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慧献

作品数:47 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政治法律
  • 9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版权
  • 15篇著作权
  • 9篇知识产权
  • 8篇产权
  • 7篇文化
  • 6篇权法
  • 5篇法律
  • 4篇文化权
  • 4篇文化权利
  • 4篇版权产业
  • 4篇版权制度
  • 3篇艺术
  • 3篇著作权问题
  • 3篇邻接权
  • 3篇版权保护
  • 3篇版权法
  • 3篇财产
  • 3篇财产权
  • 2篇遗产
  • 2篇舆论

机构

  • 20篇河北大学
  • 15篇中南财经政法...
  • 8篇北京印刷学院
  • 3篇《中国版权》...
  • 3篇中国版权保护...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新闻出版...

作者

  • 47篇宋慧献
  • 8篇周艳敏
  • 2篇孙悦
  • 1篇贾柠宁
  • 1篇张今
  • 1篇张凤杰
  • 1篇苏艳英

传媒

  • 13篇中国版权
  • 7篇出版发行研究
  • 6篇电子知识产权
  • 5篇新闻爱好者
  • 3篇知识产权
  • 3篇中国出版
  • 2篇北方法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华商标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河北法律职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文化法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2
2015年
文化法基本原则的确立需要以其基本宗旨为基础、合乎文化现象之规律、公共管理之原则,并尊重产业发展的市场准则。文化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文化自由原则、切实公平享用原则、产业促进原则、文化多样性原则以及精神价值优先原则。同时,这些原则还衍生了非歧视性原则、文化主权原则等。其中,文化自由原则是文化法律实践的逻辑原点,切实公平的文化享用是文化法制与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精神价值优先、文化多样性是对文化本质属性与功能的体现,文化产业促进则是为实现其他原则所必要的工具性原则。多项原则作为一个体系,服务于文化法律实践的最终目标。
宋慧献周艳敏
关键词:文化自由文化权利文化产业
数字教育中作品合理使用问题探赜——从剑桥大学出版社版权案谈起
2025年
教育现代化发展与著作权的数字化扩张,使得数字教育中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美国Cambridge案作为合理使用适用于数字环境中作品教育性使用的标志性判例,对我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该案对数字教育合理使用判断的灵活性相比,我国涉及教育目的的合理使用规则具有严格的限定性。基于对数字教育背后的公益价值、著作权制度设置的最终目标以及对知识传播与利用效率的考量,我国应从使用场域、主体、行为与数量方面对涉及教育目的的合理使用规则进行适度拓展,用以平衡著作权人的私权利益与作品教育性使用背后的公共利益。
贾柠宁贾柠宁
关键词:著作权数字教育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考验法律智慧——有关在线新闻聚合的思考被引量:5
2015年
从桌面网到移动网,新闻聚合平台备受青睐之际,其利用网络资源的搭便车行为也引发侵权之争。新闻聚合侵犯版权,还是不正当竞争,抑或合理正当?这正考验着全世界法律人的智慧。德国、西班牙立法为传统新闻出版商增设一项新权利的做法,遭遇强烈反对。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与新闻自由的价值应该高于任何商业利益。基于互联网的自由本性,为那些希望获得权利保护的内容提供者创设一项"技术措施防链接义务",也许是个值得考虑的方案——权利保护是需要成本的。
宋慧献
关键词:版权网络链接
版权生态与版权创新初论被引量:9
2006年
“版权生态”是指版权生长的环境以及版权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之间的制约与促进关系,它包括外部生态与内部生态,即版权的制度生态与产业生态。外部生态的构成因素是文化、制度、技术和经济,内部生态的构成因素是作品、技术和业态。版权生态为揭示版权制度的生长规律,考察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分析模式,对于改革版权制度,引导产业发展也具有实践价值。
宋慧献
关键词:版权产业
财产权多元论与知识产权的非人权性被引量:2
2011年
知识产权的核心特征在于它的虚拟性。以物质财产(权)为基础与核心,以财产权的物质性与消费性特征为参照,财产权分为实物性、可预期性和机会性财产权三类,构成财产权"三元论"体系。以人类生活之必需性为参照,财产可区分为基本与非基本财产两部分;进而,在基本人权的框架下,两种财产分别属于人类基本权与非基本权,这是"二元论"财产权体系。知识产权分别属于三元论体系中的机会性财产权和二元论下的非基本权。人权即人类基本权,是自然人之生存所必需的、普遍的、不可移转或剥夺的权利,是人人生来就有的生存与生活的资格,而不是源自法律的赋予。知识产权不具有这些属性。
