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伟
- 作品数:58 被引量:27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可准确取样的电动土钻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准确取样的电动土钻,包括一中空竖直设置的套筒,套筒顶端与一中空的水平设置的手柄相连,一穿插在套筒内的推拉杆向上穿出套筒顶端并穿过手柄与一把手相连,推拉杆与手柄之间通过螺纹相连,套筒的底端与一中空的竖直...
- 徐丽君杨桂霞辛晓平徐大伟青格勒
- 文献传递
- 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莲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凤眼莲作为我国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大规模入侵对水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目前在不同生境下开展的凤眼莲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精度有所不同。本研究对比了不同分类方法,拟筛选出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凤眼莲的分类方法。【方法】基于Sentinel-2、Landsat8 OLI多光谱影像,选择最大似然和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决策树分类以及植被指数阈值分类方法分别对海南省5个水库的凤眼莲遥感分类,依据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目视结果对不同方法的分类精度进行评价。【结果】基于凤眼莲时相特征的决策树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达到90%以上;在基于光谱特征的分类方法中,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的用户精度为77.88%、制图精度为72.44%,支持向量机分类的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分别达到87.00%和84.48%。【结论】基于时相特征与光谱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精度高于仅基于光谱特征的监督分类方法,简单植被指数阈值方法难以区分不同生境内的凤眼莲,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方地区凤眼莲遥感监测与预警提供依据。
- 李淑贞徐大伟陈宝瑞赵越李静思王旭
- 关键词:外来入侵凤眼莲决策树分类遥感监测
- 杂花苜蓿抗匍柄霉叶斑病的SRAP标记分析
- 本研究对31份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材料的匍柄霉叶斑病抗病性进行了田间调查评价,并结合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对杂...
- 周良彬卢欣石王铁梅王红柳徐大伟
- 关键词:杂花苜蓿抗病性SRAP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苜蓿冠层高度监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监测植被冠层高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苜蓿冠层高度监测方法。针对草本植物冠层高度较低,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监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苜蓿实测冠层高度建立一种新的校正冠层高度模型,实现了利用无...
- 徐大伟 张梦杰 杨屹峰 王瑞峰 李静思 王旭 闫玉春 孙鑫博
- 基于相对高度重构植被指数的草原地上生物量反演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对高度重构植被指数的草原地上生物量反演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和激光雷达传感器获取待监测草原无人机遥感图像;步骤2: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图像计算目标区域植被指数;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数...
- 徐大伟杨屹峰张梦杰李静思王旭闫玉春辛晓平
- 一种基于SWIR提高草原生物量反演精度和适应性的方法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SWIR提高草原生物量反演精度和适应性的方法,具体涉及植被遥感与应用技术领域。利用植被光谱在红光及短波红外波段高吸收、近红外波段高反射,而土壤光谱曲线单调上升的特征,结合ASIS全球土壤光谱库构造...
- 辛晓平陈晋秦琪徐大伟彭金榜
- 一种慢浸式根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慢浸式根灌装置。它包括一水平设置的防腐罐,防腐罐的底部与一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座的顶部相卡接,在防腐罐顶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与防腐罐相连通设置的加液装置,在其中两相邻的加液装置之间的防腐罐顶部竖直...
- 陈宝瑞辛晓平王旭徐大伟张宏斌 许宏斌
- 文献传递
- 家畜放牧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畜放牧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放牧路径的总长度最短以及放牧路径与饮水点之间的距离最小为目标建立放牧路径规划目标函数;基于目标放牧区域中的饮水点、禁...
- 王旭 赵越辛晓平徐大伟 于洪亮 吴宜倩 王崇伟
- 放牧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牧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遥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放牧区域的遥感影像,将目标放牧区域划分为不同牧草等级的区块,基于每一待放牧牲畜的特征信息,获得每一牧草等级对应的待放牧牲畜群...
- 王旭 赵越辛晓平徐大伟 于洪亮 吴宜倩 王崇伟
- 1992—2015年呼伦贝尔草原区不同草地类型分布时空变化遥感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背景】呼伦贝尔草原作为我国温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生态及气候特点、代表性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在草原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北方的绿色生态屏障,发挥着生态缓冲区功能。草地作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在农牧业生产、生态及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明确不同草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为草地研究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呼伦贝尔草原区不同草地及地物类型为研究对象,以1992年、2015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支持向量机、面对对象分类法获得研究区地物类型空间分布数据,以地统计方法分析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植物-生境学分类法划分地带性草地类型潜在分布、社会统计数据、地物类型转化过程分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草地类型分布的影响。【结果】研究区耕地、林地、沙地碱地、人工表面4种地物类型面积增加,草地、水体面积减少。草地作为研究区最大的覆盖类型,1992年、2015年分布面积为7601258 hm^2、7148085 hm^2,减少幅度5.96%。研究区分布典型草原、草甸草原、低地草甸、山地草甸及沼泽,前3种草地类型分布面积较大,共占研究区总面积70%以上,后2种草地类型分布面积相对较少,占2%左右。除典型草原面积增加外,其他草地类型面积减少,典型草原面积增加283790 hm^2,增加幅度7.12%;草甸草原减少面积最大,减少563439 hm^2,减小幅度28.72%。研究区水分状况相对较湿润的草地类型向相对干旱的类型转换占据主导地位,1992—2015年转移面积466687 hm^2,水分状况相对较干的草地类型向相对湿润的类型转移面积212330 hm^2。【结论】呼伦贝尔草原区不同草地及地物类型空间分布变化较为剧烈,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趋势性、长期性、难恢复性,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破碎性、可逆
- 朱晓昱徐大伟辛晓平沈贝贝丁蕾王旭陈宝瑞闫瑞瑞
-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遥感草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