X线阳性57例.阑尾炎穿孔22例,超声检查阳性19例,X线阳性15例.外伤肠穿孔超声检查阳性12例,X线阳性6例.超声检查符合率为89.62%(95/106),X线检查符合率为73.58%(78/106).主要的超声影像特点为:①膈下、肝脾前间隙的游离气体,这是消化道穿孔疾病的间接影像.②腹腔局部游离气体,多数是外伤以后在腹腔局部形成的.③腹部低回声四块伴局部少量液体.一般在穿孔较小的患者,由于渗出液或残留物刺激周围组织而形成.结论超声诊断急性消化道穿孔疾病是最佳的检查方法,其敏感性?
李玉满赵洪斌崔丽金萍夏宏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