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HPLC紫外法同时检测生鲜乳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的HPLC紫外检测法.[方法]采用10%三氯乙酸为提取液,直接从生鲜乳中提取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并进行HPLC检测.[结果]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为5μg/L,在10~200 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平均回收率为84%~ 112%,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不仅除蛋白和脂肪效果好,而且回收率较为理想,可以很好满足确证方法的要求,且重现性好.
- 陈海荣吕世明谭艾娟张剑勇侯改成撒召旭韦嫔曹敏
- 关键词: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法
- 贵州部分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ESBLs基因型检测被引量:21
- 2016年
- 为了解贵州地区规模养猪场大肠杆菌菌株耐药情况和ESBLs基因型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方法对采自贵州省4个地区规模养猪场的164株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产ESBLs菌的检测,并用PCR方法对TEM、SHV、OXA-1和CTX-M-1 4种常见ESBLs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4株大肠杆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是头孢噻呋93.29%、氨苄西林87.19%、四环素86.59%、庆大霉素81.10%、链霉素53.66%、多黏菌素51.83%、环丙沙星53.05%、卡那霉素47.56%、金霉素34.76%和氟苯尼考21.95%,且大多为多重耐药,其中检测出ESBLs阳性菌株137株,阳性率为83.54%,各个地区的检出率不同;137株产ESBLs大肠杆菌中,TEM、SHV、OXA-1和CTX-M-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0.51%、70.07%、51.82%和43.07%,且多为复合基因型耐药菌株,各地区的各种基因检出率不同。试验结果表明,贵州部分地区的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ESBLs菌株的检出率很高,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也极高,且多为复合基因型耐药菌株,应加强当地产酶耐药菌的监测和研究,有效防制此类细菌引发的疾病。
- 曹敏谭艾娟吕世明常鑫丁昌庆陈婷王珍燕
- 关键词: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ESBLS基因型
- 7种天然化合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增敏机制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为了逆转由β-内酰胺酶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能够抑制β-内酰胺酶的7种天然化合物,并应用"棋盘法"分别测定它们与抗生素联用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槲皮素、香紫苏醇、木犀草素、苦参碱、大蒜素和五味子甲素对β-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均可增加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杆菌敏感性,且其增加程度与其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强度呈正相关,表明此7种天然化合物增加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杆菌敏感性的机制是通过抑制大肠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免于水解而发挥作用的。该研究为解决由β-内酰胺酶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吕世明谭艾娟曹敏丁昌庆
- 关键词:大肠杆菌Β-内酰胺酶增敏作用天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