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
- 作品数:11 被引量:91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cSFT)这一罕见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5年经病理证实cSFT的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自23~70岁,中位年龄44岁;11例位于幕上,6位于幕下,5例位于椎管内;MRI提示19例病灶为边界清楚的实性占住,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另外3例含囊性成分,其T1、T2相信号明显不均;所有肿瘤平扫T2低信号区域增强效应明显;19例患者获全切,除2例老年患者失访外,均无复发,3例行次全切者均行伽马刀辅助放疗,其中两例复发。组织学检查提示肿瘤良性者18例,恶性4例。免疫组化CD34、Bcl-2、CD99、Vimentin均阳性,Des、S-100均阴性。结论cSFT在中枢神经系统及其罕见且易复发,其影像学表现具一定特点,最终诊断仍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cSFT首选手术治疗,若能全切则总体预后较好,肿瘤未全切者术后放射治疗效果不确定,所有患者术后需密切随访。
- 柯代波刘文科惠旭辉鞠延张跃康张思张乔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中枢神经系统MRICD34
- 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被引量:71
- 2021年
- 最新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去骨瓣减压可有效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病死率,改善功能预后。因此,国外相继发表相关指南推荐对符合指征的患者进行外科治疗。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参考国外相关指南,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及我国临床实践现状,制订了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旨在提高我国医师对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的重视,规范手术的干预时机、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学组刘翼游潮刘鸣郭睿张思于志渊胡喻吴思缈郝子龙符巍胡成功胡志白雪肖安琪何敏甘奇陈锐奇
- 关键词:外科大面积脑梗死
- “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医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医疗、护理人才的主要途径,“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首先对“新医科”及其价值进行简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医科”对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相关工作中的问题,最后论述“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变革、人才培养工作建议,就信息化变革、教育延伸性变革以及综合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前瞻性等措施做具体论述,以服务未来的医学教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王焱超张思张乔
- 关键词:信息化
-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年6月至2012年1月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19例。结果本组肿瘤均获全切,术后15例症状好转,4例无明显改善。9例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病,2例诊断为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8例未做基因检测未能确定是否为VHL病。结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平均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较成人短,以呕吐就诊者较多。术前检查与随访首选全神经轴增强MRI。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若有症状或肿瘤生长迅速应尽快手术。VHL病儿童应密切随访。
- 陈勇惠旭辉鞠延张思张乔
- 关键词:儿童血管母细胞瘤VHL病显微手术
-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总结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ntracranial solitaty fibrous tumor,ISFT)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ISFT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MRI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8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4例起自于小脑幕且位于幕下,2例位于桥小脑角区,1例位于颈静脉孔区,1例位于鞍区。8例患者肿瘤边界清楚,其中3例呈规则类圆形,2例形态欠规则,2例呈明显分叶状,1例呈哑铃型;肿瘤大小35~65 mm。5例患者肿瘤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呈等高混杂信号,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呈低信号;其余3例肿瘤实质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瘤内可见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且无增强效应的囊性区域。所有患者T2WI低信号区增强效应明显。6例可见血管流空效应,3例见瘤周水肿,8例患者均未见"脑膜尾"征。3例囊性变者经病理证实为恶性ISFT,其余5例为良性ISFT。结论 ISF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瘤内囊性变和肿瘤恶性变之间可能存在关系,ISFT的诊断仍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 柯代波刘文科张思鞠延张跃康惠旭辉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颅内磁共振成像
- MDT联合CBL在呼吸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21年
