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冬梅

作品数:25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子宫
  • 6篇妊娠
  • 5篇宫内
  • 4篇卵巢
  • 4篇宫颈
  • 3篇异位症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文献复习
  • 3篇细胞
  • 3篇流产
  • 3篇内膜
  • 3篇内膜异位症
  • 3篇宫颈癌
  • 3篇宫内膜
  • 3篇宫腔
  • 3篇复习
  • 3篇病变
  • 2篇凋亡

机构

  • 22篇重庆市妇幼保...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徐冬梅
  • 8篇郝丽娟
  • 6篇石岩
  • 5篇林奕
  • 5篇雷莉
  • 4篇胡晓吟
  • 4篇孙文洁
  • 3篇杨霞
  • 3篇唐良萏
  • 2篇魏俊
  • 2篇令狐华
  • 2篇杨君
  • 2篇潘赢政
  • 2篇何丽
  • 2篇周德平
  • 2篇贾英
  • 2篇池余刚
  • 2篇屈清华
  • 1篇代玲
  • 1篇杨玫

传媒

  • 4篇中华生殖与避...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道斜隔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2019年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合理诊疗方法。方法:对6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解剖分型II型5例,III型1例。6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4例提示双子宫,2例提示完全性子宫纵隔右侧阴道斜隔3例,左侧阴道斜隔3例。6例均合并斜隔侧肾缺如。3例行阴道斜隔切除术,3例行宫腹腔镜诊治+阴道斜隔切除术。2例术中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术中诊断盆腔炎及输卵管积液。3例术前痛经,术后痛经消失。3例有生育要求,其中2例术后自然受孕。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准确诊断该病是治疗的关键。阴道斜隔综合征最根本的治疗方式是斜隔切除引流。
熊静郝丽娟林奕雷莉孙文洁徐冬梅潘赢政胡晓吟杨霞谭莉娜
关键词:阴道斜隔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在内异症中作为卵巢保护剂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阿托伐他汀在内异症中作为卵巢保护剂的应用,属于医药应用技术领域,所述阿托伐他汀用于小鼠卵巢保护。本发明预防模型和治疗模型内的内异症小鼠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相对于其它两组小鼠均有子宫内膜异位灶缩小、卵巢储备增...
秦弦郝丽娟徐冬梅石岩王倩
三阶梯方案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且日趋年轻化。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某院门诊38088人次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探讨三阶梯筛查方案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TCT阳性者发生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的风险。
徐冬梅唐良萏贾英
关键词:宫颈癌发病机制细胞学检查
文献传递
P63基因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2008年
徐冬梅唐良萏
关键词:P63宫颈癌癌前病变人乳头瘤病毒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在不明原因反复早期妊娠失败治疗中的风险-效益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LDA)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在不明原因反复早期妊娠失败(URPL)治疗中的风险-效益。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URPL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常规治疗)、B(LDA)和C(LDA联合LMWH)组,每组58例。另选正常育龄期女性(5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Meta分析方法分别合并A、B组以及B、C组孕妇的结果,建立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估联合治疗URPL的风险-效益。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两组孕妇治疗12周后的雌二醇(E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的比值(S/D)、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保胎成功率均差异显著(P<0.05),C组孕妇治疗12周后APTT、S/D、RI、保胎成功率均差异显著(P<0.05)。通过计算A、B组的效益和风险值以及效益-风险总值,结果显示,B组的效益高、风险低。当效益与风险都很重要时,A和B组的效益-风险总值分别为58和69,B组100%优于A组。通过计算B、C组的效益值、风险值以及效益-风险总值,结果显示,C组的效益高、风险低。当效益与风险都很重要时,B和C组的效益-风险总值分别为64和77,C组100%优于B组。结论 对于URPL的临床治疗,LDA联合LMWH较常规治疗以及单纯LDA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降低妊娠期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石岩徐冬梅龙俊
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浆脂联素、瘦素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为PCOS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测定78例PCOS患者脂联素、瘦素与内分泌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变化等各项指标,与46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并分析相关性。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瘦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腰臀比(WHR)等指标呈负相关性关系。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与BMI、FINS、HOMA-IR和WHR指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多具有低脂联素表达水平、高瘦素血症等特征,且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瘦素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徐冬梅邹小杰林奕雷莉郝丽娟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联素瘦素胰岛素抵抗
从我院卵巢癌收治情况看卵巢癌诊治现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近10年来本地区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现况。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所有拟诊为卵巢癌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治疗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471例卵巢癌患者中,433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并获得明确病理组织学分型,71.62%就诊时已是Ⅲ~Ⅳ期,324例行初次手术。436例接受了化疗,出现明确化疗副反应的有314人次。146例患者复发,在随访到的患者中,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只有29.14%和9.27%。结论近10年来卵巢癌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但有限的治疗手段使得晚期癌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
张海燕令狐华徐冬梅
关键词:卵巢癌诊治复发
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对住培住院医师考核成绩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共8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后,研究组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95.26±2.25)分和(96.25±2.1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12±1.13)分和(92.23±1.18)分。研究组住院医师对健康意识、临床技能、沟通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评分分别为(4.32±0.51)分、(4.26±0.64)分、(4.45±0.51)分和(4.56±0.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1±0.25)分、(3.17±0.31)分、(3.50±0.78)分和(3.08±0.67)分。研究组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评分分别为(4.72±0.21)分和(4.81±1.27)分,高于对照组的(3.72±0.71)分和(3.6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不同阶段住培住院医师理论与实践成绩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徐冬梅石岩
关键词:妇产科住院医师传统教学教学效果
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内细胞凋亡检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新辅助化疗(NACT)后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内细胞凋亡,探讨新辅助化疗能否通过促进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控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104例Ⅰb_2~Ⅱb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比较了其中54例宫颈原发癌灶的情况。结果:54例宫颈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总体反应率为74.07%(40/54),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0.37%(11/54)低于直接手术组的40.00%(20/50)。NACT组盆腔淋巴结和宫颈原发癌灶中Caspase-3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AI)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P<0.05);且盆腔淋巴结中细胞凋亡率(AI)与原发灶呈正相关(r=0.316,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诱导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从而控制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灶。
徐冬梅李蕊王辉刘斌梅耀宇令狐华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凋亡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息肉宫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与内膜息肉(EPs)的关系,并探讨EMS生育指数(EFI)评分对EMS合并EPs患者生育力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宫、腹腔联合手术治疗的248例EMS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EPs分为息肉组(105例)和非息肉组(143例),随访并比较其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EMS患者EPs的发生率为42.3%,中重度EMS患者(Ⅲ~Ⅳ期) EPs的发生率(50.8%)略高于轻度患者(Ⅰ~Ⅱ期)(3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越高,在同一EFI分值中,合并EPs的患者所占比例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息肉组术后的自然妊娠率(37.1%)、活产率(27.6%)均低于非息肉组(57.3%,P=0.002;48.3%,P=0.001)。同一EFI分值,息肉组的妊娠率低于非息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与非息肉组组内比较,EFI分值越高,妊娠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6.7%患者多在术后2年内成功妊娠,息肉组术后1年内妊娠35例,占其妊娠总人数的89.7%,高于非息肉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EPs在EM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EMS合并EPs患者的生育力,术后2年内是妊娠的最佳时期;EFI评分对合并EPs的EMS患者术后生育力的评估价值有待商榷。
冯雪郝丽娟林奕雷莉孙文洁徐冬梅胡晓吟
关键词:腹腔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