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亚武
- 作品数:138 被引量:1,218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岩石球砾弹塑性碰撞能耗分析及数值模拟
- 2020年
- 落石在接触过程中的法向恢复系数是影响其运动轨迹的关键因素。为了揭示落石碰撞法向恢复系数的力学机理,采用ABAQUS建立岩石球砾弹塑性接触模型,模拟落石与弹性平板的接触行为,揭示材料参数(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抗拉强度)对法向恢复系数及速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黏聚力减小时,法向恢复系数随之减小且随速度变化的斜率减小;内摩擦角具有类似的效应,且内摩擦角大小决定了接触中心是否产生弹性核。针对大理岩球砾室内碰撞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本模型可以用于实际更大尺寸的落石碰撞模拟中,为防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王珂曾亚武叶阳
- 关键词:岩石力学有限元法
- 超长嵌岩群桩承载特性研究
- 本文采用简易混合法和大型离心机模型试验两种方法研究了桩长 L=50m、80m、120m(桩径均为 D=3.4m)三种桩长方案嵌岩群桩的承载特性,重点研究了超长嵌岩群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桩顶荷载分布规律,桩身轴力沿桩长...
- 王海志曾亚武夏冲
- 关键词:群桩混合法非线性
- 文献传递
- 岩石矿物细胞元模型的精细模拟试验验证被引量:1
- 2014年
- 根据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的基本思想,运用非均质岩石材料精细模拟试验方法,完成了考虑2类不同矿物细胞元构成的非均质岩石精细模型试件的制作,利用非均质岩石模型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均质岩石材料的变形特征由其组成矿物细胞元的变形特征决定;非均质岩石模型试件的弹性模量、极限强度等力学参数受矿物细胞元的影响较大;非均质岩石材料的宏观力学参数可用细观力学参数的平均值来表示,验证了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非均质岩石材料力学特性研究中的相关结论,为利用岩石矿物细胞元随机性参数赋值方法进行岩石材料非均质特性的研究提供了物理试验支撑.
- 曾亚武王勇凯丁世伟李士平罗荣
- 关键词:单轴压缩试验
- 基于相对湿度场和变模量本构的岩土膨胀分析模型被引量:2
- 2023年
- 随着含水率(湿度)的增加,红层黏土(岩)会表现出体积膨胀和吸水软化的双重特征,这是诱发红层滑坡和路基隆起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为研究含水率对受荷岩土体变形的影响,本文在湿度应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含水率归一化处理,提出基于相对湿度的变模量本构,建立岩土膨胀分析模型;以固结黏土和红层黏土岩为研究对象,开展膨胀和吸水软化试验。结果表明:膨胀试验中,黏土岩和固结土的侧限膨胀率分别为0.345和0.205,膨胀应力分别为225.0和112.5 kPa,黏土岩具有更强的膨胀能力;固结土吸水效率更高,能够更快地达到膨胀平衡状态。软化试验中,干燥状态下黏土岩的压缩模量较大,但吸水过程中模量的衰减也较快,饱和状态下固结土与黏土岩的压缩模量基本相同。基于试验数据,对本文模型的稳态参数进行反演,并基于已标定的分析模型对侧限膨胀试验进行模拟,一方面,验证本文方法在稳态分析时的适用性;另一方面,给出了相对湿度场平均扩散率K的标定方法。以圆形洞室遇水问题为算例,进行了稳态理论计算和瞬态数值计算,以说明本文模型在应用于岩土膨胀大变形分析时的优越性。本文分析模型参数易获得,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高,可为红层膨胀岩和膨胀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 程树范曾亚武叶阳高睿李涵
- 基于信息更新和残差修正的深基坑变形灰色预测研究
-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考虑数据更新和残差修正的深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强调了实时推进仿真的理念。通过组合常规GM(1,1)、残差修正模型和数据更新设计了几种复杂程度不一的计算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程序图框。以Matlab为...
