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
- 作品数:23 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庆地区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析
-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构成比,分析重庆地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7年3月1日于重庆儿童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就诊年龄在1月-3岁的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的患...
- 易维佳于洁宪莹苏庸春肖剑文温贤浩管贤敏郭玉霞窦颖肖莉李颖沈亚莉孟岩安曦洲
- 关键词:儿童地中海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脑炎4例病例报告
- 2024年
- 1病例资料例1,女,2岁时确诊β地中海贫血(重型),于5岁1月龄行无关供者外周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 10/10相合),患儿血型A/RH+,供者血型O/RH+。移植后第22天出现阵发性头痛,以前额及左侧颞部为主,数小时后出现惊厥发作,表现为双目凝视、呼之不应,予咪达唑仑6 mg静推、吸氧等对症处理约2 min后惊厥发作停止;约6 h后出现第2次惊厥,表现为双目凝视、呼之不应、双足内收、双下肢肌张力升高,无明显抖动,予咪达唑仑4 mg止痉、甘露醇降颅压后仍持续浅昏迷,伴眼球转动及嘴部抽动,发作后有阵发性腹痛、发热(热峰38.4℃)。2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无神萎嗜睡,发作间歇期无意识障碍。
- 江一志孟岩张璐颖雷小英刘奇慧于洁窦颖
- 关键词:惊厥发作阵发性腹痛发作间歇期阵发性头痛眼球转动对症处理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0例:单中心研究
- 于洁胡明凤宪莹苏庸春肖剑文温贤浩管贤敏郭玉霞窦颖沈亚莉孟岩李颖肖莉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脓毒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12月诊断为ALL并以CCLG-ALL 2008方案化疗后并发血培养阳性脓毒症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结果 545例诊断ALL并以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患儿中112例(145例次)化疗后并发脓毒症,发生率为20.55%。标危和中危组患儿脓毒症高发于诱导缓解治疗阶段,高危组患儿脓毒症高发于巩固治疗阶段。最常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居多。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高,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高。高危型、中心静脉置管、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及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者脓毒症发生率显著升高(P<0.001)。112例患儿治疗有效率95.17%,脓毒症相关病死率1.28%。结论脓毒症是ALL患儿化疗后的重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
- 张晓晓管贤敏宪莹肖剑文温贤浩郭玉霞苏庸春窦颖李颖沈亚莉孟岩于洁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脓毒症儿童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目的: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简称急淋)联合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庇护所...
- 孟岩
- 关键词:甲氨蝶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药浓度毒副反应联合化疗
- 文献传递
- 217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我国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7例HLH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21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11∶1,中位发病年龄为3岁5个月(6个月~16岁9个月),发病高峰年龄为1~5岁(占61.3%).感染相关HLH最多见(占77%,其中92.2%为EB病毒感染),其余为肿瘤相关HLH、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H等.临床以持续高热(100.0%)、肝脏肿大(92.6%)、脾脏肿大(88.4%)为突出表现,超过半数患儿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受累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铁蛋白升高最为显著(98.0%),其次为骨髓噬血现象(90.7%)及凝血功能障碍(76.5%);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类异常常见.结论 HLH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HLH-2004诊断方案对于诊断HLH有其理论基础及临床可操作性;肝功能损害相关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受累表现对HLH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肖莉管贤敏孟岩苏庸春宪莹肖剑文崔颖慧于洁
- 关键词:儿童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几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患儿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呼吸道病毒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血液肿瘤中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PID患儿22例并收集其移植前、移植后鼻咽吸取物108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CoV)及副流感病毒1-3(PIV1-3),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协同感染等情况。结果:108份标本,41份检出病毒,检出率为37.96%。其中RSV检出率最高,为25.9%。不同类型的PID患者病毒感染率不同,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儿,病毒检出率为57.9%。有2种或2种以上病毒协同感染的发生率为19.5%。结论:PID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更易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RSV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要的呼吸道病毒病原。
- 黄禺陈智孟岩管贤敏于洁赵晓东窦颖
-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呼吸道病毒
-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总结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种类、发生时间、有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等情况,并分析CNS并发症发生特点及诸多因素与CNS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8例行HSCT治疗患儿发生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特点及预后等。结果408例患儿移植后发生CNS并发症者共35例(8.58%)。主要CNS并发症包括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高血压脑病、免疫性脑炎、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等。Ⅲ-Ⅳ度GVHD、氟达拉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FK506)、移植前后感染是影响异基因HSCT后CNS并发症发生的相关临床因素,进一步分析提示Ⅲ-Ⅳ度GVHD、使用包含MMF和FK506的GVHD防治方案为HSCT后CNS并发症特别是PRE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效预防和治疗GVHD、选择合适的GVHD防治方案对减少HSCT后CNS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在今后工作中需更加关注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与其产生CNS并发症之间的利弊关系。
- 江一志张璐颖孟岩雷小英于洁窦颖
- 关键词: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大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以及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措施[1]。但患者移植后面临着潜伏的既往感染的病毒再激活或新发感染的风险。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ɑ-疱疹病毒, 是人类特有的嗜神经病毒, 原发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细胞中, 免疫功能下降、疾病等因素可再激活VZV, 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眼部病变、脊髓炎、脑膜炎、脑炎、血管病变等并发症[2]。为了解儿童HSCT后VZV感染的发病情况, 我们回顾性分析18例HSCT后发生VZ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诊疗预后情况。
- 童琳张璐颖孟岩管贤敏于洁窦颖
- 关键词:原发感染眼部病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预后情况神经节细胞
- MPIG6B基因变异相关血小板减少伴骨髓纤维化1例
- 2025年
- 1例6岁患儿以反复血小板减少起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瘀斑瘀点、间断鼻衄等出血性症状,伴轻中度贫血,骨髓穿刺及活检检查示骨髓纤维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MPIG6B基因第3外显子c.420T>A(p.Tyr140Ter)纯合变异,患儿父母均为该位点杂合携带者。予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善,需定期依赖输注血小板及红细胞悬液等替代治疗。
- 王亚童琳赵倩周丽娜孟岩窦颖
-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患儿父母皮肤瘀斑瘀点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减少