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98例作为胃癌组,同期进行胃镜检查并切除息肉的胃息肉患者77例作为胃息肉组。对比两组入组即刻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灶组织中胃癌相关增殖、侵袭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低于胃息肉组,胃泌素-17含量高于胃息肉组(P<0.05)。胃癌组病灶组织中增殖基因Gli1、Septin2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Klotho 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侵袭基因FHL2、IGF1R、FMNL2、Exosomes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GKN2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P<0.05)。相关性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直接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且含量水平可反映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
- 郭俊贤李丽萍
- 关键词:原发性胃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增殖
- 基于多学科团队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在结肠癌(C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行CC根治术的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MDT营养组,各49例;所有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营养干预,MDT营养组实施基于MDT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营养和Ig水平状况。结果:MDT营养组各胃肠功能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MDT营养组的体脂率、TP、ALB高于对照组,PG-SGA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MDT营养组的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DT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有助于促进CC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机体营养和Ig水平。
- 秦艳红李丽萍马艳艳
- 关键词:MDT个体化营养结肠癌胃肠功能
- 针对HBV—P基因的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编码区、能在体内转录产生发夹状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观察RNA干扰对HBsAg、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P基因区特异序列,构建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其与1.3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3共转染HepG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用ELISA法对HepG2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HBsAg、HBeAg的检测;于转染后72小时通过FQ-PCR法分析RNA干扰作用对HBVDNA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P基因区的siRNA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siHBV/p,并发现它能明显抑制HBsAg及HBeAg的分泌,转染后第二天抑制率达高峰,分别为84%、65%。FQ—PCR结果也证实了转染72小时后,随psiHBV/p比例的升高,其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结论成功构建的psiHBV/p,它能在体内持续转录产生针对P基因转录体的发夹状siRNA;在细胞水平上,体内转录产生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特异序列的siRNA对共转染的重组载体pHBV1.3有显著和特异的抑制作用。
- 李自显李丽萍丁大瑞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RNA干扰基因治疗
- 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986例分析
- 目的分析探讨内镜应用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安全性。方法对胃肠镜检查中发现的息肉患者经术前准备后,根据息肉的性状及蒂的形态分别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电凝烧灼术、热活检钳钳取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986例消化道息肉患者...
- 李丽萍贾朝京
-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高频电治疗止血药物
- 文献传递
- 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熊去氧胆酸钠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熊去氧胆酸钠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钠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浆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采用反流病诊断问卷及胃食管反流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定两组症状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反流病诊断问卷及胃食管反流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熊去氧胆酸钠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可调节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李自显李丽萍张振洋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莫沙必利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