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慧
-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绥化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师德规格"引论
- 2004年
- 对师德规格问题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对师德规格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教师的要求,针对师德规格应达到的要求和水平作了较翔实的论述。
- 李淑慧
- 关键词:现代教师素质教育
- 略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4
- 2006年
- 高校是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影响着社会、党和政府对高校办学的满意程度。因此。重视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形势紧迫。在开展创业创新教育中,应回应时代发展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需求,做各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努力,理清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创业创新教育的实践性途径。
- 祝春梅宋文军李淑慧
-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合作育人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支队伍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承担着主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合作育人工作以其注重优化教育环境的工作职能、极具亲和力的工作理念和专业的工作方法,在学生生活中呈现出独特的吸引力,它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需要,更符合"以学生为本"的要求,这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启示和借鉴,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发展。
- 李为民李淑慧
- 关键词:高校
- 德育目标与提高德育效力谫论
- 2005年
- 德育目标过高或过低影响德育效力,德育目标的多元化也直接影响德育效力。提高德育效力,要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体系,德育目标要有层次,要关注德育目标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学校的德育目标要培养爱自己、关心他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 李淑慧
- 关键词:德育目标德育效力
-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被引量:5
- 2011年
-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特别是办好地方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首当其冲,如何深入了解和把握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 李为民李淑慧
-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
- 制度创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选择被引量:9
- 2008年
- 制度创新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确立体现学术本位的管理体制,为学术权力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以制度创新引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 李淑慧
-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 法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被引量:21
- 2007年
-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更是国家法制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寄托着国家的未来,搞好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有利于他们完善自身的人格和道德规范,特别是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同国民法治意识教育相联系,更有利于指引和保障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并进一步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 李淑慧
-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
- 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机遇与挑战被引量:6
- 2014年
- 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或者将网络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概念和新实践。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还有待于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机遇与挑战试作分析。
- 李淑慧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关于构建高校大德育体系的思考被引量:6
- 2006年
-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严格说来与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想很好地解决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目标,必须树立大德育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大德育体系,挖掘道德教育的有效资源,发挥教育合力优势,走大德育发展道路。
- 祝春梅宋文军李淑慧
- 关键词:高校大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