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咏梅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灌肠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雄花

机构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州花海药业...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李咏梅
  • 4篇黎行山
  • 4篇钟淑娟
  • 2篇廖华卫
  • 1篇朱柏珍
  • 1篇骆春华
  • 1篇朱莉娜
  • 1篇李静
  • 1篇罗骞
  • 1篇杨晓
  • 1篇陈燕红
  • 1篇杨欣
  • 1篇郑思超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地灌肠液中芦丁的含量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地灌肠液中芦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2(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32∶68),检测波长为257 nm,流速为1.0 m L/min。结果芦丁线性范围为0.827 4-4.137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稳定,可用于花地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李咏梅周小忠钟淑娟罗思婧江伟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苯脲缓释微丸胶囊主药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格列苯脲缓释微丸胶囊中格列苯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Waters Xterra RP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30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格列苯脲进样量在0.5~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0.8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李咏梅廖华卫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冬青煎剂浸泡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毛冬青煎剂浸泡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毛冬青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等全身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以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毛冬青组采取毛冬青煎剂浸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愈合评分;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毛冬青组治愈率、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1);毛冬青组对比常规组伤口愈合时间更短、愈合评分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毛冬青组与常规组比较,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毛冬青煎剂浸泡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升愈合质量,还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
罗骞黄运英李咏梅黎行山
关键词:浸泡糖尿病足
某院485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抽取本院2011-10~2012-09出院的485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率达85.57%,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使用最多的是五水头孢唑啉392例,占77.78%,其次是头孢硫脒21例,占4.17%,394例患者于术前0.5~2 h给药,176例术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大于48 h。结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现状与卫生部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
黎行山李咏梅杨晓陈燕红
关键词: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合理用药
HPLC法测定天麻定眩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
2014年
目的建立天麻定眩胶囊中天麻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inchromODS—BP(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1:2: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40%;进样体积:10μL。结果天麻素在15.09~503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4%,RSD=2.52%(n=6)。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天麻定眩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李咏梅廖华卫
关键词:天麻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根据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我院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NET5.4软件对我院2011年分离的1754株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全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1754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101株、占62.8%),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其次是革兰阳性菌(533株、占30.4%),常见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肠球菌。10种抗菌药物DDDs排序结果显示,排在前3位的是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结论我院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尽早明确病原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朱柏珍骆春华李咏梅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用药频度
花地灌肠剂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正交试验法筛选花地灌肠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加权评分法,以芦丁含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花地灌肠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处方量的药材加入11倍水,浸泡0.5 h,提取3次,每次2.5 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单可行,为花地灌肠剂的成型工艺奠定了基础。
李咏梅梁福尧钟淑娟蔡铠光江伟鹏
关键词:正交试验
双嘧达莫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建立大鼠AD模型,选用敞箱试验、Morris水迷宫试验和避暗试验评价双嘧达莫的抗AD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海马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和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核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双嘧达莫连续给药对大鼠的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增加AD大鼠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和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延长AD大鼠进入暗室潜伏期;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β_(25-35)注射大鼠海马cAMP含量、p-CREB蛋白表达、BDNF mRNA表达显著减少,NF-κB p65蛋白及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则明显增加,而双嘧达莫均能不同程度逆转Aβ_(25-35)引起的变化。结论双嘧达莫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海马cAMP/CREB/BDNF信号通路和抑制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钟淑娟郑思超李咏梅黎行山苏瑞真丘秀玉
关键词:双嘧达莫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学习记忆
我院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提高门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随机选择1 000例门诊患者,采用自拟问卷进行调查,评判其用药依从性,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进一步进行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调查,据此提出门诊药师的干预措施。结果:共发出1 000份问卷并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100.00%。1 000例门诊患者中,依从性差的患者共计426例,比例为42.60%,其中过早停止用药311例,占73.00%;漏服218例,占51.17%;服药时间错误179例,占42.02%;超剂量及剂量不足86例,占20.19%;随意换药46例,占10.80%;拒绝用药11例,占2.58%。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中,患者自身因素261例,占61.27%;不良反应因素143例,占33.57%;治疗方案因素89例,占20.89%;药品因素174例,占40.85%;医师和药师因素146例,占34.27%;社会因素71例,占16.67%。结论:用药依从性差是门诊患者常见现象,其表现类型呈现多元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引起门诊药师的足够重视。建议门诊药师采取针对性、系统性的干预措施,如简化治疗方案、提供全程化标准化药学服务、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加强高风险药品监管等,以提高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李咏梅朱莉娜
关键词:用药依从性门诊患者药师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杜仲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比较杜仲皮、叶、雄花及籽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部位总黄酮含量;以半数清除/还原浓度(IC_(50))值为评价指标,对各部位样品进行清除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试验以及对铜离子(Cu^(2+))的还原能力试验,并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杜仲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为叶>雄花>皮>籽,其中除杜仲皮与籽总黄酮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部位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样品对ATBS^+、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由强到弱为叶>雄花>籽>皮,其中除杜仲叶与雄花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部位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样品对Cu^(2+)还原能力由强到弱为叶>雄花>皮>籽,其中叶、雄花与皮、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叶与雄花部位总黄酮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可进行相应的开发利用以弥补传统药用部位杜仲皮资源的不足。
钟淑娟杨欣李静李咏梅黎行山
关键词:雄花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