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6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不同激素配方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以大花蕙兰原球茎为材料,配制不同激素配方的培养基,研究其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花蕙兰原球茎分化的培养过程中,添加了1.5 mg/L 2,4-D和0.5 mg/L NAA的MS培养基能够有效促进大花蕙兰原球茎的增殖.
- 龚汉雨李和平季华
- 关键词: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
- 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群落调查及生态位分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通过对荷叶铁线蕨自然居群5个自然样地的调查,对10个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有3种自然居群结构;其有性繁殖系数相对较高;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植株高度成正比;生态位宽度相对较高。对其濒危原因的分析表明,生境条件的破坏可能是导致荷叶铁线蕨濒危的主要因素。
- 潘丽芹季华傅强查文涛陈龙清
- 关键词:荷叶铁线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濒危机制
- 大花蕙兰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从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试管苗取材,诱导原球茎,建立植株再生体系,分析了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原球茎诱导、增殖和植株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比叶片更容易诱导出原球茎;生长素NAA对原球茎的诱导效果好于2,4-D,最适合原球茎诱导的激素组合为1.0 mg/L BA+1.0 mg/L NAA;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BA+0.5 mg/L NAA增殖效果较好,增殖系数可达7.9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30 g/L蔗糖。
- 季华吴伟剑吴华陈龙清
- 关键词:原球茎植株再生
-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研究
- 对20所院校园林树木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通过比较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找出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园林树木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本课程多在春季开课,总课时安排在68学时左右,其中...
- 季华包圆圆赵凯歌杨琴军陈龙清
-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树木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
- 光周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比较了光周期、6-BA和GA3处理对春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侧芽、花芽、高位芽和鳞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日照有利于侧芽的成花,而短日照能促进节上的侧芽形成高位芽及基部形成鳞芽;6-BA能显著促进侧芽的萌发,进而有利于花芽、高位芽的形成,同时也显著促进鳞芽的形成;施加GA3则对于侧芽的萌发和花芽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但有利于高位芽的形成,对鳞芽萌发无明显影响。建议在春石斛的栽培中,采用不同的光周期调控其开花和自然营养繁殖材料的生产,利用6-BA促生长的显著作用加快其生产。
- 杨迪甘林叶李文亭杨园园李程马方芳王彩云季华胡惠蓉
- 关键词:光周期植物生长调节剂假鳞茎生长发育
- 铁线蕨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
- 以荷叶铁线蕨、扇叶铁线蕨的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这两种蕨类离体培养各阶段的影响.内容包括:活性炭、GA<,3>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基本培养基和NAA原原叶体增殖、孢子体增殖的影响;有机物、无机盐、NAA、ABA以及...
- 季华
- 关键词:荷叶铁线蕨
- 文献传递
- 光周期对春石斛假鳞茎生长与开花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了短日照(10 h)和长日照(暗中断4 h)2种光周期处理对春石斛(Dendrobium nobile)3个品种(G1、G2、G3)假鳞茎的伸长和增粗以及对品种G1的开花时期、侧芽萌发和株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日照有利于假鳞茎增粗和增长,利于营养生长;短日照可促进G1萌发侧芽并诱导其发育成花芽,利于生殖生长。在春石斛的栽培过程中,前期生长阶段使用长日照处理,进入花芽分化阶段进行短日照处理,植株不但株型饱满,而且花期也可提前,品质更佳。
- 杨园园甘林叶杨迪李文亭裴忠孝马方芳王彩云季华胡惠蓉
- 关键词:光周期假鳞茎生殖生长
- 台湾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台湾杉4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得到78个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个。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杉在物种水平(多态条带百分率PPB=78.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49 4,Shannon’s信息指数I=0.377 8)和居群水平(PPB=52.56%,H=0.178 3,I=0.267 7)均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4个居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UPGMA聚类和Mantel检测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043 3,P=0.435 6)。根据台湾杉的遗传变异规律,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
- 李江伟杨琴军刘秀群季华张卓文
- 关键词:台湾杉ISSR
- 荷叶铁线蕨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7
- 2005年
- 荷叶铁线蕨(Adiantumreniformevar. sinense)为我国特有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仅分布于重庆的少数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开发,该种的分布范围日益缩小,已处于灭绝的边缘。本研究利用等位酶标记检测了荷叶铁线蕨 6个自然居群共 136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了 5个酶系统的 14个位点,获得了 7个多态位点。结果表明:与其他蕨类植物相比,荷叶铁线蕨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低。平均每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 1. 778,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 0. 441,期望杂合度(He)为 0. 199,观察杂合度 (Ho)为 0. 235。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也很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 1. 49%,而 98. 51%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部。采用Hardy Wein berg平衡和固定指数F对荷叶铁线蕨的居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种群可能是以配子体间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体系。导致荷叶铁线蕨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境的破坏以及过度开采所导致的生境片断化使其居群变小、近交率加大、遗传变异趋低,降低了其生存以及进化的潜力。
- 潘丽芹季华陈龙清
- 关键词:荷叶铁线蕨自然居群有效等位基因数居群遗传结构生境片断化杂合度
- 11种蕨类植物生长发育和观赏特性的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对引种的11种蕨类植物在武汉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大棚栽种条件下,引种的11种蕨类植物成活率高,大多常绿,形态优美,管理粗放,园林应用潜力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能安全越冬越夏。荷叶铁线蕨、铁线蕨、扇叶铁线蕨3种蕨类植物无休眠期;肾蕨、黑足鳞毛蕨、鹿角蕨、禾杆蹄盖蕨、海金沙、半边旗、银粉背蕨的营养叶有春秋2次萌动期和展叶期;石韦除冬季休眠外,均有萌动和展叶;海金沙、鹿角蕨未见孢子囊群出现。
- 钟倩云李巧娟金梦怡季华付琪陈龙清
- 关键词:观赏蕨类生长发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