宋慧献
关键词:人权知识产权
保障并落实公民文化权利:文化促进法初探被引量:4
2018年
文化促进是以经济、制度或政策等手段,实现公民文化活动的自由、平等与活跃。政府实施文化促进的正当性基础在于依法落实公民的文化权利。文化促进法治应遵循文化自由权优先保障、文化促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市场运作与政府促进相协调等原则。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文化促进工作,当前尚需建立健全合理而高效的文化促进法律制度。
宋慧献
关键词:文化促进文化权利服务均等化
传媒竞争与新闻产权刍议
2021年
新闻产权是传媒机构对其采集、制作、发布的新闻内容享有的排他性财产权益。1918年美国最高法院有关国际新闻社案的判决较早涉及新闻财产权问题。基于新闻实践状况与现有法律框架,新闻产权可分为新闻著作财产权、新闻传媒邻接权和新闻信息财产权。在线环境下新闻出版者邻接权与新闻信息财产权是当下传媒业与法律界面临的棘手问题。
宋慧献贾贵梅
关键词:热点新闻著作权邻接权
商标保护与艺术表达自由——评“Barbie(芭比)”玩具商标侵权纠纷案被引量:8
2007年
在市场经济与大众传播时代,借助强大的市场与传播,任何现象都可能成为公共形象,因而,也就可能成为公众评论与批评的对象,甚至“众矢之的”。此时,对个体权利作必要限制,便成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知识产权法领域,这也成为知识产权限制的重要基础。1997-2003年,在美国,围绕世界著名品牌“Barbie”(下文以中文“芭比”表示)所展开的版权、商标以及商业外观侵权纠纷,便是对于这一法理的力证。其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协调商标保护与宪法上表达自由之关系,将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宋慧献
关键词:商标侵权纠纷案商标保护知识产权法玩具艺术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追问与求索——访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教授
2005年
200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上海举办。会上,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所作发言“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十点思考”引起反响——中国需要培养知识产权应急人才还是长效人才?研究人才还是应用人才?高端人才还是普适人才?法律专门人才还是经管复合人才?主要应当是技管人才还是其他人才?本科阶段是否需要设置知识产权专业方向?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优化模式?知识产权研究生是否要强调其理工科本科背景?应当重在学培养还是在职培养?如何看待我国培养出来的知识产权优秀人才大量服务于外国企业的现象?十年以来,陶鑫良一直主持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工作,参与和见证了过去十年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走过的艰辛历程,也对今后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之培养涌动着思考与期望。日前,本刊记者就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以及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教育探索,采访了陶鑫良教授。陶鑫良教授现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兼人才教育培养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宋慧献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研究会
论文化权利的构成与属性被引量:5
2017年
文化权利就是主体可依法主张的享受文化利益的资格,是文化法治实践和文化法学的基础与核心概念。目前,作为一项法律权利的文化权利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宪法、法律以及国际规范性文件为文化权利的保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基于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法上的文化权利的外延范围包括文化创作自由、文化传播自由权、文化媒介自由权、文化接触权、文化生活参与权和国际文化合作权。文化权利属于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是一个包括消极自由权与积极受益权的复合型权利。文化权利的核心义务人是政府公权力机构,它们为该权利的实现承担着全面性义务:尊重、保护和促进。
宋慧献
关键词:文化权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