- 呼吸康复能够使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获得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加速回归家庭和社会。国内外对呼吸康复专业人员的重视和需求逐年上升,但目前国内能够承担呼吸康复教学任务的医院仍较少,亟需建立完善的呼吸康复培养体系。针对呼吸康复的特殊性以及前期积累的经验,我们提出了呼吸康复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MDT联合CBL)的教学模式,以患者为核心进行既符合临床诊疗规范又体现个体化治疗思想的全程管理,促使学员在呼吸康复理论、专业技能、思维模式及科研精神、人文关怀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培养学员多角色、多维度的呼吸康复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呼吸康复亚专科教学质量发展,有利于呼吸康复教学中推广应用。
- 李晓欧王茂筠吴小玲张思梁宗安
-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康复继续教育
- 小脑脑桥角区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小脑脑桥角(CPA)区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CPA区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10例患者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门诊随访,1年后每6个月门诊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复查头颅增强MRI检查明确是否有肿瘤复发。结果31例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中位病程为15.3个月(0.5~72.0个月)。临床表现以头痛(25例,80.6%)、听力丧失(19例,61.3%)及耳鸣(13例,41.9%)为主。10例(32.3%)被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术前头颅增强MRI表现为实性肿瘤18例(58.1%),囊实性肿瘤13例(41.9%)。10例术前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资料完整的27例患者中,22例(81.5%)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5例(18.5%)采用远外侧入路;1例肿瘤切除术中出血严重、肿瘤与脑神经粘连紧密,仅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复查头颅增强MRI显示,30例(96.8%)患者肿瘤全切除,1例(3.2%)肿瘤次全切除。术后新出现面瘫4例(12.9%)、后组脑神经麻痹4例(12.9%)、三叉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痹各2例(6.5%);发生颅内出血、脑脊液漏以及假性脑膜膨出各1例(3.2%)。出院时,22例患者的术前症状改善,6例未改善,3例加重。3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9.1±23.4)个月(3~144个月)。至末次随访,术前症状改善25例,未改善3例,加重3例;除2例术后新发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未改善外,余术后新发脑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5例(16.1%)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肿瘤原位复发,其中3例为VHL综合征患者。结论CPA区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少见,男性患者略多,常以头痛、听力下降及耳鸣为首发症状。手术是其有效治疗方法;术前血管内栓塞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中出血。尽管其为良性肿瘤,术后仍可能复发,需长
- 程健王启光惠旭辉张思刘文科张跃康刘雪松
-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小脑脑桥角神经外科手术疾病特征
- 儿童基底节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
- 张思
- 2025西藏定日地震紧急医学救援策略
- 2025年
- 本文系统总结了2025年西藏定日地震紧急医学救援实践经验。分析了高原缺氧、低温、低压条件下地震医学救援的需求。详细阐述高原地震医学救援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救援战略布局、救援组织体系、技术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和信息体系的建设,强调救援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高原高寒条件下,快速响应、科学决策和多方协作是提升救援效率的核心要素。通过优化救援组织架构、加强新型装备研发、推广远程医疗技术等措施,可显著提高医学救援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未来类似灾害救援提供重要参考。
- 胡成功董潇杨胡海晏会蒋耀文何谦邹昌张思董薇刘岩钟欢欢德吉米玛多吉央金达娃琼达吉律扎拉吉巴琼达刘伦旭陈蕾吴东
- 关键词:地震紧急医学救援
- DTI结合术中神经核团定位切除成人脑干胶质瘤(附19例报道)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显像(DTI-Tractography)引导下结合术中神经核团定位技术对成人型脑干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作用,并进一步总结该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我科在DTI-Tractography引导下结合术中神经核团定位技术手术治疗的19例成人型脑干胶质瘤的病例资料。探讨DTI-Tractography及术中神经核团定位技术对手术的指导意义。结果本组病例中,近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好转者或稳定者14例(73.7%),神经功能恶化者或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者5例(26.3%)。随访期间,神经功能较术前有好转者或稳定者17例(89.5%)。结论 DTI-Tractography及术中神经核团定位技术为手术入路及肿瘤切除程度的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DTI结合术中神经核团定位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成人型脑干胶质瘤可以更好的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 刘俐惠旭辉张思方媛张跃康谢徐萍
- 关键词:脑干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