- 颜敬曾亚武高睿
-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灰色预测信息更新
- 基于PFC^(2D)数值模拟的交替压裂中应力阴影效应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为了探究应力阴影效应对交替压裂中压裂间距选取的影响,基于优化后的颗粒流离散元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模拟并分析了双初始水力裂缝下因应力阴影效应产生的诱导应力的分布情况,并与理论解析解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应力阴影效应在不同各向异性地应力场及初始压裂间距条件下对新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及扩展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各向异性应力场不改变裂缝周边的应力场,不影响新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随着初始压裂间距的减小,应力阴影效应增强,新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逐渐增加。初始水力裂缝间距与初始各向异性应力场共同影响新水力裂缝的扩展形态,随着初始水力裂缝间距或初始水平地应力场差异系数的增大,应力阴影对新水力裂缝的扩展方向的影响逐步减弱;初始水力裂缝对新水力裂缝的扩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交替压裂中压裂间距的优化进行了定性的探讨。
- 夏磊曾亚武
- 关键词:流固耦合水力裂缝起裂压力
- 线性与三线性软化材料的单轴拉伸应变局部化
- 基于梯度塑性理论,考虑了应变局部化,分别在线性应变软化和三线性应变软化条件下,推导出了岩石试样在单轴拉伸情况下局部塑性拉伸应变分布解析式和全程应力一应变曲线的解析式,并且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理路的合理性.
- 黎玲曾亚武
- 关键词:岩石单轴拉伸应变局部化梯度塑性理论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村水库大坝安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33
- 2019年
- 基于《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构建了农村地区水库大坝安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选取17个一级影响因素、5个二级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一级权重和二级权重。该方法充分地体现了因素相对重要性比较的模糊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不足,明确了隶属函数的意义,对正态分布隶属函数进行修正,使隶属函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采用多位专家评分的办法给出定性指标的量化值,以便得出单因素的隶属度使得因素隶属度更加合理和可信。最后,分别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运用该方法对某农村地区水库大坝安全性进行评价,其结果合理,可供工程实践参考和借鉴。
- 陈曦曾亚武刘伟
-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法
- 隧道突泥破坏的耦合格子Boltzmann-离散元法模拟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探究隧道突泥灾害的灾变机制,开发了耦合格子Boltzmann–离散元法(LBM-DEM)数值计算平台并对隧道突泥破坏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致灾介质颗粒黏结强度、水压力及突泥口尺寸等因素对隧道突泥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LBM-DEM模拟能再现隧道突泥破坏"启动、加速、缓慢和稳定"等连续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无黏结的致灾介质突泥破坏形态近似为直线,有一定黏结强度的致灾介质突泥破坏形态总体呈圆弧或抛物线状,突泥破坏区扩展范围和稳定后的突泥量随着颗粒间黏结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水压力越大,突泥灾害发生后突泥量增长越快,最终的突泥量也越大,且颗粒间黏结强度较大时水压力的这种影响越显著;当致灾介质颗粒间无黏结时,不同突泥口尺寸的模型在稳定后突泥量和破坏区范围基本相同,而当颗粒间形成一定强度的黏结后,突泥口尺寸越大,突泥灾害发生后突泥量增长越快,稳定后的突泥量也越多;隧道突泥破坏是致灾岩土介质、水压和开挖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 金磊曾亚武程涛李晶晶
- 关键词:突泥
-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在隧道工程中地下水与隧道有着复杂的联系。建设施工时期隧道开挖将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大量的涌水会影响隧道施工,甚至出现突水突泥事故。隧道运营阶段地下水的涌入将影响隧道服务水平和隧道安全稳定。隧道受地下水影响的同时地下水环境也因隧道而受到影响,由于隧道的存在造成了地下水环境的改变,随着隧道大量疏干地下水,形成了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恶化。本文结合我国隧道建设中所遇到的水害实例情况,分析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水害的原因。通过水害成因分析对处理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 李国杜欣曾亚武
- 关键词:隧道地下水环境水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