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典顺
- 作品数:97 被引量:154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自由的尘世根基
- 本文以自由问题为切入点,对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重要著作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把黑格尔的法哲学置入近代以来的哲学史上,并对其理论背景进行了学术上的清理,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深层课题是要克服现代性自由观的...
- 曹典顺
- 关键词:法哲学天国尘世
- 市民社会批判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
- 2009年
- 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部分学者还提出了建立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构想。为了让人们记住市民社会研究中的历史教训,本文就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态度进行探讨。文章首先从思想史的视界来分析,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理论起点是市民社会研究。我们认为,马克思之所以研究市民社会,的确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使命社会的重要性。从逻辑上看,重要并不意味着认可,所以,文章接下来分析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彻底批判———经济学研究。最后,本文论证了马克思新世界观诞生的出发点是源于对市民社会及其理论的批判。
- 曹典顺
- 关键词:市民社会新世界观
- 个人与社会分离的哲学旨趣
- 2006年
- 如何建构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而且需要哲学的论证。哲学一直从理性化的角度把握思想中的时代,并为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理论学说。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哲学的发展史中吸取营养,必然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分离的当代哲学旨趣。
- 曹典顺
- 关键词:社会以人为本
- 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建构逻辑
- 2020年
- 马克思社会建设的构筑逻辑就是现实自由理论逻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消解现代性哲学的个人主体性自由观和黑格尔哲学的思辨自由观的弊端。现实自由逻辑的理论合法性在于,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精神境界普遍高尚,以及“三大差别”的最终消失,使得人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即实现了人的自由存在。
- 曹典顺
- 关键词:个人主体性黑格尔哲学自由观必然王国自由王国
-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创新被引量:1
- 2014年
- 当下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概念,已经不是仅仅指代研究方法的意蕴,而是指包含形态等要素、具有'综合意蕴'的创新研究。蕴含形态存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经历了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向'实践唯物主义'范式转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向'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转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转换等三次大的范式转换,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范式,'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范式和'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等四次大范式创新。
- 曹典顺张丽霞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哲学原理研究与多元体系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范式
- 2018年
- 如果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原理研究范式与教科书研究范式在内容上相互缠绕而不容易区分,那么,原理研究范式与部门哲学研究范式在研究问题上的关联也是不容易区别。就研究视域而言,原理研究范式与部门哲学研究范式的差别亦是明显的,即原理研究范式的立足点是哲学原理的理论本身,而部门哲学的立足点是涉及相关哲学原理的学科方向。从研究视域的视角理解原理研究范式,原理研究范式不仅呈现出哲学原理研究的专属性,而且呈现出哲学原理视域的体系多元性。哲学原理研究的专属性根源于哲学原理选择上的差异化,哲学原理视域的体系多元性表现为原理体系构筑的差异化和不同原理体系之间的差异化。
- 曹典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国道路”哲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辨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道路哲学研究的"元问题"首先就是核心概念的辨析。"中国特色"、"价值共识"与"中国价值",不仅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重要概念,也是最充满歧义和质疑的理论困难。"中国特色"不是每个公民的主观任意,它是中国道路践行中的"公民意识总和",即"中国道路"的"价值共识"。作为中国公民"精神路标"的"价值共识"不能脱离"中国特色",换言之,"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的"精神路标"。"中国价值"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也是具有"世界价值"意蕴的"价值共识"。
- 曹典顺
- 基于中国道路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逻辑被引量:8
- 2021年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逻辑问题,是指在肯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客观性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怎样存在的问题。二者讨论的核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后者是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二者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问题或称中国道路的哲学逻辑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现实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事实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丰富化的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创新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范式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学术性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文明化特征,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文化性存在。
- 曹典顺
- 关键词:文化存在
- “真理的标准”的时代性与“当代真理的标准”被引量:1
- 2011年
- 真理标准包含"真理的"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标准两个方面,无论是"真理的"标准,还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逐渐由元哲学问题发展为公共性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因为"真理的标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根源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具体说,现代公共性哲学的视域里,真理的标准根源于公共性生活,是选择性的合法化问题。当代社会,由于这种选择性的前提是"公共性"原则,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人民的利益,就理应是最为合法的真理标准。当代中国,作为公共生活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人民至上思想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与公共性哲学视野里的真理的标准相一致,弘扬真理的标准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曹典顺
- 关键词:人民至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中国道路实践中的中国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经济逻辑——再论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的内在关联被引量:2
- 2017年
- 当下中国道路的经济逻辑与20世纪欧洲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逻辑本质不同。只有科学创设中国政治经济学,才能准确表征中国特色经济逻辑,保障中国道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良性运行。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哲学表达,亦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发展逻辑。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经济逻辑,只能是在合法和合理地使用资本逻辑中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经济逻辑与马克思原初剩余价值逻辑和唯物史观逻辑具有同一性,只能是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的经济逻辑和发展逻辑。
- 曹典顺卞伟伟
- 关键词:中国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